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之前已有心理準備,但臺灣“刑事局”警員突擊搜查回收油業者郭烈成在屏東縣的地下工廠時,還是被“震”到了。
見過蒼蠅成堆、臟水四溢的地下食品廠,沒見過這么臟的;見過用皮革油、下腳料及廚余提煉“地溝油”,但在島內沒見過如此設備齊全,分工細膩的。
更重要的是,從郭廠為起點,警方挖出了個幾乎可令臺灣餐飲業崩潰的大案:僅今年2月至8月,島內香豬油市場占有率高達五成的強冠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自郭廠購入242噸“地溝油”,以1比3(餿水1,豬油3)的比例,制成782噸超過52000桶“全統香豬油”販賣。
全臺除金門及連江縣外,已有20個縣市1248多家餐飲業者購買了“全統香豬油”,其中既有味全這樣的知名企業,也有基隆李鵠餅店這類百年老店,亦有普通的夜市小販;受波及的商品208項,臺灣媒體報道稱,“地溝油令全島淪陷。”
“并非‘地溝油’,而只是劣質豬油,因為強冠公司的‘香豬油’里面豬油仍占67%以上。”時隔30多年臺灣再現“地溝油”,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倒是“處變不驚”。
專產黑心油13年
成立于1882年、清光緒年間的基隆李鵠餅店,是臺灣最老、北部最知名的餅店,曾躲過米糠油、塑化劑、毒淀粉,卻栽在這次“地溝油”事件中。“一百年都好好的,怎么現在給我出這么大的事……”嫁進老店逾50年,年近八旬的第三代老板娘李張富枝,今年中秋節是她生命中最難過的一次。
“中間商給我們推薦全統,說品質好,GMP(良好生產規范)、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各種認證都拿得出來,也不便宜啊!”李張富枝說,雖然比最頂級的正義油要便宜,但“全統香豬油”還是要比普通油貴出一成。便宜沒好貨,沒想到貴了也坑人。
最近幾年,臺灣食用油脂業并不景氣,而在廠商一片哀號聲中,強冠公司可謂逆勢成長,2012年到2013年,毛利率從12%攀升到17%;每股稅后純益更從1.66元(新臺幣,下同),站上2.75元,讓不少食品油脂廠自嘆弗如。
“食用油脂廠商獲利率并不高,其獲利來源,主要來自廠商是否能有效降低加工精制過程的成本。”強冠在年報中如是解釋。
然而實際上,強冠的盈利手段很簡單,大量收購低價的餿水油取代相對高價的豬油。一位強冠前員工向臺灣媒體曝料,強冠從2001年就已從香港購買劣質油。他形容,自香港購買的劣質油臭氣沖天,“跟餿水沒兩樣!”這批油經過脫臭、脫酸、脫色,變得“雪白無味”,混入郭烈成的黑心油后再對外出售;且用郭烈成的油時,“只有過濾掉雜質而已,沒有其他處理程序”。
這位前員工還揭發稱,強冠通過其股東“奕升”與“益成”運輸公司,以散裝油罐車出貨賣給下游廠商。這些運輸公司事前會準備一個裝了合格油品的塑膠瓶,然后懸吊入油罐車內,當買家要驗油時,油罐車司機就會“假裝從油罐車內撈出油”供檢查,實際上根本是拉出事先準備好的安全油瓶。“根本是詐欺。”
其實,現年61歲的強冠公司董事長葉文祥,前科累累,30年前曾進口過期奶粉重新包裝,再販賣給消費者。東窗事發后,葉文祥才接下堂哥葉正男的全統油脂廠,并改名為強冠——臺媒報道稱,葉正男之所以放手,也是被人告發收購劣質油,提煉制成假豬油販賣——搭上臺灣烘焙產業加速發展,二十多年來規模愈做愈大。
但在臺食品安全部門眼中,強冠公司算得上優秀企業:12項產品通過臺當局GMP認證,生產也符合ISO標準,甚至得過臺灣商業總會主辦的金商獎。
馬英九都看不下去了
“地溝油”事件爆發之后,立時引來全島恐慌。市場上肥豬肉甚至成了搶手貨,許多家庭主婦開始在家里自制豬油。
而基隆李鵠餅店、犁記月餅等老字號則遭遇退貨潮,退貨者當場砸餅,并要求員工“吞餅”,甚至有趁火打劫者,在網絡上編寫了“退貨秘籍”:用半價收購吃一半的餅或是1/3的餅再拿去退錢;拿吃一半的餅去退全額,再拿另外一半的餅退全額,最后拿發票去退全額,一份餅“賺”三份餅錢。
與中秋節前夕大批民眾搶購風潮相比,如是做法實在讓這些店家承受不來。犁記月餅總經理聲淚俱下表示:“強冠出示三張檢驗證明,我們怎么可能不相信‘政府’?”把炮火引向當局。
某種程度上講,當局并不無辜。臺灣曾經的食品安全金字招牌,近年岌岌可危,2011年臺灣爆發塑化劑安全風波;去年則連續爆出毒淀粉事件、“胖達人”面包違規添加人工香精案件、大統長基公司假油事件、“康師傅”“統一”等多個品牌方便面的調料包內檢出重金屬事件……臺當局為嚇阻黑心廠商,不斷提高刑度和罰金,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更為島內詬病的是,臺食品安全系統有過多次機會打掉這條“地溝油”生產線。郭烈成地下工廠2010年剛剛成立,就被舉報疑似回收廢油制成食用油,結果屏東縣衛生局的調查結果是:做化工及飼料使用,沒有供人食用。
此后環保局又多次接到民眾舉報郭烈成污染環境,但其中4次檢查未得屋主同意,沒能繼續;另有兩次發現有污染周邊水溝情況,開出1200元、3000元罰單。
直到今年3月,臺警方“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接到舉報,派警員偽裝成工人和農夫多次探查,才最終摸清此樁大案。
即便如此,在表示強冠公司行為“罪無可恕”,應從重、從嚴辦理,并送法辦的同時,“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葉明功又請來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蘇正德背書,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它(全統香豬油)有害”。
而“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姜郁美也很忙,忙著切割。姜表示,廢食用油的去向由“環保署”管制。“環保署”廢管處長吳天基則回應說,這些廢油因為有經濟價值才會流出,既有經濟價值就不是廢棄物,所以不歸“環保署”管。
“各地方‘政府’都應引以為鑒,在執行查驗工作時不能松手、不能鄉愿。”部下的處理態度,連“總統”馬英九都看不下去了,“相關單位對民眾的質疑、批評要虛心受教,苦民所苦。”
有了壓力,葉明功在接受采訪時再次表態:若此案最后認定屬實,最高可處8800萬元罰金——“食管法”今年2月修法以來,第一次動用10倍罰金。
9月11日,葉文祥在公司召開記者會,兩度下跪道歉,哭喊“生不如死”、“心如刀割”,最后更喝下自家油品,以示清白。不過,臺媒報道稱,記者會前,組織者詳細向媒體說明流程,主持人更向記者說明葉會如何“走位”,生怕攝影記者漏了鏡頭;葉文祥眼淚還沒來得及滴出,旁邊員工就已經趕忙遞上衛生紙。
相比下,倒是“行政院長”江宜樺的態度較為誠懇。12日在“立法院”做施政報告時,他說,近2年來連續發生3起重大食安事件,“本人愿意在此表達沉痛的歉意”。隨后深深一鞠躬。
在場官員轉述,談到相關單位互相推諉時,江宜樺的臉色“史上最嚴肅”,并正告相關部會,“應站在消費者及合法業者這一方”。
9月13日凌晨,屏東地方法院將葉文祥裁定羈押。
而在同時,香港、廈門相關機構都已發現“全統香豬油”制作的食品。“地溝油”事件還在延燒。lt;D:\2013今日文摘\固定圖片\BTBTA.TIFgt;
(夏嘉聲薦自《看天下》)
責編:E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