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8月30號,天空灰暗,空氣中有些寒意,是典型的英國夏日。70歲零4個月的羅杰·奧爾索普已經在海水中游了大約5小時。要想成功橫渡英吉利海峽,前5個小時只是身體的考驗,剩下的就要交給泳者的意志力。在剩下那段距離里,這位退休的乳腺癌外科醫生不停地提醒自己為什么這么做,只要成功了,南安普頓大學將因此獲得數萬英鎊研究癌癥的資金。
奧爾索普聽到遠遠的汽笛聲,這聲音意味著兩種情況:不是他游得靠船太近,就是該進食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對橫渡海峽的挑戰做了嚴格的要求:他只能穿標準的男士游泳褲;必須從多佛港口的沙灘走入大海;只有踏上了法蘭西的國土才算完成挑戰;任何階段他都不能觸碰跟隨他身邊、監視他行程的船只。每半個小時,奧爾索普會喝到含有糖分的能量飲品,它們裝在一個系著繩子的瓶子里。瓶子扔給他后,他要在10秒內很快喝掉飲料,時間一過瓶子就被收回。
在船上,安娜·奧福德比海水中的奧爾索普更加頭暈乏力。她正在狂吐,仿佛要把肚子里的東西全吐出來。她剛剛在“吉尼斯世界紀錄”這家機構工作了6個月,負責的工作是見證挑戰過程,宣判挑戰結果,以及維持機構嚴格的挑戰要求。奧福德穩住自己的身體,嘗試拉平自己的制服:飾有吉尼斯標志的深藍夾克、黃色條紋領帶、純白T恤以及米黃色褲子。她看了下自帶的計時器,雙眼掙扎著集中目光,克制著一波又一波暈船的惡心感覺。作為一個法國人,奧福德坐船橫渡海峽是家常便飯,但卻從沒有哪次船駛得像這次這么慢。
奧福德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員的征程始于2010年,那時她正在倫敦音樂與戲劇藝術學院攻讀戲劇導演碩士學位。一個周一的早晨,她翻開《衛報》的招聘版面,看到了這樣一則不起眼的小廣告:“你會講外語嗎,特別是法語?你有媒體的從業經驗嗎?”到達面試地點后她才知曉,原來這是一份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員的工作。面試官讓她回去準備一段視頻,模擬做一項世界紀錄的評審。奧福德在YouTube上搜出這類片段,挨個瀏覽:有個視頻展示的是,隧道里火光沖天,站在它面前的金發女子泰然自若,幾秒鐘后,一位“傲視生死”的超膽俠騎著摩托車從隧道里穿了出來;在另一段視頻里,有位澳大利亞的少年躺在透明的棺材里,身上密密麻麻地爬著125只金球蜘蛛,他旁邊的另一位金發女士笑容可掬;還有一段視頻里,一名嚼口香糖的女子吹出一個嬰兒那么大的泡泡,兩個穿戴整齊的西班牙男子一邊咯咯地笑著,一邊給泡泡測量。
奧福德拉上男友與自己配合,男友竭盡所能多往一個罐子里拋擲硬幣,限時30秒,她則在一旁模擬認證解說。奧福德把視頻發給了面試官,后來得到通知,她進入了下一輪。又經過了兩次面試、性格測試及個性分析后,她求職成功。
過去4年,奧福德出差去過俄羅斯、日本、印度以及幾乎所有歐洲國家,德國是她的最愛,因為德國人挑戰吉尼斯紀錄通常會十拿九穩,穩定性堪比寶馬車的引擎。而在印度,她始終受到貴賓般的待遇?!胺路鸬弁醭鲅?,我手握他人夢想的生殺大權,”她說道,“位高權重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筆記板、制服和吉尼斯的標志?!币獎偃芜@份工作,奧福德必須了解不同的文化、環境,還要掌握有關挑戰的所有細節:挑戰者所說的語言、所在社會的規范、文化習俗和相關紀錄的歷史。她學會了在尊重和裁決之間拿捏有度,在她眼里,任何挑戰都不是“愚蠢的”妄為。她記得,有個印度男子拔掉了全部牙齒,就為了盡可能多地往嘴里塞吸管。他的挑戰還是失敗了。奧福德說:“法國有句俗話:Passer du coq à l’ane,意思是‘從公雞到驢’?!彼龑Υ说慕忉屖?,挑戰紀錄的項目五花八門,從輕松自在到沉重壓抑,從莊嚴肅穆到詼諧幽默,沒有她沒見過的。盡管常年出差不斷,涉及文化習俗多變,挑戰千差萬別,奧福德始終堅持吉尼斯世界紀錄秉承的誠信、尊重和包容的價值觀。
早在計時、測量或者計數以前,奧福德對挑戰一項紀錄的準備工作就已開始。首先,吉尼斯負責安排日程的部門會發電郵,詢問她具體何時有空、可能去往何處。直到開始挑戰紀錄之前的一周奧福德才得知更多詳情:挑戰的類型、挑戰者的聯系方式及她的行程安排。然后,奧福德著手廣泛研究,她樂意泡在網上,盡己所能汲取所有信息,搞清楚是否有現有的紀錄,若已有紀錄,具體的規則是什么,是否是首創紀錄,若是如此,首開紀錄以后有什么歷史……
接下來,奧福德會與挑戰者聯系,這些人中既有職場精英,也有躲在臥室充滿希望的14歲男孩。這是她第一次深入他們的世界。她意識到,這個已成立60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組織可能會讓人既害怕,又感到神秘。所以,她努力表現得親切又可靠。對奧福德來說,前往遙遠的挑戰目的地總是遵循同一規律的流程:因為坐早班機,匆匆忙忙打包行李;家里的貓那會兒還睡在裁判員的制服上,她必須飛一般地把衣服上粘的貓毛去掉,然后胡亂摸進一輛出租車,帶著那些她作為裁判會用到的裝備——秒表、遙控器、卷尺,以及挑戰紀錄成功后會用到的證書框。
一旦上了飛機,她就把個人生活拋在腦后,不論是她養的貓,還是在倫敦公寓里幸福打鼾的男友,都暫時拋下。她要準備成為裁判。準備工作從化妝和穿上正式套裝開始,這是她的面具,也是她樹立權威的工具。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刻,奧福德已經為給自己舉辦的招待會做了充分準備。挑戰紀錄的組織者懷著既敬畏又恐懼的復雜心情歡迎她。秒表在計時,卷尺在丈量,她就這樣掌握著祝福或是摧毀挑戰者光榮夢想的權力。奧福德非常嚴肅地履行這一職責。為吉尼斯世界紀錄工作的4年間,她親眼目睹了追尋心中熱情之火的人們如何挖掘自己的最大潛力。她在現場為他們作證,恭賀他們取得的成就。
“是的,可能我是個‘判官’,”她說,“但是我從來沒有下過判決書?!?/p>
再回到英吉利海峽。奧爾索普的眼前一片漆黑。因為錯過了潮汐,他的行程增加了3個小時。太陽不肯憐憫他,一直未曾露面,海水溫度已經降到17攝氏度左右。只有加來海灣那模糊而又遙遠的燈光指引著他。最后,在凌晨2點,經歷17個小時51分19秒以后,奧爾索普抵達加來海灣,踏上了法國的土地。萬物在他眼中都已模糊。因為數小時吞咽海水,他的喉嚨火辣辣地刺痛,幾乎無法開口說話。他忘了自己的名字,忘了自己已經結婚。他全身腫脹,又累又冷,身體機能徹底亂了套,但是他創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羅杰·奧爾索普成為迄今為止橫渡英吉利海峽的最年長者。他是英屬根西島的原住居民,也是3個孩子的爺爺。奧福德被這位男士的果敢、勇氣和忍耐力深深折服。淚水滑過了她的臉頰。
[譯自美國講述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