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尹炳新, 兄弟(中國)商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曾在天津市科委長期負責外事工作,后赴日進修。1992年加入兄弟公司,直接參與兄弟集團在華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舉措。2014年4月起任現職。
Brother,兄弟,這個名字在近兩年的打印機行業越來越響亮。這個曾經以傳真機聞名的老牌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激光打印機、多功能一體機、標簽打印機、掃描儀、便攜式打印機等新型產品都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出于對這個品牌成長秘訣的好奇,記者約訪到了兄弟中國的新任總經理尹炳新。
見到尹炳新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這天上午,他剛從上海飛到北京,下午和北京分公司的員工開了一下午會。整整一天幾乎沒有休息,尹炳新看起來有點疲憊,但談興不減。就在今年4月1日,他被任命為兄弟(中國)商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成為這個有著106年歷史的老牌日資企業的中國區掌門人。
和許多善于思考、善于總結的企業高層管理者一樣,尹炳新不喜歡聊那些“虛”的話題。兩個小時的采訪中,他一直在向我們講述一個公司的成長,以及他自己的成長?!拔铱梢园呀裉斓倪@些都歸功于運氣。但我說的運氣可不是字面上那么簡單,這里面的意思,得琢磨琢磨才能明白?!?/p>
對企業來說,沒有更多選擇,必須足夠強
“兄弟公司能成功,就是時勢造英雄。”1992年,尹炳新進入兄弟公司。當時,兄弟公司在小型多功能一體機領域已是全球先鋒。很多人已經想不起來,這家以技術精良著稱的辦公用品公司是從修縫紉機起步的。
1908年,安井兼吉創立了從事縫紉機修理業的“安井縫紉機商會”,那就是兄弟公司的前身。20世紀七八十年代,各種工業產品迅速電子化,兄弟公司順應了這一潮流。1971年,兄弟公司開始銷售世界最早的針式打印機。1987年,開始銷售傳真機和激光打印機。90年代初期的美國,在家辦公開始流行,兄弟公司敏銳地發現了這個巨大的商機,于1995年研發出第一臺激光多功能一體機,集打印、傳真、復印、掃描于一體,并實現了小型化,獲得極大成功?!拔覀冊敢鉃檫@些創業者服務?!币律钣懈杏|:“預見時代的變化,不斷發起挑戰,為用戶開發合適的產品,這一直是兄弟公司的精神?!比缃瘢S著兄弟公司產品線的豐富和發展,中小企業以及很多大企業和政府機關也大量使用了兄弟公司的打印輸出設備。
辦公自動化領域競爭激烈,兄弟公司的優勢在哪里?“性價比高。”尹炳新的回答幾乎是脫口而出。他說:“和競品相比,同類功能的產品我們有價格優勢,同等價格的產品我們有功能優勢。作為生產廠家,研發的前瞻性至關重要,比如說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匹配。還有,現在用戶不只需要硬件,更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銀行、醫院等為減輕服務窗口壓力,設置了很多自助打印設備,這對于傳統打印機廠家來說,都是新的機會?!?/p>
科技進步,讓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這幾乎是每一個生產廠家無法回避的難題。對兄弟公司和尹炳新而言,也一樣?!耙紤]今后5年、10年的發展。對企業來說,要想在行業中存活下來,沒有更多選擇,你必須足夠強!”
把中國單列出來,是對中國市場的期待
今年是兄弟(中國)成立的第十個年頭。在兄弟集團內部,共有5大局域公司:美洲、歐洲、日本、亞太、中國。美洲公司成立于1954年,1958年歐洲公司成立,中國公司是最年輕的一個。“把中國單列出來,是對中國市場的期待?!弊鳛檫@個市場的開拓者和掌舵人,尹炳新很有信心。
但開拓中國市場并不容易。尹炳新說:“消費者之所以買你的產品,有一系列的原因,比如價格、性能、品牌知名度、外觀、售后等,這些都是兄弟這些年來一直在努力做的。但在中國,我們遇到了與此前在日本以及歐美市場不一樣的情況。”
首先是銷售模式的差異。兄弟公司在美國和日本主要是依托連鎖賣場進行銷售。而在中國,經銷商渠道和店面銷售仍占主導,但各種新的渠道如賣場、網絡銷售等也同時并存。在尹炳新看來,這與中國市場各區域經濟和消費習慣的不同有很大關系。為了滿足不同地區用戶的各種需求,采用本地化的經銷商體系是關鍵。
其次是社會上有原裝耗材存在“暴利”的說法。對此,尹炳新解釋:“打印機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不是一家企業可以壟斷的,也就不存在所謂暴利;而且在國內有商家供應兼容耗材和灌粉。原裝耗材確實貴一些,不過我想提醒消費者,耗材研發不是那么簡單,要考慮不同地區、不同氣候、不同紙張,廠家經過千辛萬苦才研究出來解決方案,使用原裝耗材可以實現與打印機的最佳匹配,確保打印輸出質量,降低產品故障,防止漏粉卡紙等影響客戶使用和健康的問題?!?/p>
針對中國市場的特點,目前兄弟公司在中國銷售的耗材定價低于歐美市場,然而,中國市場上原裝耗材的占有率依然低于集團的目標。不過,對于原裝耗材的未來,尹炳新還是很樂觀:“相信在知識產權意識、環保意識加強后,原裝耗材會被更多的消費者接受?!?/p>
了解一線的真實情況是尹炳新的一個工作習慣。他每次來北京出差,都要抽空去一趟中關村。通過和經銷商交流,察覺市場中的變化?!拔覉孕?,隨機的走訪更能看到最真實的一面。對于一個決策者來說,每次做出重要判斷前,都需要有相應的信息來源。只有這樣才能對市場策略做出及時、正確的判斷?!?/p>
把愿景告訴給員工和合作伙伴
采訪中,尹炳新多次提到:“人做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這里的做人,也許就是指一個人的情商。尹炳新就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
尹炳新是天津人,1984年進入天津市科委負責外事工作,在做了近8年的公務員之后,他放棄了鐵飯碗,到日本進修?!霸谀莻€年代,走出國門更有吸引力。一走出去,發現我們和國外巨大的差別,就想能學到更多的東西。”1992年,尹炳新加入兄弟公司,直接參與了兄弟集團在中國建廠、設辦事處,直到在上海建立兄弟(中國)商業有限公司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他說:“我的優勢就在于既了解中國市場,又了解兄弟公司?!?/p>
他給記者展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名為《Brother集團全球憲章》的折疊小冊子。其中第一條就是“在任何情況下以顧客第一為宗旨”。下面還有將近20條,包括:為了及時對應全球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和期待,不畏懼任何變革;要求員工的行為成為社會模范,與公司擁有共同的價值觀,為實現目標奮發努力;時刻尊重每個人的人格與多樣性,帶著信義與尊敬行動,等等。
有調查證明,企業文化做得好的公司,企業銷售就跟得上。對這個結論,尹炳新大為認可:“規章制度是硬件,如果沒有企業文化這樣的軟件來支撐,規章制度無法運行。員工是需要未來的,要是看不到愿景,他干著干著就沒勁了?!彼f:“不僅僅公司的員工,包括兄弟公司的經銷商,我們叫戰略合作伙伴,也要合作。兄弟公司和代理商的關系不只是完成銷量,更多是本著合作共贏的理念,為了共同的目標,充分溝通,攜手共進?!?/p>
職場上有一個陷阱,就是給人一點成功的同時,讓他變得沒有耐性,沒有容人的度量,更沒有清晰長遠的目光。而尹炳新跳出了這個陷阱。在談到成功這個話題時,他說:“也許你看似成功了,只是因為你在這個位置上。說到底,這是公司的成功,而不是個人的。你必須認清自己。”
《兄弟DNA》一書詮釋了兄弟延續百年的秘訣:大膽革新,質量第一,追求理想,注重一線和勇于挑戰。這些,在尹炳新身上,在兄弟中國的DNA里面,也同樣得到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