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在線教育三大路徑
眾所周知,教育產業本就是一個覆蓋面非常廣的領域,在線教育亦然,如按照產業鏈分工,在線教育可以分為內容提供商、平臺提供商和技術提供商三類。而它們,也是未來在線教育可能受益的行業。
簡單粗暴,從內容出發
在線教育之爭,一定是產品體驗之爭。調查顯示,現如今國內的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存在嚴重的定向傳輸、被動接受和模式單一等問題。在線教育機構主要力量集中在職業培訓課程中,其實質是通過網絡遠程播放傳統的線下教學內容,而這只是在線教育最原始的階段。
不少業內人士在采訪中指出,中國的在線教育模式還只停留在一頭熱的階段,單純地把線下學習模式的課表、教材搬上互聯網,對所有學員進行無差異性的教學。如何把線下教育轉化成有效的線上課程,如何實現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革新教學交互方式,通過精品的內容實現提升線上授課效果,還存在大量市場空白。好內容仍然是稀缺資源,這正是在線教育最大的機會。
韜光養晦,打造平臺
在線教育平臺是指一些為教與學提供中介的平臺商,此類平臺多為具有互聯網思維的線上機構主導,一般可以劃分為“B2C”和“C2C”兩種類型。
B2C在線教育平臺的提供商直接生產內容傳遞給客戶,這類在線教育服務商主要指掌握優質的師資力量和高水平的內容制作能力,主要代表如微課網、51talk和優才網等。B2C模式入門檻較低、容易在短期內取得突破,但是教學質量不夠穩定,需要花費足夠多的精力來維護客戶忠誠度。
C2C在線教育平臺本身不生產內容,主要通過UGC(用戶自主生成)生產內容,是教育課程提供商和用戶之間的橋梁。C2C平臺的分化較大,淘寶和YY本身具有較大的用戶群體,對教與學的雙方都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可在短時間積累優質教育產品和愿意付費的學員。對于此類平臺服務商而言,尋找差異化市場作為突破口顯得尤為重要。
獨辟蹊徑,技術沉淀
在線教育產業鏈中,除了提供內容和平臺以外,還有一個細分領域不容小覷—技術支撐。該類技術提供商雖然本身不輸出教育相關的內容,但其提供的技術支持是在線教育不可或缺的。
相較在線教育內容與平臺的慘烈競爭,技術服務領域顯得有些波瀾不驚。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完善,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移動互聯網與在線教育的結合顯得更為重要。未來能夠在這一領域取得技術領先的提供商,有可能率先分享在線教育高速發展的紅利。
沖擊,傳統教育面臨挑戰
無論是革新還是革命,在線教育的成熟,會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巨大沖擊是毫無疑問的。具體的,主要集中在教學模式、教師隊伍、教育機構和教育模式幾個方面。
果殼網CEO、科學松鼠會的創始人姬十三認為:在線教育興旺,是因為規則被打破后教和學都被賦予了新的定義。傳統教育雖能選拔部分優秀人才,但這種一紙定終身的理念過分強調了記憶,忽視了高水平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在線教育對教育的質量要求更高,必然會選擇優秀的老師主講,這些老師必須擅長課程策劃以獲得學員的認同,“濫竽充數”將成歷史。同時,在未來的在線教育領域,老師的概念將會賦予更多的內涵。老師將不一定是科班出身,也可能是媒體人、自學成才的高手和資深閱歷的勞動者。
自媒體人羅振宇與他的《羅輯思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每天60秒的《微信》語音加上每周一次的視頻,看似內容不多,但它們都源自于背后幾十個QQ群和團隊工作人員的精心策劃。《羅輯思維》僅通過8個月的內容加互動,就取得了半天時間6 000人、160萬收入的無營銷成交的佳績。
俞敏洪認為:“做教育要把教育精神和互聯網精神結合才能真正做好。”傳統的教育機構模式以教育為基礎,營銷為核心,服務為后盾。不過在如今的在線教育的時代,由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強大傳播力,營銷和銷售部門可能會逐漸邊緣化。核心將被研發和內容團隊取代,未來的機構模式將以內容團隊和超級老師主導。
在未來在線教育市場,贏家可能會將占領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所以如果教育機構無法適應在線教育的生存模式,必然會得到“懲罰”。但主流觀點也認為,傳統教育不會消亡,“未來線上線下相互融合,混合學習才是教育的趨勢。”
發展,行業格局已定?
隨著淘寶宣布殺入在線教育領域,決勝網聯合創始人兼CEO戴政表示,在線教育領域將形成以“鼠標+水泥”的新東方、綜合電商平臺的淘寶網以及垂直在洋高考市場領域的決勝網的“三國鼎立”格局。這是互聯網不斷深入改變行業帶來的結果,與在線旅游市場上攜程、去哪兒網、淘寶“三國鼎立”格局非常相似。
戴政認為,新東方與攜程模式類似,是典型的收入靠人海而非靠研發,甚至所面臨的問題都很相似。新東方與攜程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水泥”的成分(實體部分)過重。不過,俞敏洪已經看到問題所在,所以新東方對教育格局進行了改變,在未來新東方線上會占到40%的份額,線下則占60%的份額,而且新東方只做內容,不做平臺。
而像洋高考領域的O2O在線教育平臺,在一定程度上有些類似去哪兒網的模式。但則寫網站結合教育行業的特性,形成了基于學生評測評估的推薦引擎系統。從學生評測到產品推薦,再到在線購買產品,用戶體驗到付款全部通過互聯網控制交易來完成。這種具有人工智能化的在線教育模式,將會更合理,讓用戶體驗做到最佳。不過算法的好壞決定了最終用戶的付費意愿。
對于淘寶這類大型網絡運營商,雖然他們具有資金和資源優勢,但是缺乏系統的教育體系支撐,即便是與傳統的教育機構合作,但是仍然在短時間內適應未來在線教育的發展,對于他們來說,如何做深做大,是大型網絡運營商需要考慮的問題。
市場,在線教育要小火慢燉
理想雖然“豐滿”,但是實現卻依舊“骨感”,現在國內的在線教育創業者有時會比較理想化。然而,在國內互聯網一片“免費”的大背景下,如何提供精品的內容,讓消費者習慣掏錢消費,適應在線教育的學習習慣都是從業者的需要考慮的問題。
互聯網領域的收費方式,決定了一個產業能否盈利的關鍵。在國內互聯網發展過程當中,各種內容都可以免費獲得,要是一旦收費,辛苦積累的用戶群會瞬間消失。而內容付費模式的開啟,正是源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或許才能逐步解決付費問題。
教育培訓是一個極其細分的行業。如果按照該教育內容來分,教育培訓行業可以分出不下上百類的子行業,每個大類下又可以進行細分,而且每個大類之間的差別非常之大。而且傳統教育中小機構眾多,行業集中度低。
這意味在線教育要想與市場接軌,就要在教育行業樹立起品牌,必須在某個或某幾個細分行業能做到頂尖。這需要超出行業平均水平的收入、龐大的連鎖管理體系、統一的教學教研、大量的師資培養,以及長期的品牌建設投入和口碑積累。也正是因為如此,傳統教育機構牽手互聯網巨頭的做法,已經逐漸成為了當下在線教育的主流。
在制作本期專題時,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互聯網與教育,這兩個領域和信息的高度相關性,決定了在線教育必須走信息交互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的道路,而移動互聯網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預見,在線教育真正落地,移動互聯網可能會助其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