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麗 宋剛勝
【摘 要】本文從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作為切入點,根據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結合室內設計中人體工程學、色彩心理學等相關知識,探討老年人居住空間中廚房空間的無障礙設計,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鳴,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的廚房環境,確保老年人在廚房活動的便捷與安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關鍵詞】老年人;廚房空間;無障礙設計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為1.85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過億的國家。廚房空間設計的重中之重是確保老年人能安全、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其次要省力、高效,使老年人能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動,從而獲得自主生活的信心,提高晚年生活的質量,減少老齡化帶來的社會負擔。
一、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會出現運動機能、感覺機能、心理機能及情感方面的變化。具體表現在行動方面會變得遲緩,靈活度下降,隨著年齡的增加需要借助拐杖、輪椅等輔助工具來完成一些活動;感覺機能方面體現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的功能性下降,對周圍環境的聲、光、氣味的變化感知能力下降,不能快速做出應急反應,容易出現燙傷、灼傷、跌倒傷等意外;心理方面體現在老年人記憶力和判斷力的降低,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弱,情緒波動性大,容易罹患心理疾病;情感方面由于老年人退休后社會參與度降低,單獨呆在家中的時間增加,易產生失落感、被遺棄感、孤獨感和精神抑郁。
二、廚房的功能性要求
(一)方便原則
老年人在廚房中所進行的活動內容遠大于其他室內空間,但是廚房的適老性設計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在年輕人看來極其輕松的家務活動,由于老年人活動不便而變得困難。所以在考慮廚房布局時,不僅應遵循路線最短原則,還要考慮老年人借助拐杖或輪椅的回旋空間,把廚房布置為L型或U字型比較適合。
廚房內部在安排各種烹飪器具及廚房用品時應緊湊、條理性強,保證老人在合理的空間內方便拿取,灶具、冰箱和洗滌池組成理想的“工作三角形”。 此“工作三角形”邊長總和應控制在 4500~6000mm之間,即操作臺至煤氣灶之間距離為 1500~1600mm,操作臺至冰箱的距離為 1500~1900mm,煤氣灶至冰箱的距離為 1500~2500mm。老年人所使用的廚房,垃圾桶應設置在洗滌池旁,可以方便老年人就近丟垃圾。從老年人生理變化的規律來看,洗滌池宜采用下部可移動設計,在老人自理生活階段,做放置雜物之用,當老年人進入借助生活階段,需要坐著洗漱或使用輪椅時,則移除洗滌池下方物體,以方便腿部的放置。廚房中的櫥柜分為低柜和吊柜,老年人取高處的物品不太方便,應盡量在低柜放置經常使用的物品,同時考慮到老年人坐輪椅時的使用狀態,低柜的高度不宜低于450mm,同時深度應在250~300mm左右,方便拿取物品的同時避免身體過度前傾發生意外。
(二)安全原則
老年人多數有固定的生活規律,一般有自己做飯的習慣。廚房設計要特別注重老年人取放物體的方便,在尺寸把握方面下部數據以老年婦女彎腰時方便拿取的高度為標準,約為 290mm;上部數據以站立時伸手方便拿取的平均高度為標準,最高約為 1730mm,避免因突然的高低變化引起眩暈 。
廚房門的寬度應不小于900mm(正常情況下多為800mm),以便于使用輪椅等輔助器械時進出方便;為了減輕門開關的力度,最好使用輕質木門或鋁合金門,同時可采用上軌道固定,避免地面出現高度落差,對于地面不得已出現的高度差,其高度應控制在200mm之內,并用小斜面過渡;對于廚房里出現的陽角,盡量做切角和圓角處理,且在1800mm高度以下做彈性護角,避免老年人撞傷,對于提升安全性很有好處。
灶臺高度多與操作臺面平齊,一般不小于750~800mm,考慮到安全因素,老年住宅里的灶臺及燃氣熱水器不應加任何包裹,爐灶的控制開關應設在前面明顯處,方便老年人調節使用。
(三)實用原則
對于老年人,在廚房的造型設計及電器配置方面,應以實用為主要原則。如盡量選擇大容量的冰箱,便于老年人存放食品、營養品和藥品等;另外在冰箱旁邊設置接手臺面,方便老人臨時放置物品。
在廚房中使用高度合適的中部柜,用于增大廚房的儲藏量,便于老人放取物品。洗滌池上方中部高度設置托架,便于放置洗滌后的餐具;爐灶旁設置便于放置調味品、常用炊具等的位置。
老年人使用的廚房考慮到輪椅的使用,操作臺下部留空高度不小于650mm,便于放置腿部,同時設置可升降的操作臺也可減少老年人的操作強度。爐灶及洗菜池前擋板處可設置扶手,便于乘坐輪椅的老人通過扶手借力靠近操作臺,并可在操作時加以倚靠,減輕體力消耗。
三、廚房的心理需求
老年人在身體機能衰減的同時,心理方面也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比如失落感、被遺棄感、孤獨感和精神抑郁等,一般來說,多數老年人用房面積普遍偏小,在色彩應用上應選擇膨脹色,給人寬敞開闊的感覺,從而營造出一種輕松、溫馨的心境。
人到晚年,多因眼睛機能的下降,容易出現部分顏色分辨困難,如把黃色與白色、藍色與黑色混淆,因此應多采用能使人身心愉悅、情緒穩定的色彩搭配,注重情感交流和視覺的舒適性。整體上采用柔和亮色調,如黃色,顯得更富麗、豐滿,能令人精神振奮,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開闊感。廚房家具可以選用乳白、淡黃為主色,搭配一些橙紅、橙黃、棕褐等跳躍的顏色點綴其中,盡可能加大色彩的明度和對比度,使家具設備顏色與室內顏色形成反差,提高廚房設備的可辨別度。
燈光設計是營造氛圍的重要因素,但對于老年人,廚房的燈光應更強調實用性, 老年人對燈光照度的要求比較高,卻很難適應亮度的急劇變化,容易造成意外。首先在廚房的天花頂部選用磨砂白熾燈、柔光白熾燈或吸頂燈來增加背景亮度,保證整個空間的光照需求;其次在其他的適當位置設計一些小的射燈和暗藏燈,增加重點部位的重點照明,如操作臺和水池上方使用多個點光源,有的抽油煙機本身就帶有一些小的射燈,這些燈能比較好的照亮大部分臺面;另外在吊柜的底面可以適當的設計一些暗藏燈,這樣對臺面的操作提供不錯的照明。簡而言之,應該在廚房中安裝一個由不同的燈具和光源組成的多層次的照明系統,這些光源能提供多樣的光照效果,提高老年人在廚房中的工作效率。
在燈具光源的選擇上,要選擇一些顯色性能比較好的光源,通常情況下色溫為3000K,顯色指數在80以上的光源是適合人的心理感受的。這些燈光能比較好的再現食物的顏色,激發人的食欲。同時廚房中經常有二氧化硫等氣體,對燈具有一定的腐蝕作用,應選擇一些具有三防功能(防塵、防水、防霧)的燈具。同時燈的安裝位置要盡量的遠離灶臺、蒸汽和油煙,降低燈具損壞的可能。
四、結論
當前,在住宅的建筑設計中,還缺少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而進行的專項設計,因此,隨著老年人群體的增加,應加大有針對性的設計研究。設計師應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及其特殊需求,進行功能和造型的融合,設計出符合標準性,又具備交互性的產品,進行“模塊化”應用。使適老性設計可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隨時進行調整、組合與擴充,以充分滿足不同層面的老年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注釋:
*課題: 2014年度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
課題編號:YS1441
項目類別:青年基金
項目名稱:“家庭”養老模式下老年人居住空間設計的現狀與研究
參考文獻:
[1] [日]財團法人,高齡者住宅財團.老年住宅設計手冊[M].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 周燕珉,程曉青,林菊英,林婧怡.老年住宅[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 [美]布拉福德·珀金斯.老年居住建筑[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周彥麗,江西服裝學院】
【宋剛勝,南昌師范學院美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