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在調查了44個國家的230萬個成年人的英語分數后,發現在非英語國家中,北歐人的英語最好。
中國與印度雖然民間英語教育投入巨大,但排名只居第29與30位。拉美國家墊底,研究者認為,當地已有通用語言西班牙語,會削弱拉美人學英語的興趣。
有趣的是,在歐洲大陸,說英語的熟練程度呈現“自北而南”的遞減趨勢。
為什么北歐人能講好英語?一個荷蘭人說,荷蘭太小,兩個小時內就可以到達另一個國家,怎能不學外語?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語系。丹麥、瑞典、挪威和冰島語屬于日耳曼語族北支,而英語、德語和荷蘭語則是日耳曼語族西支,這些語言屬于同一語族。
因此,中日韓三國人在學英語時,比起印歐語系國家的人,處于先天劣勢。翻看這三個難兄難弟的中學英語教育報道,疑似一家:老師發音不標準、語法枯燥、機械練習太多……
由于地緣和文化相近,很多日本人愿意學中文,花樣頻出,比如看臺灣電視劇。一個日本青年自述初學中文時常看《包青天》,老師點名時,他回答“學生在”,跟老師道別說“后會有期”。直到被老師禁止再看《包青天》,該生即應“小的遵命”。
相比之下,英美人士在學中文時,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中國人在英文單詞旁標注拼音的法子,他們也用。比如“你好嗎”,旁邊標注“Knee How Ma”。不過請注意,這種標注是無法體現聲調的,而這恰恰是最令外國人困擾之處。
那么美國人愛學哪門外語?西班牙語。西語是美國中小學外語選修課的主流,這是因為拉美很多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而美國的拉美移民非常多。除此之外,西班牙語中有很多詞匯和英語一樣,比如restaurant(飯店)、tomato(番茄)。
(選自《壹讀》2013年第21期,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