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聯2013至2014年度重點課題項目:《山西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的途徑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SKLZDKT2013103摘要: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戰略是改變山西省傳統經濟模式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經之路。設計創意產業作為生產型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則是實現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的強有力的助推器。本文將以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戰略為大背景,從提高產業附加值、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更新等幾方面研究和論述設計創意產業的重要性。
關鍵詞:轉型跨越;創意產業;附加值;產業結構1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意義
2010 年底,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批復,“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正式成立。國家發改委相關領導表示,這是我國第一個全方位、全省域的綜改試驗區。在此之前,國務院批準建設了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等8個“綜改試驗區”,而以“資源型經濟轉型”為主題這是第一回。由于山西省長期以來對資源的高強度開采,導致資源利用率較低、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支柱產業粗放單一、資源枯竭等問題一一暴露,傳統經濟產業發展的深層矛盾和問題變得十分突出。因此,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實現轉型跨越式發展。
2設計創意產業對實現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的積極作用
“創意產業”理論的奠基者約翰 · 霍金斯(John Hawkins)指出15大產業屬于創意產業的范疇,包括:“廣告、建筑、藝術、工藝品、設計、時裝、電影、音樂、表演藝術、出版、研發、軟件、玩具和游戲、電視和收音機、視頻游戲。”[1]同時指明創意產業就是讓包含創意的藝術或文化形態大規模地直接與市場接觸,且產生經濟收益。
2.1設計創意產業是提高山西省企業產業附加值的重要動力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曾于1985年提出了價值鏈理論,且從價值鏈構成的角度分析了企業如何才能得到其競爭優勢。波特認為每個企業都是在設計、生產、營銷、發送以及對其產品進行輔助的各種活動的集合體。而所有的這些活動都可以用一個價值鏈來表明。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轉型”理論的杰出專家厲以寧教授指出,經濟轉型的主體是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主力軍是優質企業。[2]為此,政府要大力培育優質企業,使它們較快實現經濟轉型。因此,筆者認為實現企業經濟結構轉型關鍵是提高山西省企業產業的附加值。在此,我們可以根據價值鏈理論和“微笑曲線”理論來理解這一問題。著名的華人企業家施振榮(Stan Shih),在價值鏈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如果按照產品附加值的高低將設計生產銷售的過程畫一條曲線,那它將呈現出中間向下凹陷的曲線狀。設計、研發、品牌和服務等環節,分布于“微笑曲線”兩端,是提高產業附加價值的核心部分。而生產和制造環節,即曲線中部是增加附加值較低的階段。于是,一個“微笑般的曲線”形成了。在此觀念的指導下,一個企業只有不斷朝著附加值高的區域挪動,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經營。我們可以看到,微笑曲線一端的設計、另一端的品牌營銷都與設計創意產業息息相關。因此,山西省的經濟轉型就是要從微笑曲線最低的部分向翹起的兩端轉變。
2.2設計創意產業是促進山西省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
1)更新山西省的主導產業結構。主導產業一般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某個階段,在產業體系中處于領先地位,代表著該地區產業結構演變的方向或趨勢的產業。[3]一個國家和地區范圍內主導產業的選擇與更替是企業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發生作用的關鍵。選擇主導產業通常應依據以下條件,從市場角度來判斷,主導產業的未來前景應是廣闊的;從技術的創新性與進步性的角度來判斷,應該優先發展高技術水平、高文化含量,以及利潤貢獻大的產業。按照以上標準判斷,設計創意產業對于山西省而言,應該是未來主導產業結構中最重要的一環,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山西實現轉型跨越的目標。
2)推動山西省企業的產業結構調整。發展設計創意產業,首先有助于山西省企業產業升級和結構的調整。從產業屬性上看,文化創意產業本身既是生產型服務業,也是消費型服務業,不僅包含了制造、設計、研發、銷售等領域的活動,而且包含藝術、文化、休閑、娛樂等消費領域的服務,再加上文化創意產業具有高知識性、高融合性、低資源消耗的特點,因而能加速第一、二產業的“三產化”和第三產業內部結構合理化。[4]這樣一來,設計創意產業在用新的思維方式或新的經營理念滿足新的社會需求的過程中,會逐漸成長為一個支柱型的產業,并成為調整與優化社會產業結構級次的先導。
3國內外在設計創意產業方面已取得的成功經驗
在設計創意產業推動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特別是經濟轉型發展方面已經邁出了先行的一步。本文以1997年的“新英國”構想計劃和我國無錫市的創意產業發展為例進行闡述。1997年,布萊爾首相上臺,隨即提出了“新英國”的構想,并且聽從約翰 · 霍金斯的建議,開始大力扶植創意產業。至今,在英國的倫敦,設計創意產業已經超越金融業成為第一產業。設計創意產業已然成為英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英國社會產生著重要的影響。英國政府能夠將主導性的產業從傳統的工業成功的轉向了創意產業主要得益于對軟要素的投入,包括對教育研發、人才創新的大力推進,特別是設計創意產業這一部分。從1998年,布萊爾首相提出《創意產業圖錄報告》到2000年,英國創意產業增加值超過500億英鎊,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7.9%,年增長率達到了其他產業的3倍之多。[5]可以說,英國的設計創意產業實踐為全球的創意產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國江蘇無錫市也站在了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高度,把發展設計創意產業作為政府的重要工作措施,短短幾年間已取得卓著的成效。2008年,無錫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超過2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4.68%,2006~2008年期間的平均年增長率為45.22%,遠遠高于GDP和第三產業的平均增幅,形成了以動漫、游戲、工業設計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格局,成為無錫產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5]目前,山西省已經在設計創意產業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作為山西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省城太原的高新區已經將“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列為五大產業集群之一,以動漫、網絡游戲、影視研發設計制作和工業產品設計等為重點發展的內容。可以說,如果山西省設計創意產業能夠得到持續良性的發展,那么山西省轉型跨越發展的目標也指日可待。參考文獻:
[1] 霍金斯.創意經濟:如何點石成金[M].洪慶福,孫薇薇,劉茂玲,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2] 張曉剛.論設計創意產業對我國經濟轉型的驅動作用[A].國際工業設計研討會論文集[C].2009.
[3] 郭梅君.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
[4] Michael J.Piore(美).第二次產業革命:走向繁榮之可能[M].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5] 郭梅君.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D].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11.作者簡介:申飛(1983—),男,山西太谷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設計藝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