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3日,中國科協與國家財政部發布“科協發學字〔2013〕51號”文件,布置深入實施學會能力提升專項。通知要求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全會精神,落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部署,增強學會綜合能力,形成學會發展長效機制,培育打造一批有效服務社會管理創新,能負責、能問責的現代科技社團。通知并就深入實施學會能力提升專項提出:
一、充分認識學會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
學會作為服務社會管理的重要協同力量,具有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地位超脫等天然優勢,在服務廣大科技工作者、推動科技創新和傳播科學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黨的十八大要求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以下簡稱全國學會)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學會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提升自身能力,顯著提高政府和社會認可度,有效提升工作隊伍人員素質和職業化水平,為服務好社會管理創新,承接好政府轉移職能夯實基礎。
二、指導思想與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抓住國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機遇,發揮學會優勢,提升能力,拓展功能,團結科技工作者深入參與社會管理,承接政府轉移的社會化服務職能,主動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切實增強學會的學術影響力、會員凝聚力、社會公信力和自主發展能力,引領我國科技社團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二)建設目標
根據學會特點和自身發展規律,堅持自我發展和政府支持相結合,著力提升學會服務創新能力、服務社會和政府能力、服務科技工作者能力以及自我發展能力,打造一批社會信譽好、發展能力強、學術水平高、服務成效顯著、內部管理規范的示范性學會,切實把學會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的現代科技社團,使學會逐步成為提供科技公共服務的重要主體,成為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協同力量。
——“十二五”期間,重點支持一批有發展潛力的學會,積極探索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模式,成為科技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管理社會事務的重要參與者、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自覺踐行者、政府職能轉移的重要承接者,引領帶動全國各級各類學會改革發展。
——到2020年,學會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學術影響力持續提升,社會認可度顯著提高,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作用明顯發揮,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的管理體制和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三、重點任務
實施專項,重點提升學會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
(一)提升服務創新能力
激勵學會整合學術資源,推動學科發展,突出學科交叉融合,舉辦高層次、高質量學術交流活動,實現“一會一品牌”;實現學術交流成果共享,推廣科研技術成果,促進學術生態建設,開展學風道德和學術誠信建設;推進科技期刊質量建設,培育精品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多種形式推動科技成果和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活力。
(二)提升服務社會和政府能力
激勵學會主動開拓社會化服務職能,發揮在社會管理服務中的作用,積極承接政府部門有關委托工作,參與科技評價、科技獎勵、人才評價工作,參與行業和技術標準制定和法律法規及行業發展規劃編制,組織政策咨詢,提供技術服務,促進科學技術教育普及與傳播,把學會逐步打造成為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協同力量。
(三)提升服務科技工作者能力
激勵學會在開展會員服務、促進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開展科技工作者宣傳表彰、舉薦科技人才、開展工程教育認證和專業技術資格認證等方面做出突出業績;支持科技工作者參與國際研究項目;鼓勵學會推薦科技專家在國際組織任職并提供相應支持,高度重視后備隊伍培養,把學會打造成為科技工作者之家。
(四)提升學會自我發展能力
激勵學會積極探索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民主辦會,健全會員發展、管理和服務機制,建設具有良好素質的專兼職工作隊伍,形成能負責的社會服務工作機制,建立能問責的監督機制。
四、推進措施
(一)加強領導,協同推進
中國科協負責加強學會能力提升專項頂層設計,對學會分類指導、統籌協調,對專項實行績效考評;財政部主要負責學會能力提升專項經費保障等;各學會要加強組織領導,發揮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組織優勢,圍繞提升能力服務社會管理創新,搞好銜接、主動溝通、設計方案、承擔責任。
(二)抓實項目,深化改革
深入實施學會能力提升專項,引導學會主動參與和服務社會管理創新。以獎勵優秀科技社團和引導開展重點活動為抓手,以獎促建、獎建結合,推進改革。按照點面結合的方式,扶持一批優秀科技類社會組織整體帶動學會工作,對事關學會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開展重點研究,在項目建設中提升能力,確立地位。
(三)統籌指導,典型示范
重點支持培育一批學會做大做強做優,示范引領各學會夯實發展基礎,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自律機制,加強職業化建設,不斷提升學會社會化服務競爭力,提高專業權威性、社會公信力和政府認可度。各學會要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聯合聯動、協同參與社會管理。
(四)完善制度,績效考核
建立問責機制,接受政府和社會監督,確保學會能力提升專項的實施績效。建立健全政府委托、科協組織、專家評審、社會監督的機制,確保公正、公平、公開;建立健全項目資金管理、績效考核、信息公開等相關制度,確保專項資金依法依規管理,切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五)大力宣傳,擴大影響
中國科協定期組織項目總結、交流,推廣學會通過提升能力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工作模式,進一步激發學會參與社會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積極宣傳表彰學會服務社會管理創新的典型案例與突出貢獻,反映呼聲、推介學會,形成全社會關注和支持學會發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