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生活在中國北方的人們來說,炕并不是件稀罕物。特別是在農村,這一鋪用磚或土坯砌成的床榻,是每家每戶必備的“大件”。從嬰兒時的第一聲啼哭到生命旅程的結束,老一代人一輩子在炕上度過了漫長的歲月。如今,當平房逐漸被一座座高樓替代,當一批批年輕人遠走他鄉來到城市打拼,炕,似乎成為一種遙遠的記憶。
近期,韓國對“溫突”(指朝鮮民居特色的地熱取暖系統,并不是中國人理解的火炕)申遺的消息,觸動了人們的神經,這個小小的誤會再次讓炕回到大家的視線內。而對郭繼業來講,這是個機會——這位66歲的老人專注研究炕已有40多年,被稱為中國“炕王”?,F在他正忙著聯絡各路專家,為中國炕申遺做準備。
炕是一個社交場所
在郭繼業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大書柜,里面擺滿了大大小小跟炕相關的書和資料?!叭绻袊鴮晃幕M行申遺,都得到他那兒找資料”,遼寧省農村能源行業協會會長唐春福說。
記者眼前的郭繼業一點不像大半輩子跟炕打交道的人。他面容白凈,帶一副細框眼鏡,兩眼炯炯有神,腰板筆直,不問年齡,真以為是50歲出頭。
剛落座,郭繼業就問記者:“你是北方人嗎?有沒有睡過炕?”聽到肯定的答復后,他開心地笑了。就像一名教了一輩子書的老先生,希望人人都讀過四書五經一樣,在他看來,炕就是北方文化的血脈中最地道的一支?!翱徽媸莻€好東西”,郭繼業說,“原來人們都愛講,‘老婆孩子熱炕頭’,那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
在中國,炕的歷史很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發現過它們的蹤跡??淮笾驴煞譃槿悾夯饓?、火炕、地炕,地炕后期演變成地暖。說起炕,郭繼業如數家珍:“中國各地炕的種類不一,形式多樣,東北是炕連灶,西北的則炕是炕,灶是灶,這些資料也需要進一步收集研究?!?/p>
在東北,炕歷來有“在睡眠中自然養生”的美譽。白天辛勤勞動,晚上往炕上一躺,腰酸腿疼很快就消失。“理想狀態下,炕在人胸部位置維持在20℃、腰部40℃、腳部30℃時,人體感覺最舒服。如果腰部有病,就讓炕中部溫度高點;有肩周炎,就讓炕頭溫度高點;腳底涼的,就讓腳底溫度高點。”郭繼業耐心地向記者解釋著,北方的冬季天寒地凍,熱乎乎的火炕不但可以抵擋寒氣進入體內,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是預防和治療關節炎、風濕病的好幫手;另外,炕面的硬度有利于頸椎、腰椎疾病的康復,對預防小孩駝背也有效果。“所以現在雖說有了各種各樣的床,很多人還是喜歡睡炕。”
“除了保健,炕也是一個社交場所。這一點,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惫^業從小在沈陽長大,對炕在東北人心中的感情最為了解。家里來了客人,關系一般的,坐炕沿上聊天;關系好的,放上炕桌喝酒。在東北的農閑季節,女人們湊到一塊,在炕上縫炕被、做棉衣;男人們圍著炕桌喝酒聊天;孩子們則繞著炕桌玩耍嬉鬧。
在郭繼業的記憶里,過去家家都以炕大為榮??淮?,暗示著家里子孫興旺,多子多福。炕是房子的中心,是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場所。一個人在家里的地位和受重視的程度,從他在炕上睡覺的位置就能看出來?;鹂秽徑羁诘奈恢梅Q為“炕頭”;鄰近煙口的位置稱為“炕梢”。家里最受尊敬的老人和最受寵愛的孩子,夏睡炕梢,冬睡炕頭。
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炕上擺一桌酒席,一家人緊挨著坐在一起。至今,在許多漂流在外的北方人心中,炕仍然是家的標志。
把搭炕當成藝術
說起怎么和炕結了緣,郭繼業笑了:“我是被炕害了一回,反倒對它產生了興趣?!蹦鞘?964年冬季,郭繼業剛剛16歲。一天母親在廚房叫郭繼業吃早飯,可是喊了十聲八聲沒人應,跑進屋里一看,郭繼業口吐白沫昏迷在炕上。家里人連忙把他抬到院子里,呼喊、撬牙、灌醋,幾個小時后,郭繼業才醒過來。“那時候因為燒炕煤氣中毒的人很多,我就想怎么才能又舒服又安全呢?”
很快“文革”開始了,大把時間沒處打發,天性勤快的郭繼業就跟著大人們搭炕干活。他自幼就喜歡瓦匠、木匠活,左鄰右舍誰家做工,他都樂意守在一旁盯著。1968年,郭繼業主動報名,就近下鄉插隊成了知青。臨行前,他帶了3個大木箱子上了公共汽車。接送的人都很驚訝,“別人都帶一個箱子,你怎么帶這么多行李?”其實,3個箱子中只有1個裝的是鋪蓋卷和日常用品,另外2個箱子里裝著滿滿當當的瓦工、木工工具。郭繼業舍不得放下自己愛好的手工活,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在農村他因為搭炕出了名。從小隊到大隊,人人都知道郭繼業炕搭得好,家家戶戶凡是炕不好燒的,都排隊等著郭繼業出馬。漸漸地,“炕神仙”的外號就傳開了。
炕看起來結構簡單,搭起來卻很有講究。溫度過高,人睡在上面容易上火,溫度過低,又容易感冒。“就像大廚燒菜做飯,搭炕也講究火候,同樣是一門藝術?!惫^業搭起來的炕,火苗呼呼往炕里抽,一會就燒得冒出騰騰熱氣,屋子里一下就暖和了。
在“炕王”比賽中脫穎而出
傳統的炕散熱面少,費柴不說,熱效率也低。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開展“節柴改造,利國利民”運動,遼寧省在各地搜羅搭炕人才。大學教師精通理論但缺乏實踐,爐灶工搭炕好卻說不出道理。雖然只有初中文化,卻能寫出40萬字搭炕冊子的郭繼業,跳入了省農業部門領導的眼中。為了測測他是不是真正的“炕王”,省里特意舉辦了一場搭炕比賽。同樣的材料,同樣的時間,郭繼業奪得第一。憑借這身本事,郭繼業作為特殊人才調到了省農業局工作。
在那里,他開始了對炕的專門研究。郭繼業曾在遼寧農展館里搭了10鋪炕,上面罩了玻璃,觀察煙的流動情況。一本名為《火炕專輯》的小冊子介紹了郭繼業研究的炕的60多種搭法。很多地方開始邀請他講課辦班,從東北到西北,郭繼業在全國培訓了上萬人。農業部還授予郭繼業“首席炕專家”。
“我研究這個,起初就是為了搭出好燒又節能的炕,后來慢慢發現,炕還蘊含了許多中國的歷史文化在其中,現在我把它當做一種文化來保護。”說起自己的研究,郭繼業很自豪。
年輕時,郭繼業因為搭炕,不僅鼻孔、手是黑的,就連吐口痰也是黑的,手指干裂出大口子。每天回家后,妻子都得幫他拆換一次手指上的膠布。現在年紀大了,自己不動手了,有人找他搭炕時,他主管設計,指導徒弟搭。和炕打交道將近50年,他深知其中的辛苦,更能感受到幸福。
申遺并不是最好的保護
韓國“溫突”申遺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讓郭繼業既覺得郁悶,又從中看到了希望。郁悶是因為,早在2007年,發起此次申遺的韓國教授金俊峰就曾在中國舉辦“國際溫突會議”,為申遺做鋪墊。與此同時,一場名為“中國炕的現狀與未來”的研討會也在大連理工大學舉行,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香港大學和內地多所高校,與郭繼業所在的遼寧省農村能源辦公室一道,舉辦“中國炕研究會”的籌備會議。現如今,金教授的申遺成了現實,而“中國炕研究會”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建立起來。
但郭繼業也在“溫突”申遺中看到了希望?!绊n國的這一舉動也許能喚起政府和更多專家對炕文化進行保護?,F在的年輕人沒幾個會搭老式炕,這一古老文化需要傳承??晃幕膫鞒校俨慌屯砹??!?/p>
為炕申遺,成了郭繼業現在最重要的事?!吧赀z并不意味就是對炕最好的保護,但能讓國際認可炕文化起源于中國。如今,許多地方搞城市化,讓農民住上樓房,實際上也把農村的一些傳統文化毀掉了。清華大學有學者提出,農村城市化可以讓‘農村的房子有農村的樣,農村的屋里還有農村的炕’,這才是對炕文化,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最好的保護方法?!?/p>
當年在“中國炕研究會”籌備組里最年輕的郭繼業也已經66歲了,他擔心,“如果再不對炕進行保護,我們這一批老家伙走了,誰還會搭炕呢?那時,炕或許真的就消失了?!?/p>
人物簡介
郭繼業,1948年生,祖籍山東,幼年遷到沈陽,現任遼寧省農村能源協會秘書長。他從一個搭炕工人成為農業部、人社部認定的全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曾登上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的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