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之后,反思日本文化的學者有很多,卻都敵不過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下文稱本尼迪克特)。她在1946年出版的著作《菊與刀》中,以寧靜淡泊的“菊花”和鋒利凜冽的“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被認為是對日本社會的經(jīng)典分析。
如今,這個反思的行列中又增加一位——因?qū)懽鳌叮ㄈ毡救耍罚ㄗx做“括號里的日本人”)而風靡一時的作家橘玲。與金發(fā)碧眼的本尼迪克特不同,橘玲就是一名日本人。他的名字在日本很扎眼——沒有姓只有名,而在日本,只有天皇是沒有姓的。橘玲并不諱言他用的是筆名,至于真名叫什么他從來不說。在媒體如此發(fā)達的日本,一個成名作家的名字竟成了個謎。
關(guān)于他的公開資料真是極少。已知的有:1959年出生,考入早稻田大學就讀,畢業(yè)后曾在日本著名雜志社寶島社當編輯,從2002年開始自己寫作,說起來可算大器晚成。
橘玲的第一部作品《洗錢》雖然是推理小說,但卻被讀者稱作“合法避稅指導小說”。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出版時深受歡迎,買不到書的讀者在網(wǎng)絡(luò)上四處尋求下載。他的第二部作品是《拾起讓你發(fā)財?shù)慕鹩鹈?,?nèi)容更為輕快,有人形容是在“通過講故事教人如何投資”。這部書銷量甚佳,而且引來了日本《經(jīng)濟新聞》的注意,從此橘玲成為這份日本財經(jīng)權(quán)威報刊的專欄作家。同時,他的寫作涉及面也越來越廣。
橘玲被認為是日本目前最神秘的作家之一,并不僅僅因為他不肯公開真名,更因為他的寫作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寫一本紅一本。作為一名學院出身的作家,偏偏對日本社會的剖析如手術(shù)刀般深刻尖銳,很多人都懷疑他有特殊的身世背景。
就在人們的各種揣測中,橘玲推出了他備受關(guān)注的新作《(日本人)》。這是一本少見地鼓起勇氣談論自己民族性的作品。橘玲對本國的失敗毫無遮掩,政治和經(jīng)濟莫不是如此。他把目光聚焦在當代,反思二戰(zhàn)及泡沫經(jīng)濟對日本人的重創(chuàng)。在他看來,日本社會有一種強大的、與眾不同的“空氣”,就是激烈的競爭氣氛。這種意識下,日本從古至今都有著殘酷的問責制度,武士切腹,現(xiàn)代社會則以剝奪退休金、逐出社會等形成一個嚴厲的懲罰體系。
這本書的中文譯者評價說:“《(日本人)》顛覆了對日本人的所有思維定勢?!痹陂倭峥磥恚毡救藳]有多少民族驕傲,而是務實得可怕。書中特意列舉了二戰(zhàn)后,作為日本的“太上皇”,美軍司令麥克阿瑟收到超過50萬封日本民眾的來信,有人希望加入美國的軍隊,有人要當美國間諜,還有女人想與麥克阿瑟生個孩子。一個日軍家屬寫道:“為日本之將來及子孫考慮,祈愿美國將日本納入其國家領(lǐng)屬?!?/p>
橘玲還分析,進入現(xiàn)代社會后,日本的家族和家庭慢慢解體。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形成了“一人一個房間的超未來社會”。這是“貨幣侵蝕”的結(jié)果。當一切都可以用金錢來量化和購買時,家庭、學校等走向崩潰,愛情、友情也走向破滅??吹竭@些,你也許會明白書名中橘玲為什么要把“日本人”放到括號里。他所講的“日本人”與此前《菊與刀》為代表的“日本人”大相徑庭,而這也許就是現(xiàn)代的日本人吧。
有人認為橘玲用更新的視角“揭開了日本的底細”;有人則認為日本人寫自己總有局限性。無論你是否認可橘玲,卻不得不承認,他讓你認識了另一個日本,一個深受美國影響、經(jīng)歷過經(jīng)濟泡沫的當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