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紅酒泡洋蔥”、“每日一杯紅酒,心臟病醫生遠離你”等帖子被傳得神乎其神,一時間,紅酒的各種功效也被深度挖掘,甚至儼然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藥”。鄧紅梅對此表示,紅酒的確具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但也絕沒有網絡傳播的那么神奇,有人甚至用其取代藥物,那就更不可取了。
葡萄“變”酒更益吸收
葡萄是水果中典型的抗氧化食物,其主要的抗氧化成分多在葡萄皮和葡萄籽中,而紅葡萄酒是連同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發酵所釀成的,營養成分保存的更完整。
在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好多人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這大概就是基于葡萄皮和籽營養價值更高。但實際上如果單純吃葡萄,葡萄籽不好消化,里面的功效成分很少能夠溶出。而葡萄皮中的抗氧化成分,比如白藜蘆醇是醇溶性的物質,只有在酒里才溶解出來被人體吸收,而直接吃沒有發酵、沒有乙醇的葡萄皮,白藜蘆醇的吸收率是很低的。因此,葡萄“變”酒才是吸收葡萄有效成分的最佳方法。
葡萄酒的本質還是酒
鄧紅梅表示,葡萄酒是含酒精的飲料,的確具有抗腫瘤、抗衰老、調節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但無論其健康作用如何,都離不開含酒精的本,故而就有禁忌,如臨駕機動車的人、酒精過敏和高敏者、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嬰幼小兒、重度心腦血管病人等等都不宜飲用。
同時,盡管葡萄酒有多方面的健康作用,但其本質不是藥物,而是食品。食品對疾病的防治作用是有限的。如同我們說一些食品能抗癌、能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如胡蘿卜、西紅柿、茄子、芹菜、苦瓜、南瓜、洋蔥等等,不勝枚舉。但食品終究代替不了藥物,況且其療效也講究一定的食用方法,結果更是因人而異。
過量飲用反致肥胖與衰老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說法:“每天喝葡萄酒是輕松減肥的不錯選擇。因為葡萄酒含有的熱量少,經飲用后可以短時間內被人體消耗。常喝葡萄酒還可以延年益壽、延緩衰老,從而幫助愛美的女士永葆青春。”
“葡萄酒對于女士來說,確實具有一定的抗老化與美容功效,但當無節制的濫飲時,葡萄酒非但起不到傳說中的減肥瘦身功效,相反還很容易導致肥胖。”鄧紅梅說。因為葡萄酒除了本身所含熱量外,酒精本身就有促進脂肪合成的作用。一瓶干紅葡萄酒里酒精的熱量高達630千卡,相當于兩碗足量米飯的熱量;一瓶甜型葡萄酒所含糖分則很高,熱量自然也更多。此外,葡萄酒如果飲用過量,是達不到延緩衰老效果的,相反容易增加女性肝臟和心臟受損的風險,造成女性皮膚粗糙、容顏老化。
自釀葡萄酒大多是安全的
網上曾流傳過有人喝自釀的葡萄酒中毒,險些雙目失明的事情。還有專家提醒,自己釀制的葡萄酒可能隱藏甲醇、雜醇油等有毒、有害的物質。一時間,喝自釀葡萄酒等于“自殺”的傳聞也甚囂塵上。
“可以說,大部分自釀葡萄酒都是安全的。”鄧紅梅表示,只要自釀葡萄酒的方法得當,符合衛生條件,一般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甲醇對人體有強烈毒性,誤飲4毫升以上就會出現中毒癥狀,超過10毫升可能會失明,30毫升已能導致死亡。根據葡萄酒國家標準GB15307-2006,每升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必須在400毫克以下。鄧紅梅說,葡萄在發酵過程中,確實會產生一些甲醇。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自釀葡萄酒都是非常安全的,其甲醇含量在安全范圍以內。除非葡萄酒發酵時溫度特別高且使用了嚴重腐爛的葡萄,才可能導致葡萄酒甲醇含量超標。
其實,不僅是自釀的葡萄酒,所有的葡萄酒都含有微量甲醇。甲醇是在葡萄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原料中果膠物質水解,氨基酸脫氨和發酵原料的霉變,都會產生甲醇。但葡萄在自己發酵的時候甲醇的產量很少,一般都可以忽略。只要在釀造前注意挑選原料、仔細清洗,釀造中保持清潔,同時把發酵條件控制得當,盡量保持低溫發酵,自釀葡萄酒中的甲醇一般不會超標。
【Tips】:
自己釀酒注意細節
●徹底清洗很重要。自制葡萄酒時應反復清洗葡萄原料和器皿,畢竟葡萄發酵時間一般要2-3個月,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被細菌感染了,那么很可能使得葡萄腐爛,產生有毒有害物質。
●容器的選擇也很重要。自釀葡萄酒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所以最好用玻璃或陶瓷等材質的容器,千萬不要用鐵、鋁器皿,以免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
●農藥殘留要重視。因為釀造葡萄酒時需要將葡萄連皮一塊發酵,噴灑在葡萄上的農藥很可能滲透到葡萄酒中,只有徹底清洗才能防止農藥殘留超標。
●保持低溫發酵很重要。防止溫度過高引起酶的突變,產生有毒物質。同時要及時把葡萄酒和沉淀物分離開來,因為沉淀物中有死亡的酵母,葡萄酒長時間和它們混合在一起,會產生霉味。
自釀葡萄酒不等同于干紅
“自釀葡萄酒雖然大多安全,但我們并不提倡多喝。”鄧紅梅說,真正葡萄酒的釀造是把糖轉化成醇的過程,規范的葡萄酒,是去除一部分糖分,而自釀葡萄酒不僅沒有去除糖分,反而通過加糖來增加甜度和酒精度。鄧紅梅進一步解釋道,干紅的干是指含糖量低,少于四克每升,自釀葡萄酒如果口感過甜,大量飲用就會攝糖過量。
此外,鄧紅梅還介紹說,對于白藜蘆醇的抗氧化實驗,目前只做過大鼠實驗,對它們而言,確實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如果把大鼠換算成人,要產生效果,喝的葡萄酒的量就得相當多。而酒精對于人體是有一定傷害的,如果大量飲用反而會起到不好的作用。”
鄧紅梅提醒,普通人每天的飲酒量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是葡萄酒,一般來說應該每天控制在250毫升以內。此外,她還表示,目前葡萄酒中的白藜蘆醇對人的作用還沒有經過大規模臨床試驗,是不是能產生像大鼠那樣的有益效果還很難說,所以不主張通過多喝葡萄酒來攝入白藜蘆醇,甚至取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