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宇馳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古代的文字研究顯得更為重要和意義深刻。眾所周知,中國隸書是中國書法歷史上的一次巨大的成就。在中國隸書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包含著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也蘊含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博大精深。隸書的藝術價值極高,很大程度體現了中國漢字的文化和意義。在隸書的文字表達形式當中,可以顯而易見地知道中國漢字的表現方式以及隸書的表現形式和藝術價值以及藝術魅力。可以說,中國當代隸書的發展和形成是一系列的過程,經過隸書的演變更加體現隸書的價值和隸書帶來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當代隸書;中國書法;漢隸唐楷在中國的書法中,有“漢隸唐楷”一說,這樣的說法有所依據,在中國古代東漢時期,隸書達到了一個極大程度的發展空間,也在那個時候,中國隸書得到了巔峰的發展,所以就有了“漢隸唐楷”的說法。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字的發展是一個漫長而富有深遠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中國文字表現形式更為豐富和多樣,更深層次地發展了中國的文化和內涵。提到中國古代文字,人們不免想到隸書,隸書是中國古代文字的代表之一,作為流傳廣泛影響范圍廣闊的中國古代文字,隸書在中國書法界和中國文字界都享譽極高的盛名。在關于中國隸書的發展進程中,有豐富的歷史背景和人文背景,在這樣的外界背景和自身發展條件的推動之下,當代隸書才得以發展和推進。
1隸書是我國文字和書法的一項重大變革
首先,隸書在我國的古代文化和文字書法的領域都是一項重要的貢獻和成就,作為一種書體,隸書具有較為系統的功能和作用。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隸書更作為一種古代文字的形式出現在現代生活中,可以說,隸書是我國文字和書法的一項重大變革,隨著這樣的變革更加深層次地加深了隸書對當代的文字文化的影響,隸書是我國的古代文字和現代文字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隨著這個分水嶺的形成和發展,慢慢地壯大了中國古代的文字藝術和文字藝術價值。
其次,隸書作為我國文字和書法的一項重大變革,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隸書由篆書演變而來,篆書雖然具有自身的藝術價值和現實作用,但是篆書具有復雜性和繁復性。隸書從篆書演變而來,不僅變得更加簡單易懂還更加快捷方便,不僅節約了書寫的時間和工序還更加具有實用性。與篆書相比較,隸書的字體和字體的線條顯得更加簡單和簡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隸書還更加方便快捷省事。
2隸書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隸書起源于秦朝,于東漢時期發展最為繁盛,有“漢隸唐楷”之說,有這樣的記載:“秦燒經書,滌蕩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這個關于漢朝的《說文解字》的關乎隸書的記載說明了隸書起源于秦朝,開始了簡易的文字表達方式。由于隸書起源于秦朝,在一開始秦朝使用的篆書是繁復而復雜的文字表達方式,到了后來將隸書作為基本的文字表達方式,更突顯了文字的簡易型和實用性。
第二,西漢東漢時期,隸書得到了鼎盛的發展,并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藝術價值發揮。由秦隸發展到漢隸,直至巔峰發展時期,在此期間隸書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并且到了東漢時期隸書的運用方式多種多樣,隸書也因此產生了多種多樣的風格,并且在此期間創作了優秀的隸書書法石刻作品以及各種文字作品。漢隸具有獨具一格的書寫風格,其中包括筆畫左行如曲波右行筆畫筆鋒開張,橫行筆畫逆鋒中間行的筆畫氣勢龐大。這樣的書寫方式既豐富又包含內涵。隸書的結構也具有講究,不僅在筆畫和結構方面有著嚴格的藝術要求,還具有值得深究的藝術價值。在西漢和東漢時期,隸書被發揮到了極致,也創造了不少書法文字藝術作品,其中包括石刻作品、畫像作品、軸鏡等作品中。
第三,在往后的歷朝歷代中,隸書的發展有所冷卻,到了清代隸書被加入創新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的發展,隸書的發展也從此往后得到新的進展。清代時期人們對隸書的創新發展對隸書本身和現代隸書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再次將隸書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小高峰,還讓隸書得到了鮮明而具有新意的發展。不僅讓創新的隸書得到了再次的廣泛關注,還將隸書書法的藝術價值更增加了幾分。可以說清代時期的隸書發展對近代和現代隸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讓隸書重新得到了人們的關注。由此可以看出,隸書作為中國書法和文字的重大變革,具有其優越性和藝術性,不管在什么樣的朝代抑或是現代社會中,隸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樣的發展情況受到外界的文化思想和觀念的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發展的情況和程度不一樣。但是隸書的藝術價值都得到了體現和認可,并且在中國文字書法藝術的研究領域中也得到了深入的學術研究。
此外,可以說,隸書的起源和發展都得到了重視和研究。隸書在藝術范圍和適用范圍都得到了認可,由于隸書本身具有的簡易方便和藝術價值的意義,所以在當代社會中關于隸書的各種各樣的書法、石刻、畫卷等作品都得到了人們的珍藏和研究。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隸書作為中國古代書法文字文化的代表之一,也被人們廣泛知曉,其中包括從篆書到隸書的轉變,從秦隸到漢隸的發展和升華。
3隸書的深入研究
隸書又被稱作“分書”或者“八分”,其中,“八分”首先指的是沒有挑法的隸書,也是在篆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其次指的是去隸八分取二分,去篆二分取八分,再次指的是字體左右相背,最后指的是按照字體的大小區分,總而言之,后來的人為了簡便快捷就統稱為隸書或者八分。關于隸書的不同稱呼,眾說紛紜各有各的不同的說法,這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隸書在秦朝發展到西漢東漢鼎盛發展時期以及清代創新發展,直至現代的隸書發展時期,都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了相關的藝術家專家的深入研究,隸書的藝術價值是無窮無盡的,隸書也作為中國古代文字的代表之一,為中國的文化做出了相應的藝術貢獻。
由于隸書在秦朝得到了初期的發展和萌芽,所以在從篆書到隸書的轉換過程中,需要擺脫篆書的字形和字體結構,并且轉向簡單便捷易懂的隸書風格。從而形成獨有的風格和字形結構,這樣的過程是抽象化、空間化、系統化、統一化的體現,也是隸書慢慢形成自身獨有的風格的必要過程。石濤曾說過“筆墨當隨時代”。我認為當今書家要體現時代的精神,不必去刻意追求。要錘煉書法技巧,深入書學傳統,提高綜合修養。學問與修養對于書法,猶如土壤之于植物。只有不斷地學習文化,才能在書法作品中體現耐人尋味的豐富性。此外,隸書作為經典的中國古代文字和書法,追求藝術性和實用性,還追求人文價值和自然樸素價值。可以說,書法藝術對于中國文化來說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夠淋漓盡致地體現中國的古老文化和藝術特色。
4結語
隸書萌芽于秦朝,發展于西漢東漢和清代,并且被研究至今,隨著現代的隸書的發展,人們更需要追尋和探索隸書的發展歷史,隸書作為中國書法文字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字地位,同時,隸書也體現著中國古老的人文性和藝術性,以自然和獨具一格的特色占據著中國書法的一席地位。隸書也被運用在當今社會中,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字表達方式,隸書的作用絕不僅僅作為一種藝術更是人們日常使用得到的文字。隸書更為中國恢宏的文字藝術貢獻著寶貴的藝術價值。參考文獻:
[1] 唐春玉,翟熙倫.當今隸書創作的時代特征[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2] 陳靖.有感于隸書的創造——兼談當代的隸書創作[J].藝術探索,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