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冬奧會早已不是單純的體育盛會,每個東道主都想充分利用奧運會,改善國家形象,提升國際威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吸引投資。索契冬奧會也不例外,它將對俄羅斯產生巨大的政治和國際影響,它帶給俄羅斯的改變可能要遠遠超過前幾任東道主。
索契冬奧會前,俄羅斯面臨的挑戰,既有國內問題,又有與外部的關系。冬奧會是對俄羅斯國家領導層和國民的考驗,俄羅斯能否成功應對引人關注。
俄羅斯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其國際威望和聲譽。世界上很難找到一個爭議如此大的國家。被不少國家視為伙伴和機遇之國的形象與過去長期以來的恐懼和不信任感交織在一起。國際輿論對俄羅斯的評價一直徘徊在兩個極端之間,冬奧會可以把輿論引向積極方面,也可以把它推向反方向。
近10-15年來,俄羅斯的國際形象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1世紀初,俄羅斯習慣被視為脆弱而不穩定的國家,它在世界上的作用不可逆轉地衰落。國家的未來發展充滿各種風險:國家解體、國內沖突、基礎設施老化、重大生態災難等等。俄羅斯在世人眼中是不夠格的國際關系主體。這是一個經歷了嚴重災難,充滿不確定性,需要幫助,又最好徹底躲開或被隔離的國家。在俄羅斯辦奧運會?在索契?當時無論是外界還是俄羅斯人自己都很難相信。
2007年俄羅斯申奧成功證明了一個重要趨勢——世界對俄羅斯的信任開始恢復。俄羅斯開始被當作能夠實現大型項目的伙伴。當然,這不是憑空而來的。當時,俄羅斯宣布了一系列地區甚至全球層面的大型計劃:油氣管道(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北溪,南溪)、格洛納斯導航系統、飛機制造(蘇霍伊超級噴氣機-100)、IT項目等等。蓬勃的經濟發展使俄羅斯前所未有地融入了全球經濟一體化。
然而,俄羅斯還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外界對俄羅斯的看法有時還很混亂,俄羅斯的形象似乎是各種矛盾的結合體。俄羅斯經常被形容為專制的、帝國的、腐敗的、不方便的、發展水平低的、無法預知的、盛產原料的、無組織的、非市場的、破壞性的、無政府的。這是一套外國和俄羅斯記者、專家、政客非常熟悉的詞語,而且選民、電視觀眾和網民也特別買賬。
也不能認為這是一種陰謀。20世紀下半葉,法國結構主義者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等人認為,語言決定現實。語言中存在一套公認的概念和形象,很難一下子改變,可能對已經變化的現實產生非常持久、穩固的阻礙作用。最糟糕的可能是,現實逐漸適應社會輿論。
因此,應該進行系統的、持續性的工作來改善俄羅斯的國際形象。這需要完全不同的新辦法。蘇聯式的宣傳肯定毫無裨益,雇傭外國公關公司只能做些修修補補的“面子活”,對內在的提升沒有幫助。很顯然,對外宣傳俄羅斯的“無辜”是自欺欺人,俄羅斯需要與國外伙伴進行誠實坦率的對話,說明真實情況,并承認存在的問題和挑戰,以此取代不客觀和負面的看法。在互聯網和社交網絡時代,只有切實的工作、實際的成就、媒體對這些成就以及挑戰和問題的專業、客觀的介紹才能代替錯誤與負面的看法。
對索契冬奧會進行專業而高效的報道是對國內外記者的嚴峻考驗。索契既是俄羅斯形象的試金石,也是國內外傳播俄羅斯形象的檢測器。
由于國家聲譽和國際形象的重要性,奧運會使人們思考更加基本的國際、國內問題,包括俄羅斯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地位,在國際舞臺的前景,與周邊的關系等。
其次,還需制定更宏大的外交計劃。冬奧會顯示了俄羅斯維護國家利益、避免對抗、解決尖銳的地區和全球問題的能力。從形式上看,盡管體育和政治互不沾邊。但是,想想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受抵制的情況,就可以明白2014年伊始俄羅斯所處的國際環境了。
贏得冬奧會主辦權后,俄羅斯給外界的強硬形象可能引起一些國家抵制或拒絕參加冬奧會,如俄羅斯對敘利亞問題的強硬立場、烏克蘭政治危機、2008年俄格沖突,此外還有一些轟動性的事件,如Pussy Riot樂隊,限制同性戀宣傳等。
這些威脅表明了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面臨的困難局面。復雜性在于,俄羅斯必須積極參與解決國際問題,同時在正在構建的世界秩序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制定更加有效的外交政策。而且在俄羅斯國內,人們也尚未在對外政策上統一思想,即對俄羅斯在國際上的作用和地位達成共識。與此同時,與一些重要伙伴關系中仍保留冷戰遺產,加之世界形勢風云變幻,解決外交問題就變得更為復雜。
然而俄羅斯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去年,俄羅斯對很多復雜的國際熱點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可行的解決方案,做出了有效調解,避免了零和游戲。俄羅斯成功阻止了外部勢力干涉敘利亞,促進了伊核問題取得積極進展,繼續推動國際社會解決阿富汗問題,有效地推進了獨聯體國家的一體化,發現了與歐盟和美國的關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設“大歐洲”的倡議,與格魯吉亞關系正常化進程已經開啟。這些在冷戰時期很難想象的巨大外交成功,為舉辦冬奧會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
然而,一些戰略問題仍然很迫切。俄羅斯與歐盟和美國的關系處于停滯狀態。后蘇聯空間一體化的成功需要穩定的經濟基礎——這正是俄羅斯在短期內無法達到的,因為原料部門仍在經濟中占據很高比例。可以說,冬奧會表明,俄羅斯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正在增強,但這種趨勢的穩定性暫不明顯。冬奧會雖體現了近13年來俄羅斯與世界的關系,但未來還需要投入新的力量。
再次,國內挑戰也同樣巨大,在冬奧會期間,哪怕最小的國內問題也會引發巨大的國際反響,很多問題關系到俄羅斯在全球和地區的前景。
首要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在北高加索舉辦冬奧會給政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北高加索地區安全威脅眾所周知,失業、腐敗等根本性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個全國性問題——各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這些導致了北高加索地區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犯罪滋生。北高加索局勢需要俄羅斯調整其國內政策,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索契能否成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國際城市。
另一個問題是奧運設施建設時的管理效率,舉辦大型體育活動的能力,奧運會后,能否有效利用奧運場館和基礎設施。這只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建好的基礎設施會推動職業體育和大眾體育的發展,使索契在國際和國內旅游市場占據顯著位置。另一種對奧運城市來講也非常普遍:體育設施和其他基礎設施基本被廢棄,從資產轉化為包袱。若想達到第一種可能,俄羅斯必須制定有效的聯邦和地區政策。建設奧運設施并成功舉辦奧運會只是任務的一部分,將成果長期資本化同樣重要。
最后,還有一個制度和心理層面的問題。奧運會期間當然可以最大限度地為外國客人提供方便。問題在于,奧運會結束之后,這些便利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得以保留:當奧運風潮退去,志愿者和工作人員離開索契,政府的注意力轉向舉辦其他大型體育賽事和政治活動后,外國游客來索契辦理簽證需要多久,服務質量如何,對待外賓的態度怎樣?
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索契冬奧會對俄羅斯有兩大考驗。
其一,考驗國家舉辦奧運會的能力:舉辦前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處理好外交難題,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吸引更多的國家參與,建設基礎設施,培養服務人員,訓練國家代表團;舉辦過程中保障安全,高效的媒體報道等。從目前的情況看,俄羅斯能夠成功應對這一考驗。
第二個考驗可能更為艱巨。閉幕后必須有效利用建造的各種基礎設施,將索契變為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國際城市。這需要細致而復雜的工作,而且是在沒有政府動員與支持的情況下。因此,哪怕是局部的突破都將比那些昂貴的公關公司對樹立俄羅斯形象的貢獻大得多。
[譯自《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