胡利
瀘縣是國家級生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區、肥豬生產及仔豬外銷雙百萬大縣,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生豬養殖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縣域內的生豬規模養殖場 (戶)和養殖小區如雨后春筍發展起來,2013年,全縣生豬出欄105萬頭、仔豬外銷116萬頭,規模養殖比重達70.6%。但由于規模養殖場存在數量多、監管難等因素,極易發生疫病流行和質量安全事件。因此,務必從基層一線抓好抓牢規模養殖場的生產監管,建立健全可追溯監管機制,才能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
1 規模養殖場監管中存在的問題
1.1 不懂政策法規 隨意盲目建場
部分養殖業主在設計修建養殖場前,不愿意咨詢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或相關畜牧獸醫專家,也不會根據《動物防疫法》和《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等相關條例規定,只考慮建筑成本和使用便利,隨意修建自己認為選址規范、設計合理的養殖場。有的建在主干道邊、居民生活區中、甚至河流邊。至于場內的布局和圈舍的建設,更是不科學、不規范。有的生產區與生活區沒有分開,有的消毒池上不能遮擋雨水,有的雨污沒有分離等。
1.2 投入資金不足 設施設備簡陋
除大型規模養殖場外,一些適度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的業主由于不懂專業知識、后續投入資金不足或為單純套取項目補貼等原因,導致養殖場設施設備不完善,沒有消毒室、隔離場所、無害化處理設施和糞污處理設施等,有的養殖場甚至沒有修建圍墻。
1.3 缺乏專業知識 經營管理混亂
我縣自實行新的《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以來,在執法和宣傳過程中都嚴格要求縣內各規模養殖場必須將《免疫制度》、《消毒制度》、《疫病報告制度》等制度執行到位,但實際上,除配備職業場長的大型規模養殖場外,很多養殖業主都非畜牧獸醫專業出身,文化層次較低,缺乏相應的基礎知識,不懂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嚴峻性,他們根據以往的養殖土經驗對豬場進行經營管理,普遍存在高劑量注射疫苗、消毒不規范、污物隨意堆集、污水肆意排放、病死畜禽亂丟亂扔的現象。
1.4 濫用獸藥嚴重 忽視休藥制度
由于開展違禁藥品自檢和藥殘檢測的成本高、條件苛刻,因此一部分養殖場并未嚴格執行獸藥飼料安全使用規定,使用違禁獸藥和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依然存在,并在效益第一的理念驅使下,也未執行獸藥休藥期制度。
1.5 機構配置不全 工作推進較難
目前,市、縣兩級雖然建立健全了規模養殖場的監督管理機構,配套了人員和經費,但作為具體實施者的基層鄉鎮獸醫站,卻并沒有相應配置經費、人員,從事養殖場監管的大多是駐片防疫員或檢疫員,他們本身就承擔著巨大的工作量,因此對養殖場監管往往感到分身乏術,久而久之就會對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工作感到力不從心而流于形式。
2 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對策
2.1 加強法律法規的宣傳
鄉鎮獸醫站可以利用“趕集天”或其他活動日,通過發放《動物防疫法》、《動物防疫條件審查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畜牧獸醫知識宣傳單或播放錄音錄像,讓養殖業主或有從事養殖業想法的人知法懂法,更好的了解畜牧獸醫知識,此舉可大大減少養殖業主修建前不申報而引起的亂修建、隨意修建等情況發生。
2.2 規范新建養殖場的申報程序
對既有養殖場逐步整改,特別對新建養殖場的申報進行規范是科學養殖、規范管理的基礎。一是對已建成投產、不符合防疫條件的養殖場,必須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達標后才能可生產。二是新建養殖場必須取得《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才可進行申報。三是務必明確申報程序,先由養殖場向縣級獸醫主管部門提交材料,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后由鄉鎮畜牧獸醫站、鄉鎮國土所和縣畜牧局業務科室等部門進行現場審查,并對不合格的進行書面回復,提出整改意見,說明理由。
2.3 加大從業人員的幫扶力度
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應通過幫扶形式,組織技術人員對養殖業主進行“一對一”的技術指導,提高養殖戶和飼養人員總體技術水平,強化他們的生物安全控制意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將區域內的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工作落實到位。
2.4 定時開展用藥安全隱患集中整治
為嚴厲打擊養殖場使用違禁獸藥的不法行為,縣級獸藥飼料監管部門應每年開展1次以上針對規模養殖場業主的相關法律知識宣傳、2次以上針對養殖場的集中整治檢查,重點對用藥用料記錄、有無經營違禁獸藥、過期失效獸藥、假冒偽劣獸藥及進貨驗收、保管、使用記錄等經營管理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對突出案例進行重處和社會輿論報道,在當地起到震懾作用。
2.5 將無害化處理制度落實到位
我縣將養殖業主作為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的第一責任人,以督促其將無害化處理制度落實到位。但在實際工作中,業主為了追求利益,往往在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時,瞞報謊報發病疫情而造成重大損失,為此,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務必明確和統一無害化處理補償標準,在工作程序上,一是由業主或駐片獸醫報告疫情,二是現場審核,雙方簽字確認,三是當面按規程進行無害化處理,四是掛網公示無害化處理數量、補助標準和補助金額等情況,接受群眾監督,杜絕違規違紀行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推進該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2.6 強化監管隊伍建設
縣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領導應該高度重視監管隊伍建設,一是劃撥專項資金配置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建設,定員定崗確保實驗室人員專才專用,二是完善鄉鎮、村兩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積極向人事部門申請配備編制,招聘大中專畢業生充實隊伍,并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規模養殖場監管的專項經費。
最后,對規模養殖場的監管要以硬性的法律法規進行依法監管,但更要的是以柔性的方式保護規模養殖健康快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從執法角度來確保養殖業主的切身利益,從根本上推進規模養殖場的監管工作。■(編輯:狄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