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佛教的“因果理論”中,因緣果報是通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現世報”,是特指人們在造作惡因之后,不久就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惡報。
美國法官休尼特有句名言:“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遲到的正義有時讓人憤懣。比如大漢奸汪精衛,1944年11月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大學的醫院里,歸葬在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上,留下妻子陳璧君和下屬陳公博在日本戰敗投降后替自己擦屁股;再比如黨內大奸康生,整了一輩子人,直到死后近五年才被開除黨籍,撤銷原“悼詞”,遷出八寶山革命公墓。相對而言,現世報來得最痛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吃不了就得兜著走,自己釀的苦酒自己喝,這樣的及時正義才更大快人心。
唐代安史之亂爆發后,大詩人王昌齡為了照顧家人告假回鄉,被濠州(一說是亳州)刺史閭丘曉借細故殺害,這一年他還不到60歲。王昌齡死后不久,宰相張鎬兼任河南節度使,都統淮南等道諸軍,討伐安史叛軍。當時宋州被叛軍圍攻,情況危急,守將向張鎬告急。張鎬星夜兼程殺奔宋州,同時令距離更近的閭丘曉火速出兵救援。可閭丘曉卻逗留不進。待鎬趕至,宋州已陷。張鎬一怒要殺閭丘曉,閭丘曉慌了,說家里有父母要照顧,乞饒一命。張鎬說:那王昌齡的雙親由誰來養老?閭丘曉無話可說,只得引頸就戮。
殺人時不考慮別人的雙親,求饒時卻搬出自己的雙親乞命,閭丘曉似乎有些健忘。如果當初對王昌齡有一點點憐憫之心,也許他能博得張鎬的同情,不至于到最后連個求饒的理由都找不到。
宋代蘇轍被貶到雷州后,按規定不許占用官舍,只得租賃民宅居住。但曾被蘇轍彈劾過的宰相章悖卻誣陷蘇轍強奪民宅,責令雷州官員追查治罪,一時鬧得雞飛狗跳,直到蘇轍拿出了與房主簽訂的租賃文書才洗清了罪名。上天也會捉弄人,過了一兩年,章悖也被貶到了雷州,也得向當地百姓租賃房屋居住,卻為百姓拒絕。章悖生氣地問,賃屋居住乃是所在皆有的事件,為何唯獨雷州不行?房主說本來與別的地方是一樣,自從蘇公來過以后,就變了樣。章悖奇怪地問,難道是蘇轍叫你們以后要這樣的么?房主說:“前蘇公來,為章丞相幾破我家,令不可也。”章悖聽了,不禁滿面羞慚,心里默嘆,不想當日要害蘇轍沒害到,現世報來得如此快,今日自食其果。無奈之下,章悖也只得如例議租民宅。
清代乾隆時期,江西巡撫海成(滿族人)胸無點墨,卻對查繳禁書逆書分外熱衷。到乾隆四十一年底查繳禁書八千余部,列全國之首,受到乾隆的信任。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新昌縣一個叫王瀧南的人上書向海成告發王錫侯,說王錫侯竟敢刪改《康熙字典》,另刻《字貫》,實為狂妄悖逆。其實這只是王錫侯根據《康熙字典》編寫的一本考試工具書。海成卻小題大做,立即率官員兵丁將王錫侯和他的子孫、弟侄、妻媳22人統統拘捕,打進囚車,押解上京。同時,海成多次親自到王錫侯所在村莊,搜繳王的著書79本,手稿17件,交軍機處轉呈御覽。另查繳已印《字貫》261部,各種書版2174片,與家藏書一并銷毀。
堂堂巡撫親臨一線查處禁書,抓了22人押解進京,查到的書稿轉呈御覽,搜到的圖書統統銷毀,可謂盡心盡力。但乾隆皇帝卻不認可,認為海成只將王錫侯“僅革去舉人審似,實大錯謬”,于是諭詔天下道:“海成對此悖逆之事,竟然雙眼無珠,茫然不見”,判以斬刑,緩期執行。海成搬起石頭卻砸了自己的腳。
有句話說“菩薩怕因,凡人怕果”,是指菩薩害怕不能貫徹自己本心的“因”,而凡人害怕的是所承受的“果”。明代張燧在其隨筆《千百年眼》評說道:“殘刻之報,不爽如是。然則小人之害君子,適以自害耳。”害人者終害己。lt;D:\2013今日文摘\固定圖片\BTBTA.TIFgt;
(田復薦自《雜文月刊》)
責編:我不是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