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回老家的我,意外在奶奶的金魚缸里發(fā)現(xiàn)小半缸色彩斑斕的玻璃珠。滴溜溜的小彈珠們,在流水經(jīng)年累月的洗刷浸潤下,越發(fā)顯得晶瑩剔透,暈光閃爍,如一抹流動的彩虹。“是我保存下來的,想那當年,它們都是你弟弟的心肝寶貝呀!”奶奶得意地說道。
提起這弟弟,我還真有話說。雖然他作為男孩子自小就長得比我高和壯,卻靦腆文秀,與我天地八方肆意縱橫的調(diào)皮搗蛋性格截然不同。他對于喜歡的東西,或者好吃的,從無抵抗力。我掌握了他這一軟肋,每每以各式好處利誘他,讓他乖乖地做我的跟班。媽媽為此恨鐵不成鋼地評價他:生人不生膽,一副軟骨頭。我也常常揶揄他:若是發(fā)生戰(zhàn)爭,你這性格可怎么辦呢,太墻頭草了!
小學階段的弟弟,酷愛收藏各色花紋的玻璃彈珠,偏他自己又不爭氣,與小伙伴們玩彈珠,總是輸多贏少,經(jīng)常把好不容易收藏的彈珠輸個精光。后來他竟學了個乖,總是鼓動我這彈珠高手去玩。看上誰的彈珠,就約他和我玩,先把彈珠贏回來,再軟硬兼施地從我手上謀取。于是,絢麗的彈珠成為了我和弟弟間交易的“一般等價物”。
記得有一次,因為聽說用黃鱔的血煮粥,可以治愈貧血。我就謀劃著帶上弟弟去一起抓黃鱔為媽媽治病。
抓黃鱔是個技術(shù)活,為此我專門請教了鄰居專業(yè)的抓鱔大叔。等到借好了鱔夾、鱔簍,膽小的弟弟卻開始打退堂鼓:“好姐姐,要不你自己去吧,你那么厲害,我相信你自己就可以搞定。”“不行,你得給我打手電筒和背鱔簍。我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而且媽媽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其實讓我一個人到漆黑的水塘邊沼澤地里去,我也有點忐忑。
“我怕黑……”弟弟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不行,要么你陪我去,去一晚一顆彈珠,要么輪流一人去一晚!”
果然弟弟一聽到有彈珠,馬上答應(yīng):“好,我背簍子,打電筒,陪你去!”
夜晚,我倆帶上裝備悄悄出發(fā)了。開始一切順利,我麻利地把一條條傻乎乎的毫無防備的黃鱔悉數(shù)鉗到竹簍里。剛捉了半簍,弟弟突然一聲驚叫:“有蛇!”我低頭一看,果然一條漆黑的一米來長的蛇正從我的腳背上緩慢地溜過。雖然我素來膽子大,但一個女孩子總是害怕這些滑溜溜的生物,頓時覺得渾身發(fā)軟。正當這個時候,只見弟弟撿起塊石頭,深深地吸了口氣然后重重地朝著蛇的頭部砸去……
雖然跌跌撞撞回到家后,弟弟還是被嚇得生了一場病,但他的形象在我的心里開始有點不一樣了。為表示我的感動和對他的嘉獎,我把珍藏的彈珠悉數(shù)給了他。
俗話說吃一塹就長一智,可弟弟性格始終不改。此后,我又用彈珠引誘他幫我挖坑建果園種樹苗,讓他狂風暴雨里扛木桿搶救香蕉,讓他把爺爺給的零花錢拿出來買圖書,賭期末考試我們誰拿班級第一……而我,付出的就是這一堆漂亮的玻璃彈珠,和數(shù)次爬到十多米高的菠蘿蜜樹上去為他摘菠蘿蜜……
長大后和弟弟提起這些童年瑣事,他總會狡黠地說:“有我個這么傻這么廉價這么容易騙的跟班,你就知足吧!”
其實我一直沒有告訴他,原本膽小懦弱的是我,因為有了他的陪伴,我才會變得勇猛頑強。玻璃彈珠的彩暈,映出在那童真的歲月里,兩個孩子相互依偎扶持著一路走來的影子。那一直是激勵我在此后的人生中,去創(chuàng)造、去改變生活的,最燦爛的陽光,最深的溫暖,最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