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捷
細分領域有蛋糕
要說《CN海淘》的故事,就要先說說它的創始人謝文斌。在自己創業之前,謝文斌先后供職于百度與阿里巴巴,均負責的是電商相關產品。由于在電商領域打拼多年,謝文斌對電商,對網購無比熟悉,他敏銳的發現了海淘中蘊藏的商機。
海淘為什么會蘊含商機了?首先,由于海淘價格優勢隨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越來越大,用戶在購買某些國內價格極高的商品時選擇海淘的幾率也成倍增加。有資料顯示,在2013年全年,海淘的市場規模達到了700億人民幣,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
其次,從過程來看,海淘的信息不對稱性也是阻擋用戶參與其中的重要原因。想要海淘成功,第一個攔路虎就是語言。在國外網站上下訂單,沒有一定的外語基礎是不行的。就算用戶能成功下單,之后還會面臨轉運和過海關等一系列問題,這也讓海淘的難度進一步增加。目前,國內還沒有任何一個團隊或公司對這一過程進行簡化和規范。由于有著豐富的的電商從業經驗,謝文斌覺得海淘這片市場無疑是電商細分領域下的一塊巨大蛋糕,是一片藍海,可以在這里開始自己的創業。
用電商的思維做海淘
自從有了創業的想法之后,謝文斌就開始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進行市場調研。
在調研中,謝文斌發現,目前國內的海淘平臺機制尚不健全,還沒有一家能夠真正利用電商思維來做海淘這件事情的。由于海淘信息的不對稱性,不少平臺打著代購大賺特賺。于是,謝文斌覺得,自己的海淘產品,首先就應該強調免費,國內與國外一個價格,做到價格透明,除了轉運費等必要的收費之外,不再額外收取用戶一分錢。
除了免費之外,謝文斌還覺得,自己的海淘產品還應該強調一個海外直郵的概念。因為目前的海淘平臺,包括淘寶代購都有一種讓人不信任的感覺,所以他需要讓用戶知道這是自己購買的商品直郵國內的,讓他們放心參與到海淘中來。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全程跟蹤服務。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海淘不是一個剛興起的市場,僅僅因為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用戶參與進來異常麻煩。那么自己要做的就是降低這個門檻,讓用戶能更方便的海淘,簡單得就像淘寶購物一樣,其它事情由自己全程包辦,這樣就能大大提升用戶參與的激情。
確定了產品的核心基調之后,謝文斌開始組建自己的開發團隊。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向自己的朋友,同事,曾經的合作對象介紹這個項目。很快,有6個人認同了謝文斌的計劃,加入了進來,項目也正式啟動了。
開發,痛并快樂著
項目開始了,首先就要取個好名字。剛開始,團隊成員把項目取名為“傻瓜海淘”,寓意為傻瓜式的一站海淘。
不過,很快謝文斌就將項目的名稱改成了“背簍”,這是為啥呢?用謝文斌自己的話說,那就是:“因為我們是海外購物,需要有背簍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謝文斌甚至還專門請朋友幫他修改了一張公司文化的宣傳圖,整體造型是六七十年代的風格,一名勞動者背著背簍勞動,簍中就是各大國外電商網站和知名品牌,圖中還專門配上了“發揚背簍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標語。
不過,背簍這個名字也很快被換掉了。當時,團隊正在接洽投資人,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得知“haitao.cn”這個域名可以買下來。于是,謝文斌在當天晚上就買下了這個域名,并召集團隊開了一個會,投票決定將項目名改為海淘網。改為海淘網不久之后,團隊發現這個名字有爛大街的嫌疑,遂又改為“CN海淘”。
在確定項目名稱的過程中,產品的研發也在繼續進行。新團隊,新項目,很多東西都要從頭開始。當時謝文斌的團隊,加上他自己也只有七個人,技術人員只有三個。但這七個人卻要搭建一套完整的電商系統 ,包括商品庫、價格、交易、營銷甚至還有抓取等。由于當時團隊在一開始就定下了三個月產品上線的目標,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三個技術人員,一個負責iOS版本開發,一個Android版本開發,一個負責后端技術,幾乎是連軸轉。七名同事,有三名就直接住在公司,后端技術甚至把老婆都送回了家鄉,自己搬到公司隔壁,團隊常常趕一個功能加班到半夜。
前三個月的研發期,團隊沒有很認真的開過一次會,全體成員都在埋頭苦干。謝文斌這樣回憶那段日子:“因為這個項目涉及的太多東西了,所以我們不需要沒有效率的會,只需要有用的討論,所以我們七個人在一張桌子上辦工,執行力最為重要。”
雖然開發很辛苦,但團隊的成員也很會苦中作樂。由于團隊的全體成員酷愛游戲《實況足球》,于是,每當閑暇時光,公司的電視前必然會出現兩人對戰,多人圍觀,評頭論足不絕于耳的景象,這也是那段時間團隊最開心的時刻。
上線推廣,歷經磨難
三個月,產品開發完成了,團隊全體成員都很開心。但是,如何將產品推向市場,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團隊也是心里沒底。當時,團隊考慮最多的問題是:用戶會不會買單?用戶會不會用《CN海淘》下單?
面對這樣的問題,謝文斌在整個研發后半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決。當時正值2014年春節臨近,而過年通常是購物低峰期,絕大部分用戶在這個時間段基本不網購,所以不能在這個時間點上線并大規模推廣。但是,產品做出來了也不能砸在手里。于是團隊想了一個策略:先通過朋友圈拉幾百人進行內測,時間為兩周,通過內測情況再決定上線和大規模推廣的時間。
當時,團隊的七個人通過自己的朋友關系邀請了近1 500個用戶參與內測。出乎意料的是,用戶的反響非常好,每天都有60~100個訂單出現,但是內測結束后,怎么將產品推向更大市場又成了一個難題。當時,團隊已經知道用戶對產品的需求非常大,于是經過細致的討論,團隊拿出了一整套上線推廣方案,主要目的是讓用戶知道《CN海淘》平臺。
但是,這個推廣方案卻在上線前卻出現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障礙。原本,團隊計劃過完年產品就上線,于是在內測完陳后就提交到蘋果進行審核,并以為過年期間審核就會通過。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年過完了,審核卻失敗,修改之后再審核,仍然不通過,來來回回四五次。對于一個未上線的新項目來說,上線意味著很大的突破,但是蘋果一次又一次以不是特別有說服力的拒絕通過審核,這讓團隊十分困擾,自信心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沒奈何,謝文斌想到了一個比較極端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那就是給蒂姆·庫克(Tim Cook,蘋果公司CEO)寫一封E-mail來申訴審核人員的這種不負責任的形為。沒想到,在E-mail發出后,蘋果公司竟然很快受理了《CN海淘》的上線申請,并很快通過了審核。產品上線,這即出乎團隊成員的意料,也讓他們感到十分興奮。
《CN海淘》上線了,下一步就是要推向市場。在這個過程中,團隊精心策劃了很多活動,比如微博有獎轉發和上線當天低價秒殺等。這一招十分奏效,《CN海淘》的訂單量上升迅速,但隨著訂單量的攀升,問題也一個接著一個。產品上線后,謝文斌基本處于救火隊員的狀態,哪里有問題撲向哪里。他坦言,上線一個多月給了團隊很大壓力,也給了他們極大的鍛煉,挨過了這一個多月,他們已經有信心把海淘這件事情做的更好。
用多模式面向未來
目前,《CN海淘》的核心業務已確定完畢,據謝文斌介紹,接下來他們將以多種模式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這些模式中,團隊首先就是要鞏固目前的代購模式,主要是通過免費為用戶提供服務,抓住用戶海淘的核心需求,把用戶先做起來。在這個模式中,用戶可以自行提出購買需求,他們來完成海淘的其他環節,讓用戶海淘更方便。
其次是做好海外精品特賣專場,他們會通過海外的供應鏈來尋找現精品現貨,通過特賣的方式在國內出售。這種模式將會通過現貨和快速的物流,讓用戶享受到比國外更便宜的價錢和國內同時間的物流服務。所以,在將來《CN海淘》將會成為一個國外精品購物的入口,在這里,購買國外商品更便宜、更便捷、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