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彩超”的檢查診斷更準確
引起胸痛等癥狀,首先要考慮冠心病、心絞痛。“但不是所有的冠心病、心絞痛都是顯性的,有人屬于勞力型心絞痛,即大量活動后,出現胸部壓榨性或放射性疼痛。”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劉洪智說。他解釋道,很多心臟病人的發病,都與活動緊密相連。這部分人一旦出現情緒激動,或是走路速度較快,以及吃飽飯后去散步時,往往出現胸痛等癥狀。“我經常遇到這種患者,他們普遍在休息幾分鐘后,上面顯示的癥狀就會減弱,到達醫院后,癥狀早已緩解很多,甚至已經不疼不悶了,如果此時做心電圖,絕大多數人都會顯示正常。”對于此類狀況的患者,劉洪智會安排他們做運動試驗,即讓被檢驗者帶著心電監護去做運動,對癥狀進行誘發。如果運動后病人出現了癥狀,此時會立即安排其做心電圖,基本就可以確診。“也有不少人來到醫院后恰巧不犯病了,此時如果誘發不出來癥狀,可以給患者做一個動態心電圖,即為患者帶上24小時心電圖,在一整天期間,只要患者有癥狀發作,即可記錄其心電圖變化,診斷是否有冠心病等。”劉洪智說。
另外一種情況是心力衰竭。心衰病人的特征是,與運動緊密相關,一走路就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感覺,休息一下就會恢復。對于心衰患者,心電圖很難檢測出來,但只要做心臟彩超,基本都能看出有無衰竭的情況。據悉,心衰多發于以前有過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病癥的患者以及長期高血壓得不到控制的患者。如果得過上述疾病的患者出現胸痛、胸悶的癥狀,心電圖又檢查正常,醫生會重點考慮心衰。
肺部疾病也可引發胸痛、胸悶
除心臟疾病外,肺部疾病也可引發胸痛、胸悶。尤其是其中的一種肺栓塞疾病,即肺部血管被血栓堵塞,經常被誤診為心臟病。“是否為肺栓塞引起的胸痛,主要看患者特征。肺栓塞病人一般都有長期臥床的病史,例如因受過外傷、有創治療、癱瘓等疾病引起的長期臥床等。這類患者,必須重點考慮肺栓塞。”劉洪智說。
原來,因為患者長時間無法運動,容易導致下肢靜脈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后進入肺部,即形成肺栓塞,進而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癥狀,與冠心病感覺很類似,有的人甚至伴有昏厥現象。此外,類似胸腔積液、氣胸、腫瘤或結核等原因,也會引起胸痛胸悶。
哪些危險因素可致心臟病?
“很多人出現胸痛往往癥狀減輕后,就不去醫院了,最后出現嚴重心肌梗塞后追悔莫及。如果在早期發現癥狀后就通過藥物等手法控制,效果就會好很多。”劉洪智說。
除此以外,冠心病還有家族史。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年輕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則此人得冠心病的風險要高于普通人數倍。這是由基因決定的,被稱為“早發冠心病家族史”。雖然難以改變,但如果一個患者從早期就注意心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效果就會好很多。
此外,高血壓容易合并冠心病,糖尿病也是如此。吸煙、喝酒、喜歡飲用濃茶、咖啡、肥胖也是心臟病危險因素,因素越多、發生心臟疾病概率越大。此外,過于追求完美的性格也可誘發冠心病。“為此,中老年人最好每年都進行血壓、血糖血脂的常規檢查。早檢查早治療,不能因為害怕查出病而諱疾忌醫。”劉洪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