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只有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訓練過程中掌握造型規律及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就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作為高中美術教育的工作者,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來促進和完善高中的素描基礎教學開展。
關鍵詞:觀察方法;造型;藝術修養;速寫;臨摹作為高中美術老師,我深知素描是美術教學基礎的重要內容,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能達到逐步提高的目的。那么,要讓學生在高中三年較短的時間內學好素描,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這樣才能使技法和理論有機融合在一起,并對學生因材施教,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筆者結合實踐,認為在訓練過程中應注意這樣幾個問題,并嚴格訓練:
1扎實學生的素描基礎
在美術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性學習。即:整體——局部——整體的觀察方法。在此階段上,應當理論與實踐結合反復引導,使每名學生都理解透徹為止,“局部”與“整體”相互依賴合理運用才能創造出優秀作品。在練習過程中,也可采用“小稿”的訓練方法來培養學生整體觀察的能力。對于初學者,很容易滿足或觀察有偏差,畫物體輪廓時認為大概、差不多就行了,所以應當要求學生一定要盡力畫“象”,這里的“象”不只是讓學生照抄、細摳局部,表現輪廓形體時構圖適當,比例準確,主要特征精準概括即可。學生作畫時,開始積極性很高,激情四溢,第一印象表現得淋漓盡致,但經過一段時間,反應越來越遲鈍,不能再繼續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這時教師應提醒學生,不要隨便去動自己的畫面或開始調整修改畫面最后的修飾,應認真對待,回到“第一印象”找出原因,迅速做出修改。
2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原則
從初學開始至高考,應有一個總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而且每段要有具體的要求。從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中掌握造型規律及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才能隨心所欲地表現自己眼中的一切,創造出好的藝術作品。在具體訓練過程中,實施長期作業與短期作業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另外引導學生多去臨摹學習國外大師的素描作品,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深度學習,更深刻的理解素描藝術,因為學生不僅要有寫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認識、理解、記憶和想象能力,全面提升造型能力。
3養成良好的、嚴格的學習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造型準確的同時,對于學生對畫紙的固定,畫版的放置等小問題也不容忽視。有的學生拿出紙來,只用一個釘子或一個夾子,畫紙翹著,學生還別扭的畫,以至于影響到學生情緒,無法駕馭自己,前功盡棄。應要求其最少固定四個角,認真做好每一項畫前準備,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事半功倍。另外放置畫版或畫架應先考慮眼的位置等,這些小的問題不是啰唆,更能使初學者最快的進入狀態,養成嚴格的學習習慣。
4加強美術學生的藝術修養
教師應鼓勵學生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如文學、美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了解不同素描流派產生和發展過程,以及其特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眼界,提高繪畫水平。速寫也是能學好素描的又一個捷徑,畫家劉曉東說過,速寫畫好了素描不可能畫不好。所以我要求學生把速寫生活化,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速寫本,課間畫、飯后畫、睡前畫等養成隨時隨地化的習慣。臨摹在課堂教學中最為普遍。通過臨摹,學習前人的技法,使學生能夠掌握較規范的方法步驟和處理畫面效果的手段。在臨摹中要培養學生的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克服簡單的描摹,嚴格按照繪畫的步驟逐步深入。每一張學生的素描作業,都反映著學生的審美情趣。教師在評畫時多啟發,多誘導,盡量保留學生的繪畫個性,不要一刀切。畫面的主觀處理是藝術創造不可缺少的,大膽地取舍和夸張有利于表現畫面的主題。素描能力的提高,除了靠技巧的熟練外,還要靠藝術的思維,關鍵是用腦分析。素描訓練的目的,不是要讓每一個同學都成為畫家,而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整體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
5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學生在進行素描訓練時,不僅是“看著葫蘆畫瓢”,而且是藝術的再現客觀對象。繪畫與照相的區別就是繪畫除了再現,還要看作者的表現能力,線的表現;黑、白、灰的概括與表現;畫面的構成與組織,力求形神兼備。通過畫素描將其成為藝術創作活動。所以,因材施教,發揮學生個性形成多種風格尤為重要。但不是說故意追求風格,教師正確的引導,結合學生自身特點探討其發展方向,最大限度的全面培養人才。
總的來說,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基礎素描應以“寫實”手法為主要表現方法,讓學生認識、感受物象,加上自身主觀的感受,概括、提煉的表現物象,完成作品。在多年教學過程中,有許多學生一開始就忽略對基礎知識的準確理解和把握,認為一聽就懂,不必認真研究,導致后面在高考前期還要從頭再來,所以,在學生的基礎階段,高中美術教師就應當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與技能,一步一個腳印,做好每一項訓練內容。參考文獻:
[1] 王平.關于素描基礎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09(10).
[2] 外象、結構、表現——素描教學淺談[J].西北美術,1983(01).
[3] 萬永海.淺談素描基礎教學中線描訓練的重要性[J].美術大觀,2009(04).作者簡介:張大龍(1976—),男,現工作于河北省故城縣高級中學,研究方向:美術教育、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