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貯存各種營養物質的“大倉庫”,根系是吸收水分和各種營養元素并源源不斷向樹上輸送的“采購員”。維持根系健壯并增強吸收功能,需要一個酸堿度、水分、溫度適宜和通氣性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要使土壤保持取之不盡的各種營養元素,必須通過歷年加強土壤管理、科學用水和科學施肥不斷加以改善和補充。
(1)根據土壤板結,通氣不良,土壤嚴重酸化,果樹普遍爛根死樹的嚴峻現實,應盡快走出化肥當家的誤區,充分利用人、畜、禽糞、秸稈、落葉、雜草等摻土發酵腐熟的農家有機肥(養殖場的雞、豬、牛糞等,因激素、火堿、食鹽等有害物質多,果樹不宜多施),大量提倡施用優質商品生物有機肥。實踐證明:優質生物有機肥,一年見效,二年大變樣,三年實現高產優質。氮、磷、鉀不足部份,利用復合肥加以補充,堅持有機、無機相結合的施肥理念。
(2)根據科研單位研究:畝產5 000千克蘋果,需純氮23千克;磷13千克;鉀27.5千克,氮、磷、鉀總量63.5千克。根據各地畝產超5 000千克果園的經驗,為保證蘋果產量高、品質優,枝條粗壯葉片大,花芽飽滿,不出現大小年結果,一般全年畝施氮、磷、鉀80千克以上。因此,在秋施基肥和6—8月份追肥中,應計算農家有機肥、商品優質生物有機肥、補充化肥、沖施肥等各自氮磷鉀的含量,總量應達到上述要求。
(3)根據果樹各物候期的需肥規律,春季果樹萌芽、開花坐果、幼果膨大(細胞形成)、春梢旺長所需的營養,并非是冬季落葉后,翌春萌芽前、開花前施肥能夠起到的作用。而完全或大部分依賴于往年9、10月份施的基肥,經根系吸收和葉片光合作用,樹體大量貯存的養分。冬、春施肥,只是謝花后春梢旺長期的后續補充。因此,9、10月份及早施足基肥,是最關鍵、最重要的1次施肥。保水保肥較好的土壤條件,要求9、10月施入全年總施肥量的70%以上。土壤瘠薄、樹勢較弱的果園,需增施少量氮肥。漏水漏肥的沙質土壤,應在9、10月份和翌春3月份分期施入。
進入5月下旬至6月上旬,各種果樹葉面積已經形成,春梢已經停長。為了防止6—8月份高溫多雨季節枝條持續徒長,從5—8月份應控制氮肥的施用。各種果樹的追肥應以高鉀低氮、中、微量元素全面、速效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沖施肥)為主。
(4)根據近幾十年果品質量下降,風味變劣,生理病害嚴重的現實,在秋施基肥和6—8月追肥過程,盡量選擇中、微量元素全面的優質生物有機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果樹開花前、謝花后,結合噴中性農藥,盡量多噴幾次高硼、高鈣葉面肥。
(5)利用穴貯肥水的方法改善土壤通氣性。沿樹冠外圍挖6~8個深40厘米、直徑30厘米的圓筒形坑,用玉米秸或麥秸綁成長40厘米、直徑30厘米的草把,塞入坑內。遇到旱情,順草把澆水并追肥,小水能夠抗大旱。遇到大雨季節,草把能夠起到根部通氣的作用。
(6)大力推廣樹下種植鼠茅草。大雨成澇的年份,粘土果園,鋤草越干凈,澇死果樹越嚴重。雜草叢生的果園,澇死果樹的現象很少。究其原因,黏土果園遇到大雨成澇,土壤長期通氣不良,吸收根窒息死亡。樹上高溫蒸發,根系供水斷源,造成果樹死亡。雜草叢生的果園,雜草的根系伸展在土壤深處,解決了果樹根系通氣的問題。鼠茅草9—10月份整地插種,冬春涼爽的氣候旺長。針狀的葉片類似鼠毛,傾斜匍匐生長,在地面形成30~40厘米的植被。6月份成熟干枯,經雨淋踩踏,形成6~7厘米厚的干草覆被。根系25~30厘米深,密密的深插在土壤中。
賈友江(山東省鄄城縣農業局 2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