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Heritage of Dance
每當歲月的時鐘敲響,舞藝再精湛的演員也只能告別舞臺,告別腳尖上的藝術(shù)。42歲的法國著名芭蕾舞演員阿涅絲·勒泰斯蒂也不例外,2013年10月10日在演完了自己最喜愛的的芭蕾舞劇《茶花女》之后,她的舞臺生涯在肖邦的配樂聲中畫上了句點,法國觀眾對這位芭蕾女星的告別演出報以長達20分鐘的喝彩。但告別意味的并不是結(jié)束,而是一場新生。
那天晚上演出開始前,12歲的舞蹈學生羅曼束著高高的馬尾辮,激動又忐忑地來到阿涅絲·勒泰斯蒂的化妝間,她想讓阿涅絲當她的“媽媽”。根據(jù)巴黎歌劇院的傳統(tǒng),如果阿涅絲同意收羅曼為徒,除了是老師,她還將成為羅曼的教母。
在舞臺側(cè)廳那個僅有幾平方米的化妝間里,濃縮著所有舞蹈的故事。化妝間的墻上貼著魯?shù)婪颉づ镆虻漠嬒瘢虺鲅莅爬傥鑴 短禊Z湖》而聞名,也正是他使得當時還是學生的阿涅絲有了成為芭蕾舞者的想法。現(xiàn)在,阿涅絲的舞技已經(jīng)爐火純青,卻也到了告別舞臺的時候。在她身旁,羅曼將繼續(xù)在舞者的道路上跋涉,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自己的名字也會刻在化妝間的門上。
晚上6點30分,離演出開始還有一個小時,阿涅絲·勒泰斯蒂本應全身心投入演出狀態(tài)之中,然而化好妝、做好發(fā)型的她卻坐在地板上,向小女孩羅曼傳授著小訣竅。“把繃帶纏在腳趾上”,她說,“并攏你的腳趾,這樣你的腳就不會長水泡,也不會占用舞鞋里的太多空間。”然后,她穿上慢跑時穿的寬松衣褲,開始下樓熱身。舞者們熱身的房間在舞臺的正后方,房間門上掛著一塊天鵝絨布。羅曼掀開厚厚絨布的一角,悄悄觀察著她的偶像,看她如何為即將到來的三幕劇熱身。在她旁邊,其他的舞者也已經(jīng)穿好演出服,正在練習。羅曼鼓起勇氣走進去,她雙手抓著練舞的木扶手,站在自己的偶像身邊,這對于她來說仿佛是奇幻的夢境。
那天晚上,羅曼站在后臺看了整場演出。小女孩站在墻角,已經(jīng)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了芭蕾舞者應有的習慣:她不停地在地板上轉(zhuǎn)動著自己的腳尖,以便使腳部更加放松、靈活。對一個芭蕾舞者來說,腳尖應該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演出結(jié)束后,阿涅絲笑著走向羅曼,仿佛在對她說:“今天,你要從我的手里接過這個接力棒了。”
30年前,阿涅絲·勒泰斯蒂進入舞蹈學校開始學習舞蹈。起初,她和舞蹈團里的大部分舞者沒有差別,直到魯?shù)婪颉づ镆虬l(fā)現(xiàn)了她。阿涅絲的身材無可挑剔,她的頭、手臂、腿和纖細的腰身近乎完美。阿涅絲不喜歡人們把芭蕾簡單地視為“腿上的藝術(shù)”,她認為,在精湛的舞技之外,芭蕾同樣應該使人聯(lián)想到戲劇藝術(shù)和肢體表現(xiàn)力。阿涅絲在她的舞蹈中加入了戲劇的元素,這讓人驚嘆不已。
在芭蕾舞臺上,每一個舞者除了展現(xiàn)著劇中的角色,也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他的經(jīng)歷、受過的教育、個人的情感和心智。阿涅絲說:“有時候,年輕的舞者對作品的背景并不感興趣,他們只滿足于學習舞蹈本身,認為這樣能更快地掌握舞藝。我想鼓勵他們進行探索,研究,汲取更多知識讓自己的舞蹈更有內(nèi)涵,舞者必須不停地學習。”
羅曼現(xiàn)在就處于刻苦練習的階段。在巴黎歌劇院的舞蹈學校里,她身著藍色的芭蕾舞服,長時間地在木質(zhì)扶手上練習相同的動作,使自己的動作能夠合乎這沿襲了數(shù)百年的優(yōu)雅。比她年長的芭蕾舞者們也在每天重復這些動作,在他們之前,那些芭蕾舞前輩們已經(jīng)把這些動作做了無數(shù)遍。舞蹈學校磨練的不僅是一個人的身體,還有他的品格。這些稚嫩的身軀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訓練之后會布滿傷痕,不受傷的孩子寥寥無幾。羅曼聽取了阿涅絲給她的很多建議,知道怎么在腳踝上綁繃帶才能很好地把它們固定住,知道怎樣穿舞鞋。在她臥室的墻上掛著阿涅絲·勒泰斯蒂出演《茶花女》的海報。“盡管我不能每天見到‘媽媽’,但我總覺得她在我身邊。”
出生于2000年后的羅曼已經(jīng)成為芭蕾藝術(shù)的傳承者,也許有一天她也會成為一名芭蕾“媽媽”,讓這門技藝薪火相傳。
[譯自法國《巴黎競賽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