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持/何裕民
前不久,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因前列腺癌去世,在他離去之時,很多人也關注到了一個平時似乎并不起眼卻發病率不低的癌癥——前列腺癌。
飲食改變使我國發病率大大提高
○何裕民:過去大家可能不太注意到前列腺癌,因為有胰腺癌、肝癌、乳腺癌等很多很“著名”的癌癥。前列腺癌過去在歐美高發,但現在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不斷增加,1993年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為每年每10萬人中1.71個病人,至2000年則上升到了4.55人。而2012年我國腫瘤登記地區前列腺癌發病率為9.92/10萬,列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6位。
●本刊記者:您覺得發病率增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何裕民: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咱們的飲食結構變化了,所以發病率大大提高。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前列腺癌與生活水平和飲食結構有關,飲食中脂肪、蛋白質及膽固醇成分越多,則前列腺癌發病風險就越大。
治療不能單靠“破城錘戰術”
●本刊記者:患前列腺癌的名人也很多,比如股神巴菲特、著名學者李敖、傳媒大亨默多克等等,他們現在看起來也都像“沒事兒人”一樣,是不是前列腺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治療的?
○何裕民:是的,前列腺癌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存活率高出其它癌癥很多。我手頭上前列腺癌病人有很多,大多數(98%)前列腺癌都比較容易控制。因此,65歲以下,癥狀很明顯的,我會主張用些創傷性治療。比如:局部放療、手術、放粒子等,同時配合內分泌及中醫藥治療。70-80歲以上的,沒有特別痛苦癥狀的,則主張先觀察,以改善癥狀為主,絕大多數病人活過十年、八年的,效果相當不錯。
●本刊記者:聽您的介紹,好像前列腺癌的治療不能過急、過“硬”?
○何裕民:現在很多時候治療癌癥通行的只是“破城錘”的征服性“蠻干”:像擴大根治術、大劑量化療、放療,包括微創等,“幾斧頭”下去,能活下來的,算是幸運!不少人這一關都過不了!再有些人,活著還要備受煎熬。比如我有位患者,70歲的韓先生,發現小便有點不暢,一查PSA高,最后確診為前列腺癌。我當時建議他,不妨先觀察觀察,用點保守的中西藥,控制癥狀,也許能很好地活下去。當時,他老婆和他滿口答應了。
過了兩天,他有位老戰友告訴我,老韓受不住別人的勸說,去做根治手術了。他先做了個全切,又做了放療,然后還局部放了粒子,再口服內分泌藥物……治療絕對是非常徹底的。
結果,不到半年,極其消瘦的韓先生又來找我,且是他人架著走進我辦公室的。他很尷尬地告訴我:“何教授,對不起,我實在不該不聽你的……”簡單點說,他就是實施了“破城錘”戰術;再加上他的夫人堅持要他一次性“解決”,故他先做了手術,手術做完,形成了疤痕;然后做了放療,放療后疤痕更嚴重;又做了放射粒子……他說現在每周要去醫院兩次,通一次尿道,擴一次直腸,平時只能趴著睡,坐起都有困難,下面始終是憋脹感,大小便都苦不堪言,再問醫生,說憋了通通就可以了!十分輕描淡寫。而他則經歷著幾乎不是人過的痛苦日子……面對一臉焦慮、愁容和痛苦不堪的韓先生,我也只能先安慰為主,建議他實在大小便閉得厲害才能用器械通一通,因反復器械硬通,會嚴重疤痕化,后果更不堪設想。然后,全身用中醫藥進行調整,局部則多種方法并用,包括肛塞的、小腹外敷的,再加上會陰部物理療法加熱的,沒多久就不再用器械通也能大小便出來;約三五個月后,他癥狀逐漸改善,以至于完全消失。現在,穩穩當當地開著車,沒任何不適!韓先生現在只是在喝了酒,吃了辣椒后,下身偶爾會有不適感覺!應該說,疤痕的改善,一半是藥物或物理療法功勞,一半是自我復原能力使然!
所以我常常在想,很多情況下為什么不借用軍事思想于癌癥治療,把“四兩撥千斤”和破城錘戰術有機結合起來呢?先考慮要“巧干”,然后才是征服性“大干”!智慧地與癌癥周旋。
50歲以上男性應注意體檢
本刊記者:的確,有很多時候,癌癥的治療不應僅僅靠“急”,更應該“理智”一些。何教授還有什么要提醒讀者的嗎?
何裕民:我國現有醫療技術和水平完全可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前列腺癌。但早期前列腺癌沒有任何癥狀,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如果不去看泌尿外科專科醫師的話很難被發現。在發達國家,有關前列腺癌的檢查已是中老年男性健康檢查必查項目之一,我國還做不到這一點。如果對50歲以上男性和有過前列腺癌家族史的4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進行兩次有關前列腺癌方面的檢查的話,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早期發現的。所以這方面還應該注意一下。
本刊記者:謝謝何教授的提醒,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