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當警察,幾乎是每個小男孩的夢想。
想象一下,你穿著筆挺的警服,腰上別一把手槍,遇到壞人時大喝一聲:“我是警察,不準動!”
可是,壞人并沒有這么聽話,你和壞人經過幾番拳腳比試,或是在街頭上演一出警匪大戰,幾個回合的斗智斗勇后終于將壞人制服。面對人們的稱贊,你心里樂開了花,自豪地回答:“這是人民警察應該做的!”
然而,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信息時代,壞人的作案手段越來越高科技,僅憑赤手空拳已很難對付。
此時,“未來警察十大利器”應運而生,在高科技的全副武裝下,一股濃濃的酷炫警察風席卷地球。壞人,想跑可沒那么容易咯!
機械戰警來幫忙
警察是一種高危職業,每年都有大量警察因公受傷,導致身體殘疾,甚至死亡。在今年上映的電影《機械戰警(2014)》中,好警察墨菲被歹徒“殺死”,然后被機器人公司Omni Corp改造成半人半機器的“機械戰警”,從而超級無敵。
機械戰警不僅存在于電影,科學家們早就把機器人和警察結合在一起,現實版的“機械戰警”已陸續從實驗室走出。
在美國軍工研究機構DARPA舉辦的一場“鋼鐵俠”秀中,機器人可以和人一樣行走、跑步、跳躍并翻過障礙物;硅谷的科技公司也研發出了能幫助警察和士兵搬運槍械的機器人,還有可以運送警察的無人機。
雖然這些機器人還不能與電影中的“機械戰警”匹敵,但是,憑著一副金剛不壞之身,在一些特殊的、極其危險的情況下,它們可以代替警察上場工作。類似的工作包括偵察、掃雷、安置炸彈、煤氣爆破等。
當然,機器人隊伍中也有一些身手較差的成員,它們可以執行一些相對簡單的任務。
如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和美國海軍預備隊正在合作研究一個項目,他們計劃使用履帶機器人作為警察的替身,在街道和小巷巡邏、填寫違規停車罰單或接聽911電話。
傷殘警察則只需要在后方遙控它們,這也是讓傷殘警察重返工作崗位的最好方式之一。
一眼鎖定“壞人”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身特異功能:順風耳、千里眼、穿墻術、瞬間移動……這些高難度的技能恐怕只存在于外星球吧。不過,在地球上,倒是有一批具有超級識別能力的警察。
超級識別是指某些人具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尤其是看過指定對象的面孔之后,就能在人群中快速準確地識別出來。
目前,倫敦警方已招聘了大約200名具有超級識別能力的警察,他們分成若干小組,負責處理搶劫、販毒等案件。
據統計,2011年倫敦騷亂中,5000多名被捕暴亂分子中的三分之一,就是被具有超級識別能力的警察逮捕的。
尸體會“說話”虛擬尸檢是什么?看過《犯罪現場調查:紐約》的人一定不會陌生。
劇中的醫檢員——Sid常常拿一個特殊的掃描儀將尸體全身上下掃描一遍,然后就可以投影出一個三維立體的虛擬人體,所有細節都清晰可見。
而且,這個虛擬人體還可以不斷放大,讓一個胃變得像整個房間那么大,人們可以直接站在胃里查看內部損傷情況。
當然,真正的虛擬尸檢沒有電視劇里那樣簡單明了,它要用到多種掃描、成像、繪制技術才能形成一具虛擬尸體,所獲得數據的精度超過毫米級。
虛擬尸檢的流程一般是:首先對尸體進行密封和預處理,然后做CT(計算機斷層掃描),如果需要進行腦部掃描,則先做MRI(磁共振成像)再做CT。
相比傳統手段,虛擬尸檢優勢明顯: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取大量人體信息,包括一些傳統手段難以獲得的數據,比如全身骨骼的圖像以及體內氣體的分布;驗尸前后尸體沒有任何變化,既不影響后續研究也不會對證據造成破壞。
同時,虛擬尸檢解決了很多人由于宗教或其他原因拒絕傳統尸檢的問題;由于無需接觸尸體,研究人員也可以避免感染尸體所攜帶的細菌。
但是虛擬尸檢同樣也面臨不少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精度掃描帶來的數據過于龐大,讓檢索和處理都變得非常困難。
現在,虛擬尸檢還只是傳統尸檢的補充。未來,在解決數據分析等技術問題的同時,研究者還將為虛擬尸檢制定標準程序,使其自動獲取尸體的基礎信息,比如身高、體重、性別、受傷情況、體內異物以及可能的死亡原因等。挖出你的秘密不少嫌疑人存有僥幸心理,即使被警察抓到,也謊話連篇,妄想推脫責任。
也許,他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微妙的心理活動卻逃不過高科技的火眼金睛。一家科技公司研發了一款“讀心帽”,能夠通過探測神經元挖出嫌疑人的秘密,判斷他是不是在說謊。
這個帽子裝有可以檢測腦電圖的探測頭,當佩戴者受到刺激時(比如給他看一堆照片,問他是否認識其中某個人),引起的大腦反應就會被探測器捕捉到。用眼角余光“偵察”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視覺圖像中心的兩名計算機與視覺處理專家研制出了一套視覺分析技術——“角膜成像系統”。
首先,用高清晰度數碼相機拍攝一張臉部特寫,將數碼照片下載到電腦中。隨后,軟件將眼部尤其是“角膜”部位單獨識別并切割出來。
由于眼球的形狀限制,角膜部位捕捉到的影像位于視網膜成像的邊緣部分,類似廣角照相機照片的邊緣,通常是扭曲、模糊的。
“角膜成像系統” 一步步識別、糾正這種扭曲的影像,使原本不可能被識別的影像,轉化為清晰可識別的近距離特寫。
科學家為什么要研制角膜成像技術呢?
原來,眼球視界的“全景”能捕捉到非常多的影像,而眼角處不清晰的部分常常被大腦“視而不見”、不予處理。但是,這些影像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例如,為了追蹤一名善于隱藏的恐怖分子而不打草驚蛇,警察可以請特工或不相干的普通人到可疑分子附近東張西望一番,然后返回安全地帶。
隨后,高清晰度數碼相機拍攝下證人的眼睛照片,“角膜成像系統”即可大顯身手,從繁雜的背景圖像中清晰地“抓”出可疑分子的藏身之處,甚至計算出他的細微舉動。
有了“角膜成像系統”,普通人也可以勝任間諜工作哦!警車當“主角”2013年,紐約市警察局(NYPD)制定了一項計劃,便于警方用現代化科技手段,一勞永逸地鎮壓犯罪分子,這個計劃叫做“NYPD2020”。
這項計劃的主角是裝備有大量高科技工具的警車。其中一種工具是紅外掃描儀,可以閱讀和記憶任何探測到的數字,車牌、路標或家庭住址等,并自動發送數據至紐約市警察局指揮部。
這對于跟蹤車輛非常有效,尤其是被盜車輛,或是用于違法犯罪活動的車輛。
同時,警車上還裝配著相機、指紋掃描器和面部識別軟件等。看來,警車也不安現狀,想要在破案時獨當一面呢!“追”你沒商量電視劇中,警察追擊嫌犯車輛時,總免不了要上演一幕高速飆車。然而,警察與嫌犯比拼飆車技藝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為此,有人發明了一種帶GPS的子彈,只需要朝著嫌犯的車來上一發,輕輕松松就可以定位車輛位置。此舉可避免警察與嫌犯飆車帶來的間接傷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這種子彈為特制型號,不適用于常規武器,有專門配套的發射裝置。該裝置名叫“追擊星”,一般被安裝在警車上。警察追擊嫌犯車輛時,只需要按動發射按鈕,裝置即可打開保護蓋,釋放特制子彈,子彈命中車輛后將緊緊附著在車上。
之后,警察就可以讓警車減速,終止追擊,同時利用定位裝置追蹤車輛位置,并可測算逃逸速度。這項技術對警察追蹤毒販、人販以及酒后駕車者十分有用。
不過,GPS子彈這么先進,小心被壞人盯上哦。此類定位追蹤技術如果濫用,必將會侵犯到很多人的權益,所以,辛苦研發者們再多多改進!超能攝像頭在商場、超市、街頭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少不了攝像頭的身影。它的職責是監督人們行為,阻止犯罪。
但是,在壞人面前,它可沒那么威風。不少壞人自制招數,用闊沿帽、墨鏡等遮擋五官,或是利用攝像頭死角作案。
別著急,一種新的監測技術可以讓攝像頭掰回一局。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能夠預知暴力行為的攝像頭。
據稱,它能夠生成人體三維圖,通過分析某人的運動情況,發現潛在的激進行為。研究結果表明,它的準確率能達到90%。
無獨有偶,麻省理工大學也研發了一款Hitachi的軟件,可配合監控攝像頭識別每個行人,甚至可以探測到他們的脈搏和心跳。其原理是人體心跳舒張、輸出血液時,皮膚會微微變紅,這個微小的變化會被攝像頭抓拍到,進而精確判斷出人體心跳和脈搏。
這款軟件還能在檢測受審期間的嫌犯時派上用場,通過細微的眼部肌肉活動,或其他無意識的動作,判斷嫌犯是不是有罪惡感。“秒殺”暴力罪犯手銬,是每個警察的必備裝備,自1912年,喬治·卡尼把它發明出來后,它的外貌和功能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可擁有不老容顏對它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要想得到警察的喜愛,它得變得更強大才行!
有一種手銬,一定能得到警察的歡心,它就是美國一家公司最新研制的“斯科特達勒發明”。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它的話,那就是“可怕”。因為,這種手銬內置有麥克風、相機,以及可以測定佩戴者位置和身體健康的傳感器,在限制罪犯行為能力的同時,它還具有“電擊”、“注射鎮定劑”等功能。
一旦罪犯離開指定活動范圍,或有采取某些極端行動的跡象,手銬上就會出現閃光和音頻提示,提醒佩戴者盡快冷靜下來。若是此舉無用,電擊功能就會被激活,手銬對佩戴者手腕產生電擊,電擊強度為20000-150000伏,可持續10秒。
當然,要讓壞人“聞風喪膽”,電擊絕不是唯一手段。
這種手銬還配有一個“注射系統”,可將不同藥物注射到佩戴者體內,這些注射劑可能是某種刺激物、鎮定劑、麻醉劑或是針對囚犯特別定制的藥物等。
在“斯科特達勒發明”面前,任何暴躁的罪犯都是一只溫順的小綿羊。頭骨認識你當大的災難降臨時,法醫就要忙得暈頭轉向了,不僅有大量尸體急待識別,最為頭痛的是,有些尸體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根本無法識別。
在2013年11月的菲律賓“海燕”臺風災害中,因為無法識別出死者的身份,數以百計的尸體只能集體掩埋。
編后語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次發生,法醫人類學家安·羅斯和同事建立了一種“3D-ID”軟件,使用頭骨來確定尸體身份。該軟件對比頭骨和存儲在軟件中的CT掃描數據庫,有助于調查者識別身份不明尸體的血統和性別,縮小目標范圍。怎么樣,了解了“未來警察十大利器”之后,是不是更加堅定了你未來當警察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