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世界最差足球隊
很多男孩都夢想著長大后在足球場上為國征戰,但只有少數人能實現這一夢想。英國人保羅·沃森和馬特·康拉德是兩個狂熱球迷,很想在足球場上有所建樹,但是按他們的水平,在足球強國英國哪里有用武之地?但二人又無法滿足于在場外旁觀,于是他們開始苦苦尋找世界最差足球隊。
哪支球隊是世界最差足球隊?格陵蘭隊?摩納哥隊?喀麥隆隊?拉普蘭隊?終于找到了,國際足聯排名最墊底男足——亞普隊(Yap)!
亞普是個什么地方?谷歌顯示,亞普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一座只有6300人口的小島,那里的土著居民至今還用石頭當錢幣。保羅和馬特查了查亞普足球隊的情況和戰績,曾以0-15輸給了不起眼的關島隊,看來亞普隊符合他們的要求。但是且慢——亞普隊最近贏了他們的鄰居,一個名叫波納佩(Pohnpei,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四個州之一)的地方。維基百科對波納佩隊的描述讓哥倆眼前一亮:“這支隊伍從未有過贏球記錄,被稱為是全世界最差的足球隊。”
于是,一個去波納佩的計劃應運而生。兩個英國小伙準備在一支最差球隊里大展雄風,然后載譽歸來,那會是一個多么精彩的故事!他們找到了波納佩隊的網站,發出了一封飽含熱情的電子郵件。為了不使自己顯得過于自負,他們只是表達了去島上踢球的想法,并沒有過早提出加入能代表波納佩的球隊。
對于馬特·康拉德來說,這也許僅僅是個好玩兒的主意,但對于保羅·沃森來說,這個計劃有著更深層意義。保羅生長在英國布里斯托爾市,從小夢想著能為他鐘愛的布里斯托爾城足球隊效力。他目睹了和他同齡的男孩們一個個從少年隊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布里斯托爾城隊的超級球星。在保羅看來,足球是團體運動,與踢球者的生長環境密不可分。因此小保羅在少年隊訓練時就經常告訴自己,就算將來有資格加入曼聯隊,也決不和他們簽約。布里斯托爾城足球隊屬于布里斯托爾人,也屬于他!
從小學到大學,保羅始終堅持每天進行半職業化訓練,但球技還是趕不上那些哪怕只知抽煙喝酒,但永遠比他強壯、比他年輕的球員們。2007年10月,在給波納佩足球隊發出電子郵件的幾個星期之前,保羅曾穿越半個英國跑到卡萊爾市踢一場小比賽,結果教練只讓他上場踢了6分鐘!
保羅意識到,就算自己在英國最低水平的職業球隊踢球,也不會有出頭之日。于是他轉行做了一名足球記者。上大學期間,保羅曾學習過意大利語,他便在一家意大利足球網站找到了一份工作。網站的工作非常辛苦,一天工作14小時不說,不高的薪酬也讓住在倫敦的保羅每月都成“月光一族”,他鐘愛的足球再一次令他失望了。
正因如此,保羅給波納佩足球隊發出電子郵件后,并沒有指望會有回信。他清楚自己只是個普通人,注定要過普通人的生活。
然而,不久后保羅收到了回復。來信人是波納佩足協主席查爾斯·穆薩納,他表示很樂意到英國與保羅和馬特一敘。在倫敦市的皮卡迪利廣場,馬特和保羅見到了穆薩納。在交談中二人得知,波納佩物質條件極度匱乏,肥胖人數居高不下、濫用藥物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整個國家。在過去的15年里,查爾斯·穆薩納一直致力于在島上推廣足球運動,也曾聘用過一名以色列籍教練,但在后來的南太平洋足球賽上,波納佩隊分別以0-13和0-14的比分慘敗。更慘的是,他們還曾以1-16敗給過關島隊。一連串的敗績傷了所有球員和波納佩觀眾的心,也損害了波納佩的足球聲譽。島上的人們開始認為,足球是一種再也不值得他們在乎的運動。人們徹底忘了足球,只有一小群孩子還在玩。這些孩子有著良好的足球天賦和身體素質,但由于沒有好教練,他們的潛力無法被激發出來。
和穆薩納交談完,保羅和馬特不再覺得自己的想法只是好玩兒,開始認真思考起了這件事。保羅曾受過專業教練的指導,所以他知道如何訓練球員。三個人越聊越投機,最后決定一起去波納佩,訓練球員、建球隊、贏球。
但第一個問題馬上就來了——錢。英國至波納佩的單程機票就要1000英鎊,更別提組建一支球隊需要的經費了。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保羅和馬特決定給球員們帶去一些裝備。他們給英國的所有足球隊發了郵件,請求他們捐助球衣和球鞋。所有的球隊都拒絕了他們,只有諾維奇球隊廉價賣給他們一箱子二手球衣,約維爾球隊送給他們一套球衣。他們又自己花錢買了一些廉價球衣和球場標志物。保羅從網站辭職,開始進行高強度的間歇跑、長跑和負重訓練。在一切準備就緒后,保羅和馬特于2009年7月21日乘坐飛機前往波納佩,開始為期兩周半的考察。
第一次親密接觸
車窗外是波納佩的獨特風景:成片的棕櫚樹、碧藍的大海、還有一堆堆正在燃燒的垃圾。穆薩納已經提前告訴了島民們,兩位教練將在當天下午6點半來到足球場為球員進行無償訓練。于是當保羅和馬特到達時,不少人在那里迎接他們,雖然迎接隊伍中只有一人會踢足球。
人們三三兩兩而來,有的是走了幾英里來的,有的是半路上聽到消息便跟了過來、想要白得一雙鞋。第二天、第三天依然陸續有人前來,但保羅根本無法像教練一樣管理球隊,這里既沒組織,也沒紀律,人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馬特也忙著學起了島上的社交禮儀——約會、歡迎、微笑、點頭,想以此來贏得威望。和保羅不同,馬特說話喜歡直來直去,他曾和島上的官員及體育部長舉行過幾次會談,也曾與教育部長商討如何在學校推廣足球運動,雖然商討了一半時部長就打起了瞌睡。在島上,公款吃喝之風盛行,這些官員連100米都跑不了,卻還對體育運動頗有微詞。保羅和馬特都明白,這些官員們把他倆視為投機分子。
最重要的一次會見是和波納佩島奧委會主席吉姆·托賓進行的,吉姆當年是志愿來波納佩的維和警察,與當地一名女子墜入愛河后定居于此。吉姆的態度和其他人完全不同,他表示愿意大力配合二人完成足球的推廣。
對保羅和馬特而言,在波納佩停留的短短幾天仿佛讓他們回到了從前,足球運動背后所蘊含的體育精神再一次震撼了他們的心靈。于是,二人決定回國籌集資金。他們本想借助輿論的力量來幫助自己籌集一點資金,卻沒想到英國《太陽報》以諷刺的口吻報道了他們的故事,讓馬特和保羅大失所望,籌款行動無果而終。更糟的是,保羅因為這次波納佩之旅辭了工作,馬特也面臨著是否要放棄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制作專業學習的兩難選擇。最終,保羅兩手空空、只身一人返回了波納佩。
再次來到波納佩,保羅很快以全島最優秀球員的表現贏得了大家的贊同,而且他還收獲了一個得力助手迪爾希。在迪爾希的幫助下,保羅學會了島上的很多文化習俗,但這些習俗卻讓保羅抓狂。這里的球員非常沒有時間觀念,總是遲到,但對著赤腳走了5英里趕來訓練的他們,保羅也發不出火。波納佩人還缺少競爭意識,在球場上不愿去拼、去搶,這在競技體育中是最可怕的。保羅需要擔心的還有他的膚色,當地人會不會把他視為曾經侵占波納佩的西方人?他的可憐皮膚不僅受著人們的冷眼,還要受著陽光的炙烤。保羅花了整整一天,冒著炎炎烈日,用滾筒蘸了幾桶顏料在球場上畫出標志線。雖然之前他把一整瓶防曬霜都抹在了身上,但汗水沖掉了它。到了晚上,保羅全身又累又痛,曬脫了好幾層皮,甚至能看到鮮紅的肉。幾天后,保羅皮膚潰爛處還在不斷擴大,全身都如同用開水燙過一樣難受。欣慰的是,這次的“皮肉之苦”成了當地球員們認識保羅和“教練”一詞的轉折點:他們在保羅身上看到了身先士卒的領導藝術,看到了他對足球是多么認真。
執教波納佩隊
在一點一滴的努力下,保羅和迪爾希終于在島上建立了足球聯賽制度。要想組建一支可以代表波納佩州的州隊,他們就需要有數支球隊可供選拔。密克羅尼西亞大學有一支足球隊,迪爾希也有一支名叫“島上斗犬”的球隊。在此基礎上,他們成立了“七天探險家”足球俱樂部,這是個國際性俱樂部,只要夠條件,外籍居民也可參加。于是忽然之間,他們具備了當教練的條件。他們有了基礎設施、訓練時間表、各種比賽。他們有了訓練體系,他們有了足球。
保羅住在島上一家廉價旅館里,經常吃著清淡面條,窮得就剩下了教練之名。波納佩的水果都很貴,一個蘋果就要1.9英鎊,讓保羅咋舌不已。他的體重越來越輕,債務卻越來越重。球隊紀律開始松散,來球場訓練的球員越來越少。保羅能理解,他們把球練得再好,也只能和已成昨日黃花的“小島全明星隊”踢幾場,實在沒啥意思。
一天晚上,保羅把自己的境況在Skype上告訴給了身在洛杉磯的馬特。他們一致認為,要想讓球隊出現轉機,一定要讓球員們有一種使命感。戰勝一次強敵是鼓舞士氣的最好辦法,但是相鄰幾個島嶼上的人們似乎都對體育沒多大興趣。“我們能去的只有一個地方,那里的每支球隊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強敵。”兩個人不約而同得出結論——關島。
和波納佩相比,關島簡直是天堂。這里建著一座大型美軍基地。借此優勢,島上到處可見寬廣的馬路、海灘景點和餐飲店。此外,國際足聯每年撥款20萬英鎊資助這里的足球運動。但去關島比賽費用很高,球隊16個人坐飛機去一次,來回大約要花9000英鎊。
可除了破釜沉舟,保羅再無出路。這一天訓練結束后,他召集了全體隊員。“我很失望,你們當中有些人不愿訓練”,他說,“必須要改變現狀了。我們將組成一支完整球隊去和關島隊比賽,所以全體球員都必須來參加每一次訓練。如果你們想踢好球,就必須來球場。”
這一招果然奏效,球員們紛紛主動走上前,為自己的懈怠向教練道歉,并保證會刻苦練球。球隊將要出戰關島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島,奧委會主席吉姆·托賓第二天就約見了保羅。
“我佩服你做的努力”,吉姆·托賓說,“但是要讓我們籌集出行資金,實在太難太難了。”
他的話沒錯,誰會愿意花錢在一支“世界最差球隊”的球衣上印上自己公司的名字?保羅再一次給國際足聯發了一封求助郵件,向國際足聯講述自己傾其所有想要實現的夢想:“通過舉行青少年足球賽,推廣足球運動,促進教育、文化和當地人素質的提升。”保羅在郵件中詳細講述了他的計劃,足聯的一位官員回復說:“感謝你發來的電子郵件,但是我們恐怕不能為個人項目提供資助。”
身在英國的馬特也沒閑著,他跑了50多家公司,只有一家養雞廠給了他2000英鎊。但是在波納佩,球員們卻是越發地情緒高漲,談論著這次行程會遇到的經歷。3個月后,奇跡發生了,馬特的一位朋友愿意提供1萬英鎊的贊助。關島之行終于提上了日程。
出戰關島
保羅和關島隊約定好,從10月2日到6日,雙方進行三場比賽。巡回賽日益臨近,馬特從洛杉磯趕了過來。他在球場上看到了一支全新的球隊,隊員們都把自己視為職業球員,精神面貌和球技都有了徹底改變。發生巨大變化的不僅僅是球員。一次訓練中,球員們有所松懈,保羅叫住了他們,大發雷霆。馬特在旁邊微笑著注視,如今的保羅早已不是當初離開英國時的那個靦腆的年輕人了。
第一場比賽,波納佩隊的對手是流浪者隊。波納佩隊球員異常緊張,就連保羅和馬特也不例外,比賽開始不久,他倆就已經不再對球隊有上佳表現抱有希望。只見他們沿著邊線來回亂跑,互相咒罵著、指手畫腳。其實波納佩隊比流浪者隊踢得好些,只不過先失一球。終于,波納佩隊追平了,然后又將比分反超2-1,接著是3-1。這是近10年里,波納佩足球隊最重要的一次比賽。但是最后,波納佩隊還是輸了。
第二天,波納佩隊迎戰壓路者隊。那天早上,馬特給隊員們播放了他們和流浪者隊的比賽錄像。這樣做有可能會讓隊員們情緒不穩,但是也讓他們看到了自己由勝轉敗的原因。上場前,保羅把隊員們叫到身邊,對他們說:“昨天你們踢了一場迄今最漂亮的球,雖敗猶榮。今天如果你們還是那樣踢,你們就能贏。波納佩隊,加油!”他們沖上了球場。他們進球了、又進球了、再進一球。最后,他們以7-1大獲全勝。
這是全隊人做夢都想不到的好結果。比賽結束的那一刻,保羅高興得像瘋了一樣,隊員們更是全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在他們離開關島回家時,最后一場和關島青年隊的比賽以0-3失利,但他們好像不那么在意了。波納佩隊已經實現了零的突破,他們找回了久違的自豪感,他們的勝利將永載史冊。如今,當初征戰關島那支波納佩隊里的一些老球員已經退役,但有更多年輕球員不斷加入進來,波納佩足球聯盟里已經有了10支球隊。
未盡的夢想
在倫敦一家咖啡館里,保羅擦了擦嘴角上的卡布奇諾泡沫,對記者說:“每當人們看到世界人口最胖國家的排名時,都會發笑,但你們可曾想過,那是因為那里的人們窮,不能想吃什么買什么,只能吃垃圾食品?或者是因為那里的孩子從小就被灌輸參加體育運動不會有出息,因為體育缺少資金?你知道,我是因為個人愛好開始的這次行動,但是后來,執教足球隊成了我真正的理想。一想到世界上的那個角落被人們看作是個笑話,我就如芒刺在背。”
回到英國的保羅沒有工作,只有9000英鎊的債務和一絲愁緒。2012年,他出版了一本講述這次經歷的書,如今他還背負著近7000英鎊的債務,任重道遠。“我一點也不后悔”,他說,“在波納佩,我體會到了足球的真正意義,我在那里找回了對足球的激情。雖然現在我不再親自執教波納佩聯隊,但我會在電視上關注他們的每場比賽。雖然身在英國,但我生命的一部分還在波納佩。我覺得自己心愿未了,現在我正努力想辦法,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波納佩。”
[譯自英國《紳士》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