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互聯網的力量,金融創新在中國呈現出了破局之勢,中小企業艱難的融資困境理應由此得到緩解,目前非但不是,種種原因又讓它處于野蠻生長狀態,其風險不斷滋生,形成了經濟領域內的一大潛在風險。其背后的亂象,成為社會的困惑。本屆論壇特以“一場金融業的互聯網革命”、“互聯網金融的誠信環境是發展基礎”等舉行了高峰對話,從與會者的呼聲中不乏能夠聽到解決互聯網金融健康成長的路徑。
互聯網不具備顛覆性
互聯網這個潮流來了之后,好像大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趨勢。但是,實際上我們冷靜地想一想互聯網是一個什么東西呢?它也不是這樣可怕的,無非是一種全新的技術,顛覆性地改變了信息的傳遞和交流方式,如果離開這個范圍,互聯網其實并不具備顛覆性。
第一,互聯網不能顛覆實物生產。在淘寶可以買到千千萬萬的衣服,但是互聯網制造不出任何的一件衣服。我們可以在互聯網上看到很多精彩的電視劇和電影,甚至在手機上都可以看,但是互聯網本身不可能生產任何一部電視劇和電影。當然實體經濟當前有一個傾向,這個傾向很危險的,就是大家都搞虛擬經濟,來錢快,銀行都甚至去以錢炒錢。第二,我認為互聯網不能顛覆規模經濟,規模經濟也是我們經濟發展的活力。第三,互聯網不能夠顛覆“質量為本”的理念。互聯網上的好多東西就跟實際的實物差距很大。沒有質量為本,怎么立足。第四,互聯網不能顛覆基本需求。物質和精神的需求,確實在形式上做了改變,但在本質上沒有做改變。
我想表明的一個結論,就是第一條要扎扎實實地抓實物生產;第二條是堅定不移地搞規模效益;第三條是一絲不茍地抓產品質量;第四條是根本性的,千方百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價值。
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
目前,金融脫實向虛、以錢炒錢的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現在不僅僅是金融系統以錢炒錢,獲取高額的利潤,一些企業也脫離了實體經濟本行,以錢炒錢搞虛擬經濟,比較典型的例子,恐怕就是山西的海星鋼鐵,海星鋼鐵當時是山西的首富,是一個很好的企業,換主之后,在西方念了幾句金融,又沒有念通,回來就搞虛擬經濟,到處亂投資,最后搞的這個企業就要破產了,在我看來很難救,這是一個很沉痛的教訓。
實業一定要發展,金融一定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一定要努力地為千千萬萬的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國的經濟才能更好地發展,要讓這個時期盡量縮短,恢復到比較健康發展的經濟狀況。
互聯網金融,很難有國際經驗借鑒
互聯網金融最大的優勢是參與門檻比較低,很大程度上沒有監管或者說至少監管沒有那么嚴格,這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遇。未來很快也有一些與之相適應的監管出臺,要吸取現在正規金融領域當中已經出現的一些教訓,給這些新發展的一些金融,留有更大的空間。
互聯網金融,很難有國際經驗借鑒。為什么這么講呢?一般情況下,中國都是落后的。中國以前監管的研究思路都是看國外都做了什么。他們做什么,我們拿去學習,也不管實用不實用先拿來再說,很多政策監管都是這么過來的。互聯網監管有點意思,過去一段時間大量收集國外的資料,看他們到底做了什么樣的監管。后來發現跟我們有點不太匹配,一是他們沒有互聯網金融這個概念,不叫互聯網金融,他們具體的講企業、講模式,而不是說以一個模糊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涵蓋這么多風險性質完全不同的金融活動。二是發展規模跟我們差別也很多,美國只有4家P2P,中國不止,而且論規模,Lending Club拿到中國來不能算最大的P2P公司,它都上市了。那為什么中國可以做這么大,這跟特殊的國情有關系,既然是特殊國情下誕生的特殊產物的行業,在進行監管的時候,就應該是以中國的特點為主導。
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差異化去競爭
對于互聯網金融也是如此,互聯網金融并不能代替傳統金融。國務院給予了互聯網金融有效補充地位。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的有效補充,它的政治地位給予了確認。那核心是什么呢?也就是說,銀行做大,你做小的,所以我想P2P從業公司如果堅持小額、堅持直營,堅持線上和線下結合,在未來的競爭當中還是有機會成為巨頭。也就是說,找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用差異化去競爭。
一開始堅持O2O,線上跟線下結合起來,把巨頭不愿意去做的那些推廣的工作,直接跟客戶去開發,因為巨頭一般只接大型公司,而不是直接去接觸C類客戶,如果能在C類客戶的積累上比巨頭稍微多一些,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會收效很好。如果跟平臺做一樣的業務,也介入什么典當、擔保、小貸公司,隨著巨頭對互聯網投入的加大,競爭的難度是很高的。
互聯網金融處于灰色地帶,是好事,也是壞事
我在華爾街德意志銀行工作了7年,在美國生活了15年,見證了美國從1999年到2001年的科技泡沫,經歷過金融風暴,從中美方面來對互聯網金融做一些對比和啟發。
互聯網金融的源起地應該是在美國,特別是像P2P、眾籌之類的,但美國是海洋法體系,這個法律是用案例法來補充的,它的法律體系相互之間聯系相對比較多,比較穩固。所以新的互聯網金融業態,就是融入到傳統金融監管體系中去了,沒有新的法律體系監管。
美國的監管重點是保護消費者,美國說得上名的P2P不超過5家,而中國現在注冊的估計有2000家左右,不注冊的更多。在美國,進入這個監管體系時,信息披露非常重視。美國不管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傳統金融,監管體系相對比較完善,對比中國現在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相對來說,中國的法律法規沒有那么完善,因此給互聯網金融發展留下了很多空間,就是因為這個灰色地帶,讓這個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是好事,也是壞事。
這種情況下,第三方支付的形式是比較成熟的,歸央行來管,因此現在發了269張牌照,這是比較成熟的監管。美國是屬于證監會,為什么在中國變成銀監會呢?因為P2P在中國發展走出了一條特色的道路,更像在做籌融資,不是做配對,所以才歸銀監會來管,銀監會沒有一個全面的監管體系,但是很快就會出臺這方面的監管。
通過會員自律性和相互監督來維護行業有序發展
近幾年,互聯網金融在我國迅速發展。與此同時,作為一個新興行業,“無監管、無標準、無準入門檻”等問題也日益凸顯,負面消息也屢見報端。PPmoney最早關注到這類問題,于2013年4月發起籌備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旨在通過會員自律性和相互監督來維護行業的有序發展。
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是全國首家由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互聯網金融行業社會組織。它的成立,預示著此前央行提出的對互聯網金融實行五大監管原則在廣東省真正落地。PPmoney為協會的創建積極奔走,最終當選為會長單位。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政策隨著行業的發展將會盡快落地,互聯網金融行業也會迎來一輪新的洗牌。但無論何時,注重市場發展規律和行業規范的企業將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