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德和籃網一拍兩散,看客大都保持喜聞樂見的態度,整件事折射出來的問題卻很令人擔憂。業界形容這支球隊處在“機能失調”的狀態,老將居多并不能保證更衣室的和諧自治。霍林斯是防守大師不假,但教練在這一端打上深刻烙印得有兩個前提:一是球員愿意身先士卒地配合,二是具備進退有據的資質。籃網目前兩項都不太靠譜;上賽季的邁克·布朗則是前車之鑒,說明教練的防守名氣未必都能順利轉化為水平。往好處說,洛佩茲健康時是聯盟頂級的低位殺器,也是目前這支籃網最具得分爆發力的球員——不是欺軟怕硬的約翰遜,莫名早衰的德隆或者侵略性消失的加內特。但他要身體無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假設,如果不能打的話,球隊又得回到約翰遜看菜下飯打低位的老套路里去,同時上兩個內線空間就太小了。
總之現在籃網的麻煩就是,防守需要大動土木才能改進,進攻是強項卻又不足以作為招牌。他們今年沒了皮爾斯,帶走的可能還包括關鍵時刻的好運氣:沒有球隊能連年保持小分差比賽的超高勝率。東區形勢大亂導致中段班臃腫,籃網各方面處理得當甚至有希望打進前四。但比起猛龍、奇才、黃蜂這些年齡結構更合理的球隊,他們需要應付的問題肯定是最多的。
最后順帶一提,ESPN新一期的《未來權力榜》,已經把籃網放到了墊底的位置。這既是因為江湖里已無山貓蹤跡,也是因為土豪軍前幾年躁進的引援方針開始兌現惡果了。籃網下下賽季的薪資總額還會在7,000萬以上,直到2018年都選不進高順位的新秀。普羅霍洛夫或許不會在乎數以億計的奢侈稅繳納,每況愈下的場內戰績才是他需要面對的。
主教練
萊昂內爾·霍林斯
霍林斯是孟菲斯灰熊歷史上最成功的主教練之一。2009年1月接手灰熊后,他將這支魚腩球隊逐漸打造成全聯盟防守最頂尖的球隊之一,連續三年闖入季后賽,并歷史性闖入西部決賽。球員時期的霍林斯在NBA效力十年(1975-1985),共效力五支球隊,場均得到11.6分和4.5次助攻。在1975年NBA選秀中,霍林斯在第一輪第六順位被波特蘭開拓者隊選中。霍林斯在自己的處子賽季中場均得到10.8分和4.1次助攻,入選1975-76賽季NBA最佳新秀陣容第一陣。
1976-77賽季,霍林斯作為開拓者隊的一員,幫助球隊奪得了NBA總冠軍,并在當年入選了NBA全明星賽,這也是他職業生涯唯一一次成為全明星。他還曾兩次入選聯盟最佳防守陣容,分別在1977年和1978年。在把杰森·基德交易到雄鹿后,籃網簽下了霍林斯,無疑是希望他的防守和團隊戰術能將球隊帶出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