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場作為整個城市的標志建筑,展現著整個城市的思想文化,與城市的發展有著直接關系。而在建設過程中由于諸多因素影響,降低了廣場文化的品位,則會使城市形象受損。為此本文分析了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能夠提升城市的整體風貌。
關鍵詞:城市廣場文化;建設;獨特風格城市廣場承擔著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是人類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也承載著這個城市所具有的文化、歷史等多種信息。近年來城市化進程加快,廣場作為整個城市中開放性的空間,其建設已成為人們熱議的重點。[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文化、追求也在發生著改變。而今的城市廣場不僅只是休閑活動的中心,也成為展現城市文化底蘊的方向標。很多城市在廣場建設中將當地獨有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為整個城市增添了美麗與趣味。讓游覽的人們全面感受到這座城市富含的文化色彩,成為宣傳城市的有力名片。
1廣場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廣場文化可將娛樂活動和思想教育融于一身,備受廣大市民追捧,成了影響城市建設發展的標志。但在建設中也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同時引起不小爭議,而這些問題的產生,來源眾多,影響極大,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一味效仿缺乏獨有特色。不少城市在廣場建設中一味追求國際化,在廣場建設中追求西式風格,不考慮實際情況,不能很好地結合周邊建筑,待廣場建成后呈現突兀狀態,毫無美感。更有甚者,為了建設西式廣場,將富有歷史文化的建筑拆除,不僅破壞了當地獨有的特色,而且勞民傷財,使當地文化無法得以弘揚。[2]而在建設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統一的模式,造成多個城市中的廣場風格如出一轍,無任何個性特點。而城市廣場應該在較大程度上成為美化城市,點綴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統一的布展格局無法展現城市獨特的魅力,降低城市的可辨識性。
(2)單獨追求形式美影響生態平衡。在廣場建設時,執著的追求形式美,只為了創造曲徑通幽的效果,開辟出諸多的小道,公園風格更為突出,失去了廣場本身的文化特色和用途。建設者缺乏相關意識,認為廣場就應大面積的種植草坪,才能得到綠化的水平。所以不結合當地氣候和水源條件,就開始大規模的砍伐樹木種植草坪,減少人們聚集的空間。造成既無休閑場所,還要花費大量資金對草坪進行保養與灌溉。在蟲害季節還要噴灑殺蟲劑,對環境造成污染;而在炎炎夏日沒有樹木能夠遮陽,人流減少,會降低廣場的實際應用價值。
(3)缺乏廣場文化活動。廣場文化除建筑本身所展現出的文化外,在廣場舉行文藝活動時,展現出的文化也屬于廣場文化的范疇。[3]擁有高品質的城市廣場,能將人類的行為活動與廣場環境完美的結合,產生更多更好的性能與活力。這樣,廣場本身才能發揮其真正的活力與生機,廣場文化的品位隨之升高。如果文化活動比較缺乏,人員稀少,也是對城市空間上的浪費。廣場中一些大型的活動大多由政府部位組織并實施,市民自發組織的節目較少,導致場地的利用率降低。
2對從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結合當地特色建設獨特風格。廣場可展現整個城市的品位,是大眾文化中的獨特表現形式,雖正處于發展階段,但仍然受廣大群眾的喜愛。[4]其具有的獨特文化產業價值備受重視,成了大眾文化的新來源,將整個城市中的文化品位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人民群眾才是廣場文化的主要載體,廣場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是全社會的義務。因此,在建設中要把握廣場文化的大眾性原則,讓人民群眾參與其中。充分尊重并采納來自群眾的一些好建議好方案,將廣場的功能性設計交予群眾自行掌握,建設方了解群眾的意向后再進行建設。為發掘全方位的廣場功能并進行深入創造留下充足空間,使市民的主導地位在城市的公共生活中充分體現出來。
(2)增強空間設計反映廣場文化。不少城市在建設廣場時,為增加美觀性,從而加大裝飾草坪的面積,這樣既缺乏整體空間的層次感,也會減少空間變化的多樣性。雖具有開闊視野的效果,但群眾只能在局部路面上行走,大大減少群眾活動面積,違背了廣場文化中以群眾為主體的原則。[5]廣場設計時,首先要考慮廣場文化的發展原則,與時俱進。同時要遵守自然規律,增加樹木棵數,減少草坪面積,將生態效益全面提高。在綠化方面要盡量選擇當地樹木,避免外地樹木對當地環境不適應降低樹木的成活率,這樣既增加成本,也影響廣場的美觀。但可引進天然的樹種,以增加廣場中植物的種類。選擇當地的樹種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證樹木的成活概率,將生態效益大幅度提高的同時,還增添了當地特色。有些廣場建筑獨特風格鮮明,吸引眾多的游客。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弊端,如人流量增多,垃圾也隨之增多,降低廣場的美感。因此在注重美觀外還要加強廣場的內部設施??稍趶V場多處設置垃圾箱,垃圾箱可根據廣場的風格特別設計,融入整體的設計中,從細節入手,既增加廣場的實用性,也保護了廣場中的環境。
(3)增添廣場文化活動。良好的廣場文化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廣場中舉行的大型文化活動大多數為政府部門組織,群眾獨自組織的活動則很少,大大降低廣場的使用率。因此要結合民眾對文化的需求,拓寬文化道路,可增加文化活動的多樣性,誘導民眾主動積極地參與,有利于文化產業的發展,使其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國內優秀藝術作品的結合,也是促進當地文化崛起的有利因素。建立廣場的獨立管理部門,并給予相關的權利,能更好地開展文化嘗試。在不違背道德與相關法律的基礎上,將活動時的冠名權、廣告權等進行出售,能夠增加活動經費。而今不少企業將廣告投向廣場文化中,客觀上對公益活動進行資助并支持,實際上是宣傳了企業本身。如今電視廣告不斷泛濫,民眾易產生抵觸心理。而在贊助廣場活動的過程中,能成功地在民眾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使群眾更好的接受。企業與廣場文化的成功結合成為了新的發展趨勢,管理者也要根據市場的發展變化,不斷去摸索建設廣場文化的新方向。
3結束語
城市廣場不僅只是民眾聚集的地方,還是展現城市美與藝術品位的標志。其具有的獨特文化已成為反映城市魅力的標志。個性獨特并富有當地特色的建設風格,可以增加群眾的直接參與性和親切感;合理的廣場布局,增加了廣大群眾活動的空間,提高群眾的生活品質;豐富的廣場活動,為群眾的生活增添樂趣。在遵循了城市廣場服務于群眾宗旨的同時,還需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提高廣場文化的品位,為了達到更高的標準而努力。參考文獻:
[1] 李虹.淺談城市廣場文化的發展及作用[J].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3(02):165166.
[2] 孫璐.城市廣場文化建設中的主要問題探析[J].行政與法,2011,12(07):6364.
[3] 劉旭,李麗平.我國城市廣場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民營科技,2011,3(10):156157.
[4] 趙健彬,王洪海.我國城市廣場設計與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2,32(01):1920.
[5] 張貴文,武玉花.對我國城市廣場建設的幾點思考[J].山西建筑,2011,36(06):56.作者簡介:謝豐(1976—),男,畢業山東藝術學院,就職無錫市錫山區文化館,主要從事群眾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