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里有一位老先生,教授舞臺表演。聽說他是當地話劇團的團長,退休之后,閑極無事,便成了學院的外聘教師。我不知道他有著一份正職的時候,是否也如此敬業,或者一絲不茍,熱愛他的下屬,并將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深愛。我只知道,當我開始工作的時候,他就已經在這個學院里教了多年書,有一批喜歡他的孩子,對這份工作,是得而復失一樣地珍愛。
第一次見他,是學院里一個講座,他恰好坐在我的旁邊。我是新人,對于周圍的熱鬧與熟絡,覺得陌生,而且孤單。他是一級演員,當是有著很好的洞察能力,看出我與周圍人的隔閡,便主動地與我說話。我們談及各自的故鄉,家人,愛好。他的兩個女兒,均在日本,其中一個,大約是醫生,有著不菲的薪水。每年的暑假,他都會飛去日本,與女兒相見。他還說到山東話劇界的一些朋友,又熱情地問及我的創作,說:“如果有可能,我們合作一部話劇吧。”他已經老了,頭發灰白,但精神矍鑠,撣去歲月的塵埃,可以看得到他年輕時,英姿颯爽的身影。
講座結束的時候,他轉身去給后面聽講的學生,布置作業。不知道他說了什么,學生們齊聲高呼:“好!”我站在旁邊,安靜地看了一會兒,心里有微微的羨慕與嫉妒,對于這樣有著濃郁藝術家氣質的老先生。我想起高曉松的《冬季校園》里,所唱的白發的先生,和漂亮的女生,這樣蒼郁與青蔥的組合,在校園里,猶如法桐之于玉蘭,和諧到你覺得他們天生就應該是生長在一起的。
之后,我時常會在課后,于教室門口,走廊里,辦公室內,或者校園的小道上,遇到他。有時,他會帶著自己同樣白發蒼蒼的夫人。他們一來,辦公室里便格外地熱鬧,似乎,他們兩人是一個火爐,可以融化掉冰冷的空氣。我喜歡聽老先生說起課上某個愛嘰嘰喳喳的男孩,或者總是遲到的女孩。他提及他們的時候,言語里滿是愛憐,沒有絲毫的責備。曾經有位老師,抱怨一個冷門專業的學生們,集體鬧情緒,大約覺得找不到未來的方向,不知道學了之后,在所需極少的社會上,能有什么用武之地。他聽后便寬容地笑笑,安慰那上課的老師,說:“孩子們有情緒,很正常,等過了這一年,他們慢慢熱愛上這門藝術,自會留戀和懂得它對于人生的好,到時怕是你讓他們轉系,都不再肯了呢。”
那些學生,全將他像父親一樣地愛著,但熱愛中又沒有距離,會和他開開玩笑。有時候,他遇到成雙成對的學生,那牽著小女友的手,并不會松開,知道他會慈愛地看一眼,而后帶著一點羨慕說:“每天看到你們兩個在一起,真開心。”
我常常想去聽一下老先生的課,就像一個剛剛讀了大學的學生,隱在角落里,看他在臺上,讓我心生仰慕的颯爽英姿。我想那一定很美。lt;D:\2013今日文摘\固定圖片\BTBTA.TIFgt;
(盧榮廷薦自《當代青年》)
責編: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