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電影《一球成名》里,主人公原來是個墨西哥的窮小子,后來歷經種種磨難,加入了英超的紐卡斯爾聯隊,并在一場關鍵比賽中,以一記漂亮的任意球,幫助球隊獲得了歐冠參賽資格,這種情節自然讓觀眾熱血沸騰。事實上,“一球成名”的傳奇不只出現在電影里,真實的綠茵場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而世界杯就是一個最好的平臺。
6月13日,巴西世界杯戰幕拉開,小組賽激情四射,一時星光閃爍。球迷們的心也跟著幾上幾下——為荷蘭隊勢如破竹的精彩表現叫好,為提前出局的西班牙隊流淚,為巴西隊并不出彩的表現揪心。而更多人在歡呼,因為他們發現了一顆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見證了“一球成名”的勵志故事。
這個夏天注定會有人閃耀南美大陸,他們會是誰呢?
拉美小將的成人禮
世界杯小組賽中,哥斯達黎加隊表現令人驚艷,成為最大的黑馬。名不見經傳的他們小組首輪3比1 擊敗了勁旅烏拉圭隊,第二場1比0戰勝意大利隊,從這個死亡小組率先出線。這是“初生牛犢”對成名大腕的勝利。哥斯達黎加9號、小將喬爾·坎貝爾(下文稱坎貝爾)就是這批“小牛犢”的代表,他以一種銳不可當的朝氣,讓人們看到年輕球員的光芒。
出生于1992年6月的坎貝爾有3個兄妹。他自幼酷愛足球,上中學時,他一到課間,就迫不及待地招呼伙伴們一起踢球。即使遭到老師訓斥,他也從不還嘴,只是默默流淚。老師一看他如此熱愛足球,也就不再說什么了。
不過在球場上,坎貝爾可不是甘受委屈的角色。2009年,憑借出色的表現,他加盟了哥斯達黎加的薩普里薩隊青年隊。當時,哥斯達黎加在世界上叫得響的球星是在英超效力的萬喬普,坎貝爾把他當做自己的偶像。
坎貝爾開始發光是在2011年,19歲的他不僅入選了國家隊,還連續參加了中北美金杯賽、美洲杯和國際足聯20歲以下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在當年的美洲杯最佳新人評選中,坎貝爾位列第二。他也因此得到了英國阿森納隊主教練溫格的關注。
2011年8月,阿森納隊從薩普里薩隊購入坎貝爾。但阿森納隊球星云集,坎貝爾一時又沒達到申請英國勞工許可證的資格,溫格便決定把坎貝爾租借出去鍛煉,以適應歐洲聯賽的節奏。從2011到2013年,坎貝爾先后在法甲洛里昂隊和西甲貝蒂斯隊踢球,但都表現平平。正當人們開始質疑溫格的眼光時,坎貝爾開始爆發。
在剛剛過去的賽季,阿森納將坎貝爾租借到奧林匹亞科斯隊,這支希臘豪門有參加歐冠的機會。果然,坎貝爾在這一年成長迅猛,力助球隊衛冕希臘聯賽冠軍。
經過了歐洲聯賽的磨礪,坎貝爾終于迎來了在世界杯上的亮相,首戰對陣烏拉圭隊。若論球員身價,本屆世界杯上最廉價的球隊就是哥斯達黎加了,全部隊員身價加起來只有2080萬歐元(1歐元約合8.5元人民幣),還不及烏拉圭隊前鋒卡瓦尼一個人身價——6400萬歐元的1/3。烏拉圭隊也沒把哥斯達黎加隊放在眼里,賽前熱身時兩隊相遇,烏拉圭人愛答不理,態度傲慢。開場前,哥斯達黎加主教練平托主動找烏拉圭主教練塔瓦雷斯握手,后者直到平托走到面前才不情愿地起身。這都被坎貝爾看在眼里。
輕敵的后果很嚴重。哥斯達黎加在坎貝爾的帶領下上演了一出逆襲好戲。6月15日,兩隊相遇,全場比賽,坎貝爾屢次用遠射威脅烏拉圭隊球門,拿球、突破、傳球也盡顯功力。哥斯達黎加隊在先丟一球的情況下,憑借坎貝爾下半場的一記怒射扳平比分。補時階段,他在護球中令烏拉圭后衛佩雷拉失去理智,后者也成為本屆世界杯上第一個吃到紅牌的球員……終場前,坎貝爾又給隊友送上一記助攻,幫助球隊最終以3比1擊敗上屆世界杯第三名烏拉圭。這場比賽成為了坎貝爾的成名之戰。
6月21日,哥斯達黎隊加在小組賽中遭遇意大利隊。他們再爆冷門,戰勝意大利,成為該組第一支晉級球隊。
這是哥斯達黎加隊歷史上第二次進入世界杯16強,不管后面他們能走多遠,坎貝爾若能繼續展現自己的攻擊能力,世界足壇就不會無視這顆珍珠。溫格已經告訴記者:“下賽季坎貝爾肯定會回來,我認為他已經成熟了很多,有能力在阿森納一線隊踢上比賽了。”
哥斯達黎加是美洲毒品交易的中轉站,成長在貧民窟的坎貝爾對此深有體會。他說:“我的祖國雖然沒有陷入伊拉克那樣的動亂,但人們天天都在與毒品斗爭。我參加世界杯就是希望能給他們帶去快樂,忘記生活中的不幸。”
世界杯將成為坎貝爾走向巨星的成人禮。人人都知道,綠茵場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戰場,但那又何妨,哥斯達黎加隊和坎貝爾如同有夢想的小人物,他們要做的,只是為了尊嚴證明自己!
“超級馬里奧”是個萬金油
在德國,“馬里奧”這個名字就像中國的“志剛”一樣普通。但在足球場上,“馬里奧”卻往往與巨星聯系在一起,他們被尊稱為“超級馬里奧”。在德國足球史上,馬里奧·巴斯勒和馬里奧·戈麥斯被這樣稱呼過,如今這個頭銜很有可能要落在新星馬里奧·格策(下文稱格策)的身上了。
在世界杯小組賽首輪比賽中,德國隊4比0大勝葡萄牙隊,贏得開門紅。在這場比賽中,穆勒上演帽子戲法,而格策憑借一粒點球,成為德國隊的第二號功臣。他和坎貝爾等人一起,被國際足聯列為十大未來之星。
格策不是一個典型的德國球員。傳統意義上的德國球員身材高大,相貌俊朗,動作慢而笨。而格策的身高只有1.75米,長了一張娃娃臉,還有點“嬰兒肥”,但踢起球來殺氣十足。他視野開闊,傳球刁鉆,突破過人輕巧靈活,更像一個巴西人。
格策和坎貝爾同歲,也是1992年出生,父親是大學教授,他的兩個兄弟也在踢球。8歲時,格策加入德國多特蒙德青訓營。2009年,他帶領德國青年隊登上了歐洲17歲以下足球青年錦標賽冠軍寶座,他自己也得到了專門獎勵年輕球員的弗里茨·瓦爾特金獎。2009年11月21日,在多特蒙德隊與美因茨隊的比賽中,17歲零5個月的格策完成了自己的德甲處子秀。
2010—2011賽季,格策在德甲刮起了一陣青春風潮。他在第二輪客場挑戰斯圖加特隊的比賽中,收獲了個人德甲處子球。那個賽季他只缺席了一場比賽,并牢牢地占據了主力位置。最終,格策隨多特蒙德隊打破拜仁隊的壟斷,高高舉起冠軍沙拉盤。
格策的出色表現引起了德國隊主教練勒夫的注意。2010年11月17日,在德國與瑞典的友誼賽中,18歲零5個月的格策第一次披上了國家隊的戰袍,成為繼烏韋·席勒之后最為年輕的德國國腳。他與隊友許爾勒還是國家隊中第一批在德國統一之后出生的隊員,從此,德國隊不再有前西德和前東德球員的地域融合之爭。從這個層面上講,格策加盟德國國家隊,意義非比尋常。
2011年,格策獲得歐洲金童獎,成為德甲歷史上第一位該獎得主。
2013年6月,拜仁隊以3700萬歐元轉會費將格策納入麾下。格策也不負眾望,上賽季代表拜仁在各項賽事里出場45次,攻入15球,并有13次助攻。
格策為什么在各支隊伍中都能風生水起?任何主教練除了想在各個位置上配置實力最強的球員外,都需要“萬金油”類型的球員,以豐富自己的打法。無論在多特蒙德隊、拜仁隊還是德國國家隊主教練的眼里,格策都是“萬金油”的最佳人選。格策上賽季在拜仁隊打過中場所有位置,無論是前腰、左邊鋒還是右邊鋒,他均有上佳發揮,而且都有進球。世界杯首戰,他頂替因傷退出的羅伊斯出現在左路,制造了一個關鍵點球。這也讓人們相信,格策將成為“日耳曼戰車”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小人物的大舞臺
從1930年以來,世界杯在其80多年的歷史上,“一戰成名”的故事一再上演,但有人只是曇花一現,迅速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也有人就此留名史冊,成為一代巨星。
1990年,意大利隊在家門口沒有獲得冠軍,卻收獲了一個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參加世界杯前,他在意乙聯賽打發時光,只參加過一次國家隊的比賽。世界杯開戰前,是當時的意大利隊主帥維奇尼力排眾議把斯基拉奇招進國家隊。
首場比賽對陣奧地利隊,意大利兩個主力前鋒維亞利和卡爾內瓦萊難破僵局,斯基拉奇替補出場兩分鐘后頭球破門,幫東道主避免了首戰平局的尷尬場面。此后的比賽,斯基拉奇在所有首發場次中都有進球。最終,意大利隊獲得第三名。斯基拉奇則拿到了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兩項殊榮。
但世界杯后,斯基拉奇的表現卻一直不佳。因此有人說,斯基拉奇就是為世界杯而生的。
提起1994年美國世界杯上“一戰成名”的球員,人們會想起在一場比賽獨中五元的俄羅斯前鋒薩連科。俄羅斯隊在小組賽中,前兩場兩戰皆負,失去出線可能。最后一場俄羅斯對陣喀麥隆,薩連科驚人爆發,幫助俄羅斯隊6比1痛宰“非洲雄獅”,他本人更是一口氣進了5個球,創造了世界杯個人單場的最高進球紀錄,這一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同時,薩連科也以6球成為那屆世界杯的最佳射手。
但和斯基拉奇的遭遇類似,薩連科世界杯后也再難找射手的感覺,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與這些世界杯后即黯然失色的球員相比,還有一位“一戰成名”的斗士依然活躍在世界杯舞臺上,他就是德國隊前鋒克洛澤。
2002年,24歲的克洛澤首次出征世界杯。德國隊首戰沙特隊,他上演“帽子戲法”,幫助球隊8比0大勝對手。空翻也成為他進球后的標志性慶祝動作。在之后的兩場小組賽中,克洛澤各進一球。第一次參加世界杯的他就以5個進球名列射手榜的次席。
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杯上,克洛澤又打進了5球,成為那屆世界杯最佳射手。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克洛澤再進4球。他也因此成為世界杯歷史上總進球數排名第二的射手,僅次于打進過15個球的羅納爾多。本屆世界杯上,35歲的克洛澤有望打破羅納爾多的紀錄,締造新的傳奇。
世界杯如同一部懸疑大片,場面驚險刺激,過程跌宕起伏,不到最后一刻永遠不知道結果。如果說巨星是劇中的主角,那普通球員就是配角。配角應該遵從角色安排安于天命嗎?答案是否定的。小人物也可以改寫歷史,成為不平凡的大人物。看看1982年的羅西、1986年的馬拉多納和萊因克爾、1998年的歐文和圖拉姆、2006年的格羅索、2010年的穆勒……世界杯能有這么大的吸引力,也許就在于它反復見證了那句話:“偉大,不只屬于巨星,而是屬于在球場上奔跑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