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救護車
駐英國特約記者 楊揚
今年是英國文豪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在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德鎮的莎翁故居外,一系列慶祝活動正在展開,其中一輛20世紀50年代的救護車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輛“詩歌救護車”,“醫生”是兩位詩人。如果你有煩惱,可以上車向詩人訴說,詩人會根據你的“病情”,為你朗讀一首幫助治愈的詩歌。比如,對于焦慮的患者,藥方就是20世紀英國著名詩人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過去一年,“詩歌救護車”接待了2000多名患者,他們接受治療后,大多心情愉悅。
詩人相信詩歌是生活的靈藥,普通英國人也非常喜愛詩歌和文學。學生在學校排演莎士比亞的戲劇,街頭藝人裝扮成詩人和作家,大文豪的頭像出現在書籍、畫冊、唱片、衣服、帽子、玩具上,就連一些巧克力包裝紙和茶葉盒上,也印有莎士比亞等文學史上閃閃發光的名字。可以說,文學已經融入了英國人的基因,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當我們被節奏快、壓力大的生活弄得焦頭爛額時,也不妨用詩歌和經典的文學作品,滋養一下干涸的心靈。
上帝創造了阿爾迪
駐德國特派記者 鄭紅
在德國,無論窮人富人,都會說:“感謝上帝創造了阿爾迪。”阿爾迪是德國連鎖超市,最大特點就是便宜。它不打廣告,店面樸素,有的商品甚至直接堆在地上。由于品牌產品有價格保護,無法降價,阿爾迪找到“無品牌”廠商,打造低價的自有品牌。阿爾迪的人力成本也很低。每家門店僅有四五個營業員,人均服務面積超過100平方米。他們人人都是多面手,業務繁忙時,集中在收銀臺結賬,閑時則輪流理貨。阿爾迪的東西雖然便宜,但質量很好,多次受到德國獨立質量檢測機構的好評。如果顧客對所購商品不滿意,還可以無條件退換。憑借著嚴謹科學的管理方法,阿爾迪成為了德國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
復制的古墓
駐埃及特派記者 王云松
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豪華無比,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但最近,不少去埃及的游客參觀的不是圖坦卡蒙墓的原址,而是一座復制墓。復制墓坐落在盧克索的“帝王谷”入口,它完全依照圖坦卡蒙墓原樣重建,還對原墓壁畫進行了修復還原,展現出墓穴3000多年前的樣子。為什么要花心思建造一座復制墓?自圖坦卡蒙陵墓1922年被發現后,大量游客涌入,對墓穴造成了破壞。有了復制墓,原址將定期關閉維護,這樣既保護了文物,又不會讓游客失望而歸。建造復制墓是埃及發展可持續旅游、復興旅游業的重要項目。埃及官方還計劃復制更多未對公眾開放的陵墓,讓游客充分感受古埃及文明。
不用智能手機有獎
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日本岐阜縣有一家90多人的公司。老社長巖田發現,中午午休時,很多社員都低頭看手機,交流越來越少。他擔心這樣下去,公司的人際關系會變差,就推出一項制度:只要員工不用智能手機,每月就能得到獎金5000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制度出臺后,效果顯著,很快就有20多人不再用智能手機。同時,為了提高員工的思考能力,巖田每個月還獎勵訂閱報刊的員工2000日元,不過有一個條件,就是每月要寫一篇讀后感。這些“土”方法營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圍,提升了公司效益。
現在在日本,效益最好的企業并非都有新套路,傳統的管理方法再次受到經營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