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的史蒂夫·喬布斯十分頑皮,常常喜歡別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惡作劇。不過,他很聰明,學習成績十分出眾。
當時,他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鄰居都是惠普公司的職員。在他們的影響下,喬布斯從小就迷戀上了電子學。
惠普的一個工程師看他如此癡迷,就推薦他加入惠普公司的“發現者俱樂部”。在一次聚會中,喬布斯第一次見到了電腦,開始對電腦有了朦朧的認識。
上初中時,喬布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見到了比他年長5歲的史蒂芬·沃茲。沃茲是學校電子俱樂部的會長,對電子也有很大的興趣,兩人一見如故。
高中畢業后,喬布斯在里德學院只讀了一學期就休學了,去了雅達利電視游戲機公司工作。他借住在沃茲家的車庫里,常常與沃茲待在一起。他們當時夢想擁有一臺自己的電腦,可是市面上賣的都是體積龐大、極其昂貴的商用電腦,于是,他們準備自己開發。
制造個人電腦需要微處理器,可是英特爾公司出品的8080芯片要270美元一塊,還不出售給未注冊公司的人。喬布斯和沃茲沒有灰心,終于在一次計算機產品展銷會上買到了摩托羅拉公司出品的6502芯片,功能跟8080芯片差不多,卻只要20美元一塊。
他們欣喜不已,帶著6502芯片回到車庫,開始了偉大的創新。他們設計了一個電路板,將6502芯片、接口和其他部件安裝在上面,并通過接口將6502微處理機與鍵盤、視頻顯示器連接在一起,僅僅幾個星期,電腦就裝好了。這臺電腦就是聞名世界的“蘋果”I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