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正
【摘 要】深受梅山文化影響的紋樣藝術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是紋樣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試圖從梅山文化裝飾紋樣構圖、造型、意境營造等方面去分析、總結其藝術特點。
【關鍵詞】梅山文化;紋樣樣式;藝術
梅山文化是荊楚文化的重要支流,在長期的歷史條件下形成了以狩獵為基本內容的一種非常原始的文化。深受梅山文化影響的紋樣藝術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是紋樣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紋樣題材上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梅山植物紋樣藝術。種類繁多,各種植物題材都有涉及,但主要還是以寓意吉祥的植物作為主要表現對象。如:荷花、竹子、松樹。紋樣的表現手法多以淺浮雕和透雕為主,用以裝飾在屋檐、墻壁、家具等物品上。造型較為寫實,姿態自然,構圖飽滿完整。多表現植物的動姿為主,既客觀真實的表現了對象,又符合審美的夸大處理,如:以荷花為題材的畫面中荷花的枝干和荷葉有一細一粗之對比,有些畫面上配以動物,有一動一靜之變化,有些線條稍作變化,有一曲一直之表現,賦予了詩意的節奏美,這使得紋樣特色鮮明,藝術性大大加強。
(二)梅山幾何紋樣藝術。是梅山文化裝飾紋樣最為常見的藝術紋樣,有各種各樣的紋樣樣式,大多是用比較抽象的象征符號表現,表現方式多以透雕的表現形式展示在實用性的窗、門、家具上作為裝飾點綴。有些是規則的幾何形紋樣,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但更多的是不規則的,活潑的抽象幾何型表現。其風格體現出梅山人審美的神秘、蠻實、活潑要求。
(三)梅山動物紋樣藝術。紋樣藝術種類繁多,但最為特色的是它的龍、鳳紋樣和獅子紋樣。主要有屋頂上的圓雕、高浮雕、淺浮雕和透雕等表現形式,其較為典型的龍鳳紋一般是左右對稱,一左一右,一鳳一龍。也有是一左一右,雙龍相望。獅子紋大多是平行對稱或上下左右對稱組合,配合著一些簡單幾何紋樣,莊嚴、活潑、神秘。紋樣有意識的通過夸大自然物象,賦予神秘的特征。
(四)梅山人神像紋樣藝術。是梅山裝飾紋樣最有特色的紋樣,主要表現的是梅山民間信仰里的神靈,經過視覺形象后的直觀呈現。梅山民間信仰中的神靈很多,大多與生活息息相關。主要有以圓雕為主的獨立神像和民居裝飾,最有特色的是梅山神張五郎像、梅山獵人像等。其構圖是梅山一貫的飽滿,造型夸張,與梅山文化的憨厚、直爽、質樸相合,身上的紋樣線條粗獷渾厚,神像身上線條的表現力富有變化,刀法熟練,傳說他們是專門的雕刻藝術家,他們必須有師傅傳授本經,如此一代一代相傳至今,他們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表現形式和技法程式,同時也有自身的發揮,其刀刻線條具有生命的表現力。
總而觀之,梅山文化裝飾紋樣的構圖、造型、意境營造等方面的藝術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
(一)造型的獨特性
梅山紋樣藝術具有獨特的裝飾造型手法。它的大多數作品在造型上都呈現出手法樸實,造型夸張的表現,這種表現明顯帶有民間藝術家主觀的意識,這使它不同于其他藝術紋樣和別人的紋樣造型,自有其面貌,無論是哪種題材,造型的處理和形式感都帶有民間藝術家強烈的主觀性,在對現實準確描繪基礎上做了巧妙地轉化與超越,夸大所表現形象的特征,達到主體醒目簡潔,然而紋樣自身并沒有從背景中凸現出來,讓人一看即是畫面主體,使得紋樣與整體效果更加整體統一,這樣的表現對突出主題、強化境界有著極好的作用。
(二)藝術風格質樸飽滿、靈活多樣
梅山紋樣大多具有質樸飽滿、靈活多樣的裝飾風格。它很直白的反映了梅山的習俗和審美情趣。即是以多、實、滿為審美習慣,他們認為這樣才顯得富有殷實,所以梅山民間大部分紋樣圖案較為飽滿豐富,在簡潔中追求飽滿的構圖原則,沒有過分的強調色彩,采用的都是依附表現載體本身的顏色,抓主物象本身顏色來統一和對比,在單純中求變化,對比中求和諧統一,強調大的整體感和大的對比,富有韻律,給人以質樸飽滿的印象。其使用了透雕、圓雕、浮雕等靈活多樣的表現手法,有些部分寫意,有些部分又寫實,在細節概括的同時,又逼真的表現事物。而其靈活多樣的風格是在準確生動塑造自然物象的同時又給予了對象裝飾美感,使它既有傳統紋樣藝術的意韻,又具有極強的當代性,給人很大的啟迪。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刀刻線條運用達到了很高的境界,本身就有極強的、獨特的表現力,刀刻線條不僅僅表現了物象的自然形態,表現了物象的神韻,而且表現了作者鮮明的風格和個性,從而區別于其他人的刀刻,使之達到物線同一、形神交匯的化境。
(三)獨特的審美意味
在寫實基礎上追求寫意的審美理想,強調制造出一種意象想象空間或氛圍的抽象效果,有些或是表現有形的物象,有些或許是表現無具體形象,只是刀刻的某種點線和借著材質的紋理,使它樸實無華,渾然幻化,姿態萬千……它能喚起作者的很多聯想,它跨越了自然美的再現,達到了主觀感受的表現,向似而非的意象表現發展,向著本質內在、純粹直覺的現代意識方向發展,使它有很強的抽象審美表現,民間藝術家在作品中非常主觀的傾瀉與表達,使形與意進一步寫意化和主觀意象化,在廣泛的運用多種表現手法上使畫面有些夸大和有些寫實以及概括,賦予了以意融之的“意象寫實”。其實質是“力”的象征。因其長期狩獵為主的生活,造就了梅山人固有的風格與精神,其特點是土得“掉渣”,霸得“蠻”,所以其筆下的裝飾紋樣藝術也常以“力量”的意而化之,表現其活潑率真、強悍的藝術效果,使它完整的呈現出梅山文化的美學精神,給我們以很大的審美享受。
梅山文化影響下的裝飾紋樣在造型、構圖、審美、手法上都有很強的地域魅力,使它有別于其他裝飾紋樣藝術而獨立于紋樣藝術寶庫,同時給人以很多美好的聯想,激發了很多藝術家的創作激情,有的將其做成裝飾品,獨立擺放在建筑物等空間,有些被巧妙的吸收到藝術家的畫面,使作品韻味深遠,有的將其進行研發,發展旅游等產品,享譽海外。但無論是何種方式的借鑒吸收,都充分說明了它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注釋: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成果12C0746。
【曾 正,湖南人文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