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敬

2013年9月5日,渝中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會議室,十幾名黨工委委員圍桌而坐。
“李琪,渝中區城投公司員工,申請入黨……”區直機關工委書記黃嘉瑋把一疊厚厚的材料放上桌面。
資料傳了一圈,經過認真審議,十幾名委員紛紛舉手,全票通過李琪入黨。
這天,雨后初霽,藍天如洗。
玻璃幕墻后,一個身影久久佇立。
“我終于成為預備黨員了。”李琪臉上露出微笑。
黃嘉瑋也很開心:“正是黨建工作協作組,讓機關黨組織變成了磁場。”
協作破題
“機關黨建不好搞啊!”2012年4月,傅奇志當選為渝中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黨支部書記后,很快發現機關黨建工作存在難題,“主要形式就是‘三會一課,黨建工作還容易被業務工作替代。”
“機關黨建一貫不溫不火。”黃嘉瑋說,“機關黨建和社區黨建、農村黨建等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場地規范、黨員素質高,但卻往往按部就班、死氣沉沉。”
2010年,為了推進機關黨建工作,渝中區直機關工委牽頭將全區47個基層黨組織劃分為三個黨建工作協作組,但效果依然不明顯。
2012年10月,區直機關工委召開機關黨組織負責人座談會,找問題聽意見。
一場座談會讓機關黨建的三大軟肋——軟、散、呆浮出水面:軟就是機關黨建沒人領頭,開展無力;散就是分享不足,缺乏合力;呆就是活動死板,凝聚無力。
隨后,區直機關工委牽頭開展點對點座談走訪,并發放問卷調查,治病“處方”逐漸清晰。
2012年12月,《關于進一步加強區直機關黨建工作協作組建設的通知》下發,區直機關47個基層黨組織被重新劃分為四個黨建工作協作組,所有機關黨組織打破歸屬劃分模式,按照大帶小、優帶弱的模式重新分組。四個協作組分別由區委辦公室以及人大、政府、政協的黨組織作為組長單位,牽頭制訂協作組年度工作計劃、開展活動,并且納入考核。
“現在擔子重了!”接到新任務,傅奇志忙起來,“現在不僅要關心本單位的黨建,協作組12個單位的黨建工作,都要統籌協作了!”
不足一月,區人大常委會黨支部就牽頭制訂了第二協作組工作制度,將本組成員單位再細分為三組,明確規定了各個單位的職責任務、活動方式。
重新組隊的機關黨組織翻開了新的一頁。
經驗共享
2013年1月14日,渝中區人大常委會會議室。
傅奇志揣著一疊材料信步而入,會議室里黨建工作協作組第二組11個成員單位的黨組織負責人已悉數落座。
“傅書記,你先來說說你們的好經驗吧。”剛落座,會場就嚷開了。
機關黨建以往都是各走各的道,各吹各的號,好壞都不出自家門。為打破這種條塊分割的僵化機制,區直機關工委在協作分組的基礎上建立了經驗交流機制——由四個黨建工作協作組分片定期召開交流會。
“機關黨組織普遍缺乏凝聚力,為啥?就是黨員缺乏發揮作用的平臺。”傅奇志開門見山,“怎么辦?關鍵要給黨員發揮作用的平臺,保證他們的基本權利,讓他們跟普通職工有所區別。渝中區人大常委會黨支部探索出了保障黨員提建議權和監督權的制度,去年出臺了黨員建議辦理辦法……”
“怎么操作?”有人迫切追問。
“黨員將書面建議投入意見箱,每個月支部定期收集,限時辦理答復,如支部不能解決的,要書面說明原因或向上級黨組織反映,同時黨員在答復回執上給黨組織評分。”傅奇志有問必答。
作為協作組中最年輕的黨支部,渝中區城投公司黨支部副書記陸川聽得格外仔細。
“在汲取各協作單位黨建工作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城投公司黨支部完善了黨組織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制度。”陸川說,“同時,我們也在貢獻自己的點子,比如我們給旅游局提出的建議就被采納。”
“經驗交流,不僅可以分享,還可以激勵,最后大家齊頭并進。”黃嘉瑋說。
全面激活
2013年5月15日13點30分,區委辦黨支部的黨員王戰鳴疾步往車站走去。
等車間隙,他再次檢查了放在包里的筆記本和筆。
這次特殊的開放式組織生活,讓王戰鳴期待已久。
半個小時候后,王戰鳴抵達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
來自區外經委、朝天門市場管理處、大石化管委會等五六個機關的黨員,正在匯合地低聲交談。
人數到齊,隊伍隨領隊緩行。
聽著講解,王戰鳴掏出筆和本子。
“這里原來差得很。”看著王戰鳴的認真樣,旁邊的隊友說,“現在,大石化片區已經成為熱土……”
半天時間,調研結束,王戰鳴意猶未盡:“原來黨組織活動形式單一,一些黨員一聽到搞組織活動就皺眉。這次組織生活可讓我開了眼界,既新鮮又有用。”
為一改機關黨建活動“呆”的“老調調”,2013年4月18日,區直機關工委下發《2013年區直機關黨建工作協作組活動指南》,將活動方式豐富為學習交流、理論調研、參觀考察、文體等四大類,同時對四類活動的幾十項具體內容圍繞中心工作定點定題,供各個黨組織按需點“菜”。
“這大有文章可做!”區直機關黨建工作協作組第一協作組長、區委辦副主任王衛東拿到“菜單”后,眼前一亮。
一周后,區委辦牽頭啟動了黨建工作第一協作組“深入了解大石化地區的過去現在未來”的論壇式組織生活。
十天后,區委辦再次策劃以“行走渝中”為主題的開放式組織生活。
“從5月到7月,協作組12個單位分三組,到大石化片區、解放碑CBD片區等地走訪調研,通過讓黨員了解渝中區當前發展的重難點,助推中心工作,讓黨建工作不再‘虛。”王衛東說。
兩次活動之后,黨員自發完成的調研報告、攝影作品紛紛出爐。
更重要的是,開門搞活動、圍繞中心工作定方向,讓機關黨建效能倍增。作為成員單位的區科委隨后提出助推大石化片區發展的新思路;區外經委則將招商引資的重點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轉移,助推西部地區大力發展服務業……
“協作組創新活動形式,讓黨建工作成為了中心工作的有力推手。”黃嘉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