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敏
VI設計已經成為現今企業傳播自身經營理念,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建立品牌知名度的必經手段。其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早已被高職院校納入核心的課程設計中進行教學,而要做好VI設計,項目化教學手段的使用顯然是必不可少的。高職院校打破傳統的設計教學模式,引進VI設計的先進理念,通過項目化教學對市場進行評估,并讓學生展開設計實踐,設計情境化模擬市場,不僅迎合了教育新課程的改革,同時也讓學生更深入地接觸和了解VI設計。
一、VI設計與項目化教學
VI 設計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70年代時影響擴散至日本,VI設計狂潮席卷了整個日本,而我國直到80年代末才在沿海地區開始有了小部分的VI設計概念傳播。VI設計最初的定義是由美術人員開始的,盡管我國VI設計的發展時間并不長,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市場對于設計的需求量也在不斷擴大,VI設計也開始順應時代的潮流進入了我國教育領域,并逐漸成為我國高職院校設計專業的必修課。
項目化教學是教師的一種行為導向的教學,同時也是師生為了項目工作的完整性而共同進行操作的一項教學活動。項目化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主要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時間導向為學生起到主導的作用,項目化教學通常從市場職業的需求出發,為學生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項目進行教學活動的實施。尤其是對于需要創新的高職院校教學方法而言,項目化教學所具有的針對性、實用性、自主性、綜合性、發展性以及開放性等特點,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使其產生自主學習動力,自覺構建知識體系,實現教育目標的認知過程。
二、VI設計人才的培養定位
關于設計人才的定位,一般是指具有一定藝術素養和專業技術水平過硬,能夠從事設計職業,熟練運用各種設計軟件進行平面設計、廣告制作以及視覺傳達等工作,且具備基本職業素質的技術型人才。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之地,除了要培養學生掌握VI設計專業的基礎知識理論和專業技能以外,還要讓學生能夠快速適應社會,在生產建設第一線發揮重要作用,真正成為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就目前我國的就業經濟形勢而言,企業與公司人才的匱乏給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動力,很多設計企業都面臨著人才缺乏的問題,他們所需求的設計人員必須具備綜合素質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能夠有效減少企業人力資源的浪費而直接為企業做出貢獻。因此,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VI設計的教學時,就要考慮到如何讓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盡快適應工作崗位,為更多的客戶提供優質設計服務。目前高職院校對于VI設計的教學與市場實際項目的設計操作存在差異性,學生設計沒有進行實質性的創新,導致其畢業進入公司后發現由于自身能力的缺乏,無法把握客戶的心理需求設計作品。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VI設計人才培養時一定要做好人才定位,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三、項目化教學在高職院校《VI設計》的應用
(一)內容的篩選與起草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不同,其對于人才的培養方式和側重點也不一樣,關于項目化教學的內容選擇與設計一般是高職院校的教學重點,教學內容的深淺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關于高職院校的VI設計的項目化教學要以實踐為主,給學生進行VI程序講解,詳細講解關于項目內容的清單,學生分小組確認項目,教師建立項目綱領,按項目內容進行導向教學,并嚴格按照項目情境虛擬客戶需求,引導學生進行項目需求進行計劃制定。讓學生學會從項目書、訂單與客戶進行溝通準備,在確定項目內容與項目啟動時間后對企業進行定位分析、標志設計,對項目內容進行篩選后確定項目內容,最后對項目進行注冊。只有從總體到細節給學生進行詳細的項目內容講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深入了解到VI設計整個流程,項目化教學在《VI設計》中的應用才能得到實踐性的體現。
(二)方案的定位和確認
項目化教學課程設計的優劣影響著項目化教學的具體實施。高職院校為了更好地發揮項目化教學在《VI設計》中的應用,在教學中將VI設計與書本知識相結合,既培養學生設計技能,同時也通過實踐動手強化學生的能力,使其達到職業能力的等級要求。高職院校的VI設計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技能解決四到五個項目,每個項目內容與性質各不相同,其對于學生的技能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師要做好項目方案的篩選和設計講解,重視VI設計應用部分的講解,要力求學生能夠熟練掌握VI設計應用部分,如服飾系統設計、辦公用品設計、交通系統設計等內容。除此之外還應該在項目化教學中進行學生全面能力提升的教學,做好項目設計內容的準確定位、內容設計、后期修改、定稿等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和把握VI設計的整體教學內容,跟上教學進度。
(三)項目的策劃與實施
學生接受教學任務后,教師進行項目組織與實施,為學生劃分小組進行角色定位,讓學生展開團隊合作,共同對項目進行調研并寫出調研報告,分析項目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緊接著進行草圖設計與修改,最后正式確定項目方案制作,完成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再由教師總評。小組的劃分能夠鍛煉學生團隊合作能力,而角色的定位則是為了讓項目更具真實性,更突顯學生在項目進行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展開調研并進行問題分析是項目進行的前期準備階段,教師可以根據項目中所虛擬的崗位要求幫助學生確立項目并對項目任務進行分配,在進行調研的學生一定要準確調研內容,保證調研的有效性,便于后期進行報告的編寫。對于后期的報告及草圖設計與修改,教師要實時對學生的項目設計進行跟蹤檢測,鼓勵學生進行設計同時指出學生不足之處,讓學生共同參與問題的探討和解決中來,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習主動性。
(四)設計的評估與考核
項目化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項目的設計與制作,在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后,教師還應當讓學生采用小組或者個人的形式,將其VI設計作品展示出來,并在展示的過程中講述設計過程及設計思路,同時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根據此項設計提出不同的見解和建議,存在問題和優越之處,讓學生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對VI設計項目有一個更為深刻的理解。學生探討完畢后,教師有針對性的對項目設計進行點評,既要鼓勵學生在設計中的創新之處和優秀的部分,也要指出學生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對于一些重要性的問題更要詳細地給學生進行講解,如項目成果的闡述部分和作品質量提升的技術要領等方面。只有學生對于VI設計的實施過程有了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才能使項目化教學更好地實施下去,使更多的學生學好VI設計,成為社會所需的技術型人才。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深入,設計行業的發展也將會面臨諸多新的問題。高職院校在培養設計人才時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實時改進教學方式,利用項目化教學培養學生市場競爭能力,讓學生能夠立足于市場經濟,獲得市場認可,成為真正的社會高素質技術型專業人才,從而為我國市場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譚志平.《標志VI設計制作與實訓》課程教學方法研究[J].輕工設計,2012(23):286-286.
[2] 陳建武.企業形象VI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2(15):152-152.
【聶 敏,晉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