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共明 曹依靜 張丙孝
炭疽葉枯病是近年來我國蘋果上發生的一種新的病害,2008年始發于黃河故道蘋果產區,每年以約200~300千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現已擴展到環渤海灣和西北黃土高原蘋果產區,對嘎拉、秦冠、金冠、喬納金等蘋果品種生產造成重大打擊。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商丘蘋果綜合試驗站在體系崗位專家的指導下,對炭疽葉枯病的發生及防控進行了調查研究,初步摸索出炭疽葉枯病在秦冠蘋果上的發生特點,總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民權縣順河鄉王金山秦冠果園從沒發現葉枯病,人和鎮李合珍5畝秦冠果園10月下旬保葉率在90%以上。
1 發病情況
1.1 發病規律
據觀察,炭疽葉枯病原菌病菌在果苔枝和弱小枝條上越冬,6月份產孢侵染,在25~32℃下,連續一周陰雨可致流行,潛育最短只有48小時。秦冠發生葉枯病的時期和癥狀及危害程度與降雨、氣溫關系密切,在連續陰雨后天氣驟晴的高溫高濕環境下,呈現急性葉枯癥狀,新葉老葉均發病,每葉多個病斑,初發病時病斑棕褐色,病斑擴展迅速,1~2天內可蔓延至整張葉片,2~3天可致全樹葉片干枯脫落,枯葉顏色發暗,多呈黑褐色,整園整樹看去如同火燎水燙般。在雨后氣溫較低或天氣干旱時,呈現慢性葉斑癥狀,病斑擴展緩慢,組織枯死,顏色呈灰褐色如同斑點落葉病,病斑周圍的健康組織隨后變黃,病重葉片很快脫落。當病斑較小、較多時,病葉的癥狀酷似褐斑病的癥狀。受害果實果面出現多個直徑2~3毫米的圓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周圍果面呈紅色,病斑下果肉呈褐色海綿狀,深約2毫米,自然條件下果實病斑上很少產孢,與常見的蘋果炭疽病的癥狀明顯不同。
1.2 危害程度
民權縣秦冠蘋果自 2010年發生炭疽葉枯病以來,呈現出發生面積快速擴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的局面。2012年7月中旬民權縣人和鎮90%的秦冠樹落葉率超過80%,炭疽葉枯病病葉脫落后,不但嚴重影響果實后期發育成熟和花芽分化發育,直接造成當年果實失去商品價值,而且還能導致果樹二次萌芽開花,進一步削弱樹勢,造成連續多年惡化影響。如民權縣人和鎮2萬畝秦冠蘋果,2011年有30%的果品作為鮮食銷售,2012年不但產量降低了40%,而且全部果品作為果汁原料低價出售,果園無效益甚至賠本,使得部分果農只好高接其他品種進行改造或刨樹毀園。
2 防控技術
2.1 技術要點
幾年的防控實踐說明,炭疽葉枯病病原菌潛伏期短,發病快,蔓延迅速,可防不可治,一旦發病很難控制。防控措施應以加強樹體保護為主。以清除越冬菌源為基礎,以控制初侵染為重點。7、8、9月份雨前噴施波爾多液保護葉片。蘋果落花后的20~30天,葉枯炭疽病菌遇適宜條件開始產孢侵染,直到6月底仍以初侵染為主。蘋果自套袋前開始考慮炭疽葉枯病的防治,防治藥劑中需混加保護性殺菌劑防治炭疽葉枯病。蘋果套袋后實施以波爾多液為主的防治策略。蘋果套袋后立即噴施一遍波爾多液;用藥10~15天后,若蟲害嚴重,以防治害蟲為主,藥劑中混加有機殺菌劑;有機殺菌劑使用7~10天后,噴施下一遍波爾多液;如果蟲害不重,不需要防治蟲害時,可連續噴施波爾多液。6、7、8、9月雨季每月保證1次波爾多液,降雨集中的季節,可連續噴施2~3遍波爾多液,保證蘋果葉片在整個雨季都能受到藥劑的保護。
2.2 農業措施
做好清園工作,落葉之后把果園中的病果、病僵果、病葉完全清除出園,徹底清除枯死枝,衰弱枝,死果臺等帶病菌的部位;合理留枝,增加果園透風透光;疏花疏果,保持合理強壯的樹勢;多施有機肥,培肥土壤,增強樹勢,加大果樹抵抗力;做好中耕除草,及時開溝排水,降低果園濕度;及時摘除病葉、病果,避免重復感染。
2.3 化學防控工作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