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妹紙準備結婚時,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結婚后,面對雞毛蒜皮的瑣事,各種糾結。相比之下,古代的妹紙就淡定多了,因為人家早就接受過新娘特訓,輕松完成從少女到少婦的轉換。
從五六歲懂事起到出嫁,古代妹紙在家里要接受10年左右的新娘特訓。 新娘特訓,一般是由親媽負責。所以,古代的婚姻禁忌里有一條是“喪母長女不娶”,就是因為男方擔心喪母的妹紙教養不好。喪母的妹紙能有人要,要么是由祖母代為教養;要么就是聘請教養嬤嬤。有的教養嬤嬤是從仆婦中精選出來的,這樣的人家一般是有底蘊的世家豪門;有的教養嬤嬤是外聘的,譬如聘請退休的宮女、嬤嬤,或者教養良好、家道中落的寡婦。外聘的教養嬤嬤,工資比金牌月嫂還高。請得起的人家,一般不是名門就是土豪。
針線活和做飯,這是新娘特訓中最基本的內容。因為古代妹紙的嫁衣都要DIY。不會針線活,縫不了嫁衣,結婚時穿神馬?凡是買成品的,都會被婆家人看不起,因為這說明你的針線活太爛。另外,定親后,妹紙給未來婆家送節禮時,要送針線活(通常是親手做的鞋子、手帕);結婚第二天拜見公婆,還要送針線活。最重要的是,古代沒有內衣店,要是老公每天穿著漂亮丫鬟縫的內衣,穿出曖昧咋辦?所以,老公的內衣必須得老婆縫!不會針線活的妹紙,會被各種嫌棄。做飯也是新娘必殺技,古代妹紙結婚3天后,就得面對業務考核—親自下廚給公婆做頓飯。沒通過考核的,有可能下崗哦!
小門小戶的妹紙精通這兩樣兒,就能安心上花轎了。土豪家的妹紙,新娘特訓會多幾項內容,比如理財和管人。理財方面,一是要會看賬本,發工資,保證家里人人吃飽穿暖,手里有零花錢;二是懂得投資理財,讓嫁妝里的田地和店鋪實現利潤最大化,保證自己孩子將來吃穿不愁。
管人也很重要,首先要學會管理下人,和家里的丫鬟、婆子,田莊的莊頭、佃戶,鋪子的掌柜、伙計等打交道,辨別忠奸;其次是管理家人:公公、婆婆、丈夫、小妾、通房、大伯子、小叔子、小姑子、妯娌、隔房的叔嬸、寄住的遠房表妹、打秋風的遠親,絕對壓力山大。連對付極品親戚和斗“小三兒”的本事,親媽都會傳授。相比之下,現在的妹紙連婆婆都搞不定,弱爆了有沒有?
所以,有智慧的土豪都會在女兒十一二歲時,讓她先管理自己的院子。親媽在處理家事時,也會讓女兒在一旁觀摩學習。
而那些出身官宦之家的妹紙,要八面玲瓏,懂禮儀,會交際,比土豪妹紙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去老公同事家吃飯,得穿神馬衣服?過年時,送朋友神馬禮物?領導老婆的閑話里,藏著什么有用信息?里面的學問多了去了,一個賢內助能幫丈夫拓展人脈。所以,妹紙們從小學習交際常識。出嫁前,長輩還會帶她們出門赴宴模擬演練,并在一旁提點、指導,避免她們出嫁后走彎路。
如果這些必修課修滿學分了,書香門第的妹紙還會學幾門選修課—琴棋書畫。一是陶冶情操,二是將來和老公能有共同語言,不給狐貍精紅袖添香的機會。寫了《再生緣》的清代美少女作家陳端生,就和老公感情特別好,兩人沒事一起看看書,寫寫詩。世家的妹紙,還會讀一些史書,培養政治敏感度,這樣將來能夠更好地輔佐丈夫,不會因為站錯隊而被炮灰。
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斗得過“小三兒”,打得過流氓……這些現代妹紙夢寐以求的事,古代妹紙其實早就做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