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上午10點,江西瑤湖國際水上運動中心開闊的湖面上,一條長達260米的水上賽道靜靜地矗立在那里,正等待著國內外11名頂級小輪車選手的挑戰。不時吹過湖面的四五級大風,稍稍緩解了空氣中的高溫悶熱,窄窄的50CM寬度水上浮橋,正隨著波浪的晃動上下起伏。湖邊草坪上,近萬名現場觀眾正屏息以待,當人們看到水面上那3米高的假山障礙物時,不禁為參賽選手捏了把汗。
這是江西都市頻道在《極限大直播》節目中推出的《中外小輪車王爭霸賽》直播節目。直播信號在湖南都市頻道播出后,收視率一舉達到湖南都市頻道剛剛做完的直播節目《人體蒸籠》的兩倍,讓業界刮目相看。
小輪車作為一項運動興起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正式成為比賽項目。此次江西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推出的小輪車爭霸賽,“破天荒”地將賽道安排到了水面上,風速、波浪、浮力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到選手正常水平的發揮,使得比賽結果懸念大漲,被評為“史上最難賽道”。
盡管小輪車在中國還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項目,但現場卻吸引了上萬名觀眾前來觀看。都市頻道品牌推廣部主任雷晴說:“當時氣溫高達38度,比賽地點又離市區有一個小時車程,節目組并沒有組織現場觀眾觀看。但這是一個開放場地,人們都是自發前來。這對整個直播操作團隊是一次真正的考驗。”雷晴現在想想還有些后怕,“現場我們的100多名工作人員灑到上萬的人群中完全被淹沒,還有很多小觀眾,場面非常不好控制。這種大型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安保和水上救援工作要做到位。”
不僅活動現場人山人海,直播時收視率更是創出新高,刷新了江西都市頻道白天收視的紀錄。雷晴說:“沒想到這次收視率到了4.01%,是我們白天平均收視率的六七倍,平均收視份額達到了26%。”
共有12家省外強勢地面頻道對活動進行了同步直播或錄播,收視情形捷報頻傳:湖南都市頻道收視份額達到19.25%,高居同時段第一,是該頻道平時收視率的兩倍以上;湖北經視收視份額達9%;陜西都市頻道的收視份額達9.56%,均居同時段第一。
除了收視率一路飄紅,節目的美譽度也很高。包括新華社、中新社等在內的重要媒體在顯著位置報道了此次活動,網上的相關搜索信息飆升到了38000多條,微博上同樣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追捧。
小輪車爭霸賽點燃了南昌市民的熱情后,節目組又對賽道進行了修改,去掉了專業選手挑戰的高難度關卡,順勢推出了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地寶當家》兩周年特別節目——“騎樂無窮”水上闖關活動,共制作了15期。由于直播在前的眼球效應,人們參與“騎樂無窮”節目的熱情高漲。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報名人數破千人大關。受節目時長所限,最終有近300位觀眾參與了挑戰。
據雷晴介紹,2013年三四月份策劃這檔節目時,他們考慮做一期跟水上項目有關,又能涵蓋暑期檔的節目。第一次獨立策劃運作這種大型直播節目,把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是第一選擇,最后鎖定了小輪車運動項目。“它不像高空走鋼絲或是翼裝飛行、蜂人大戰那么危險,又足夠精彩好看,作為自行車大國,隨便一個普通人都能夠嘗試小輪車項目。”
后續節目能攤低節目制作成本,也是節目組選定該項目的一個重要考量。此次直播節目的費用在七八十萬左右,但如果把成本攤到后續的15期沖關節目中,成本就會很低,搭建的賽道可以得到充分循環利用。在設計之初,舞美就設計了兩個版本,一個供專業選手挑戰,一個供普通百姓挑戰。在比賽結束的當天晚上工人們就開始進行賽道的改裝,一周以后順勢推出了新節目“騎樂無窮”。
對這次小輪車的極限大直播,雷晴覺得最大收獲在于鍛煉了團隊,大大提升了頻道的直播能力,并把航拍首次運用到直播中。當被問及2014年是否有計劃舉行第二屆“中外小輪車爭霸賽”時,雷晴表示:“目前正在計劃中,但挑戰形式和地點會有變化,不變的是節目的精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