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觀是現在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城市文化的象征,在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中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全球化是時代發展的趨勢,全球化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事物和思想,但在當今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許多傳統文化漸漸被國人所遺忘。因此,在面對全球化的今天,城市景觀設計和園林景觀設計要積極面對這種全球化挑戰,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傳統美學精神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轉型與融合,找到一條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道路,在現代景觀設計中找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自我。
關鍵詞:傳統文化元素;景觀;藝術設計;運用隨著歷史的發展及文明的進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再只看中其具有原創的形式之美,也不再是一種簡單的歷史產物。在現實生活中,傳統文化元素更多地被運用到景觀的設計中,傳統文化被賦予一種運用性的文化意義。尤其對景觀設計來說,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傳統文化元素在軟件上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運用,并提高了運用的速度和效益,設計的圖像也更具有真實性和標準化。為設計實現創意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我們在設計中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時一定要意識到,元素的任意性本質的最主要的價值就在于要不斷打破既定的慣常審美思維方式, 要充分運用元素的內在含義,不斷深化認識,讓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不同的景觀空間得到更廣泛的運用,提升它的利用價值。
1傳統文化元素在景觀藝術設計的價值
傳統文化元素是傳統設計文化的產物,是過去人們在改造社會、創造文明的結果。在傳統的節日中,人們往往會利用各種活動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理想與愿望。例如,從春節到元宵,民間流行舞龍、舞獅、舞花燈等活動來表達人們對往年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期盼, 同時也展現出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內涵。 這些傳統流行文化的視覺形式和語言要素,如造型、色彩、敘事和隱喻的手法仍然被今天的設計師所效法。節日的慶典,活動的歡聚,時刻激勵著人們,讓人們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對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和向往。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景觀設計中得以傳承、延伸和發展,自然不是簡單地照抄照搬,它是設計師根據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要求不斷地總結運用,并且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再創造。想要掌握傳統文化元素是否具備可創性,需要在對傳統文化充分理解和認真選擇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以現代人們的審美觀和設計原理對傳統文化中的一些造型元素加以改造、提煉和發揮,使其富有時代特色;或者把傳統文化元素的造型方法與表現形式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來,以表達設計理念和設計趣味,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價值。在景觀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為創意元素,可以在完成設計主題的同時傳達出具有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富有個性和文化內涵的視覺空間,是抽象語言、幾何圖形無法比擬和不可替代的。特別是室內設計作品在國際的大環境中交流與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形態與意義,在世界文化的交匯中更能顯示一個悠久歷史民族的特點,更能顯示出中華文化獨有的魅力。
2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中的體現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作為我國傳統藝術花圃中的一枝奇葩,同詩詞文學、戲曲、繪畫等其他藝術都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歷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觀念新材料的產生,現代園林中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越來越多。中國園林建筑在處理建筑、人、環境的關系時,儒家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園林建筑強調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協調和統一在這里得到了體現,貝聿銘的“封刀之作”蘇州博物館,雖然用的是現代的材料,但是充分考慮到周邊的環境,運用蘇州的傳統文化元素來建造。館中的景觀由一個主庭院和若干個小庭院組成,布局精巧,在這里假山片石、鵝卵石小路、小橋流水、竹林和八角涼亭等無處不透露著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精髓。粉墻上的假山像是“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手法巧妙的結合,使之看起來就像是一幅精心繪制的水墨山水。館內的花窗也運用了傳統元素手法和現代材料結合,其妙處在于以空寓虛、避外隱內、借物寄實。蘇州博物館也屬于民居建筑,在這類建筑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常用的元素有窗、門、臺基等,它們通過各種紋樣和圖案的方式來展示它豐富的視覺效果,其中以窗的形式最為多樣,包括漏窗、濫窗、直權窗等,在中國的建筑中窗是不可缺少的元素,這樣的窗在設計中被抽象出來,應用于景觀中,虛實搭配,美輪美奐。館內大堂北側設有平臺,兩面墻上幵有“六方式”花窗,將涼亭美景納入眼簾,在西廊也設有這樣的花窗,讓人們在走路的同時也欣賞庭院的美景,透過這些花窗欣賞院內的風景竹林、樹木亭院,營造出一種讓人探幽的意境。人們穿梭在其中,移步換景,內外眺望,就此營造出一個傳統文化的氛圍。
3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花圃中的一枝奇葩,園林和其他藝術,諸如詩詞繪畫、圖案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應用非常多,隨著歷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新觀念和新材料的產生,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也有了很多的繼承和發揚。
3.1詩詞在現代景觀設計的運用
我國園林首先離不開詩詞,它那充滿詩情的意境,它那如畫的風景,常常通過文字的勾、勒而表現得更加明顯。上海世博會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國館的景觀設計采用中國江南園林風格,造型以及表面覆以疊篆文字的構思,將無數中國人對于世博會的憧憬和夢想寄托在了獨特的建筑語言之中。
3.2繪畫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繪畫講究構圖布局,構圖直接影響到最終意境傳達的成敗,傳統園林的布局受山水畫的影響較深。在現代景觀布局中也存在傳統繪畫思想的影子。深圳萬科第五園雖是住宅小區,但其設計理念非常優秀,萬科第五園的身上有徽派建筑元素和晉派建筑元素的影子。但是,它并沒有簡單地復古和照搬,而是將傳統與現代很好地嫁接和結合,萬科第五園的白墻長短相異、高低不同、虛實有別,與山石、林木、屋宇構建在一起,布局中考慮曲折變化,利用繪畫思想在一開一合之中。一面展開景物,一面考慮日和收合。其開合錯交的空間也處理的復雜多變,即富有韻律美感和明朗的結構又富有現代氣息,其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是比較成功的。
3.3圖案紋樣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運用
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無一不滲透著圖案的魅力。圖案藝術的產生、發展與運用是體現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萬科第五園中的噴水池造型利用傳統的中國圖案“回形紋”取得直中見曲的對比效果,這種由內而外的“漸增”生長模式與水紋一圈圈擴散的生活經驗取得了本質的對應性,曲折的造型使水池與水體軟硬互襯、合二為一,顯得意味深長。
4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傳統元素,它帶給中國人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它反映著各個時代歷史的文化特征。隨著科技的日益進步,社會文明不斷發展的今天,人類的物質文明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開始追求精神文明。現代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新中式”景觀設計風格的興起,傳統文化元素逐漸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發揮它的獨特魅力。豐富多樣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僅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還為我們在現代景觀設計創作中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礎。作者簡介:肖璇 (1981—),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