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飛
鏈接
李興癸:
自己犯下的錯誤使我悔恨不已,我辜負了黨和組織對我多年的培養教育,沒有管好自己,沒有管好身邊的人,在拜金主義思想的影響和個人利益的誘惑下,沒有站穩腳跟,沒有堅持正確的立場觀點,犯下了損害國家利益、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并讓家人為我蒙羞的蠢事……
成靜:
我年事已高,患有心臟病和嚴重內風濕病,一直以我為榮的父母親能否接受這個現實?讀高二的兒子能否接受這個現實?最疼愛我的老公能否接受這個現實?還有公公、婆婆,我的同事和親朋好友,我又怎么面對他們……悔不當初!
張廷科:
身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本應奉公守法,清正廉潔,但我卻因一時無法抵御金錢的誘惑,以身試法,為此,我深感后悔。回憶整個犯罪過程,無一不是金錢和僥幸心理在作祟。細想起來,自己的所作所為,愧對單位同志的信任,愧對組織上對我多次的幫助和挽救……
易華鋒:
多年來,對工作,我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取得了一定成績,得到了大家認可,連續10年年終考核為優秀,多次受到縣級表彰。但今天慘痛的教訓,從靈魂深處觸動了我,讓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國家干部,一名中共黨員,僅僅“能干事、干成事”是遠遠不夠的,關鍵在于“干干凈凈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點評
五名從農村走出來,受黨和人民教育多年的干部,因一己私利,相互勾結,串通他人,大肆套取國家補助資金,身陷囹圄,令人震驚,也令人深思。
剖析這起貪腐窩案,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思想發生蛻變。李興癸等人為榮昌畜牧業的發展作出過貢獻,曾得到組織的肯定和人民的認可,但在利益、金錢的驅使和誘惑下,他們最終以身試紀、試法,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僥幸心理作祟。他們在悔過書中不約而同地談到,大家都得到了好處,都是利益共同體,都不說,誰會知道?幾個人的作案過程可謂“天衣無縫”,很難被外人識破,以為能夠逃避制裁。由此,以從眾而自慰,被污泥濁浪所湮沒。
三是制度有漏洞。縣畜牧獸醫局向上級部門申報畜牧惠民資金,主要由畜牧業發展科具體經辦,缺少內部監督機制。同時,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門以及項目所在鎮、村,對資金申報內容及金額進行“打捆”公示,村民在喪失知情權的同時,也喪失了對補助資金發放的監督能力。
四是監督管理不到位。主管部門在項目及資金的審批過程中,注重紙制資料的形式審查而輕視實地審查、實質審查,為不法分子的騙取行為提供了機會。
結合該案,當前,要確保畜牧等國家惠民補助資金高效、安全,需要著重解決好以下問題。
一是加強教育引導,促進干部廉潔自律。創新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讓黨員干部深知腐敗的成本和嚴重后果,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努力營造廉榮貪恥的文化氛圍。
二是加強制度創新,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加強制度的立體化建設,提高制度的科學性、可執行性。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制度規范、信息公開的工作機制,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三是加強監督制約,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權力制衡,延伸監督觸角,把監督干部與保護干部、信任干部、激勵干部有機統一起來,既充分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又有效防止干部以權謀私、馬失前蹄。
四是加大懲處力度,增強辦案治本功能。注重發揮辦案的治本功能,把查辦案件與加強廉政教育、推動制度建設、強化權力監督、促進綜合治理結合起來,實現查處案件的綜合效應。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榮昌縣委常委、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