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 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的“三嚴三實”,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為官之道,是致力改革創業的行為準則。
“三嚴三實”,體現的是作風,彰顯的是境界。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已吹響了“集結號”,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提出“嚴”與“實”更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嚴”是慎獨慎微的自律,是勤于自省的審慎,是嚴守紀律的敬畏,是堅持黨性的覺悟;“實”是腳踏實地的干勁,敦本務實的精神,履職盡責的態度,執政為民的追求。
“三嚴”是官德之本,是從政之源
萬事嚴中求。嚴明的紀律、嚴格的要求,對黨員干部是一種監督,更是一種愛護。
“嚴”針對的是“松”。中國共產黨是擁有8000多萬黨員的大黨,不嚴,難以爬坡過坎,難以鞏固改革發展的不易成果;不嚴,難以治黨興業,難以塑造良好的政黨形象。
當前,“四風”積弊漸次革除,黨風政風新風拂面。但“四風”之弊非一日養成,其頑固性決定了祛除“四風”也非一日之功。上面松一寸,下面寬一丈。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讓步。只有從嚴要求,從嚴執紀,一把尺子量到底,只認規矩不認人,才能防止出現“破窗效應”。
作風建設是黨的生命線,關乎人心向背,關乎事業成敗。好作風,就要突出“嚴”字當頭,不搞“一陣風”。“開頭緊,中間松,結尾還是空”。從以往改作風的成敗中可以看出,如果少了嚴謹嚴格、嚴抓嚴管的精神和干勁,定會在不良作風的堡壘面前打敗仗、栽跟頭。
糾風之難,難在防止反彈。言必信,才有威;行必果,才有效。思想上要設置“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的警戒線,件件抓鐵有痕,樣樣踏石留印。對干部工作“嚴”,有利于快速成長、快出成果;對干部學習“嚴”,有利于強化能力、提高素質;對干部生活“嚴”,有利于潔身自好、嚴守節操。
現在少數領導干部身上確實存在“里外兩張皮”現象,有些人言行不一、表里相背,嚴重敗壞和影響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各級領導干部知識上要有饑渴感,本領上要有恐慌感,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敏于實踐。不能把紀律規章當成“手電筒”,握在手中,專盯手下,只對別人提要求、下禁令,自己卻成了裁判員、局外人。沒有上示范,作用就有限;領導不帶頭,作風難持久。嚴,就要從嚴管干部、從嚴帶隊伍,切實將“三嚴”貫穿教育實踐活動始終,真正在思想上嚴起來,在整改上嚴起來,在正風肅紀上嚴起來,切實做到嚴管實抓、嚴督實導、嚴查實改。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自我約束、自我革新、自我整改、自我落實、自我進步;才能不斷“擰緊螺絲”、“上緊發條”,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善做善成。
困難矛盾之處、急難險重之事,最是考驗干部作風、能力的試金石。在棘手問題面前,要敢碰硬、敢“亮劍”。這里的“硬”就是較真,這里的“劍”就是嚴懲,這是轉變作風的目的所在。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時刻不忘黨的宗旨,弘揚“敢于負責就是能力、戰勝困難就是業績,發現問題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職”的敢抓敢管、敢于擔當的精神,行得正、走得端,敢啃難啃的“硬骨頭”,敢解難解的“撓頭事”,敢蹚難蹚的“深水區”,講話才有底氣,辦事才能硬氣,群眾才會服氣。
“三實”是官權之根,是使命擔當
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就是實事求是,這就決定了每個共產黨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該是“實”的典范。“實”是人格,是力量,是執政之要、興業之道、做人之本。
“實”針對的是“虛”。謀事好高騖遠,不求實際,是虛;遇到問題難題,不求實效,是虛;假話套話盛行,不求真知,還是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無不是虛。
苗栽不實則亡,樹植不深則枯。“虛功”、“假做”是作風建設的惡病頑疾,真抓實干才是工作要義。要從戒虛、戒偽、戒浮、戒空做起,定下來的事情就要雷厲風行、抓緊實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立說立行、一抓到底、做出實績。
好作風從哪里來?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不是從嘴里說出來,而是實實在在干出來。抓作風必先強黨性。黨性從來都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自發的而不是被動的。作風建設,不僅要落實為制度,更要升華為價值。成為準則,只意味著人人遵循;成為價值觀,才意味著人人信守。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兩橫一豎”一個“干”。“兩橫”就是要橫下心來干工作、撲下身子抓落實;“一豎”就是要一竿子插到底、不達目的不罷休。
改革是對實干精神的呼喚和昭示,困難是對實干精神的鍛造和升華。從“實”干起,最能體現共產黨人的“認真”二字。要用感情“尺子”縮短與群眾的距離,時刻牢記民評民說是標準、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聲是依據、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標、民苦民痛是失職的為民要旨,做人貴在老實,做事貴在求實,謀事貴在務實。
形式主義誤事,形象工程誤國。任何時候,“做”比“說”都要付出更多艱辛,說得再多,矛盾問題也不會被“說”跑,還是要靠實打實的工作。要把“三嚴三實”作為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指導,自覺做到“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以真實、踏實、樸實、老實這四塊“磨刀石”,磨掉浮躁,磨出真誠,磨除官場上的陳規陋習,力爭把矛盾化解在當前,把問題解決在任期,促進新風正氣常態化、長效化。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往今來必成于實。求實,是共產黨人的本色,也是領導干部的應有品格。領導干部常省自身不足、常糾自身之過、常練修身之術,切勿“唱功”有余而“做功”不足,要時刻謹記權力是人民賦予,執政是為民服務,發展是為民謀福。領導干部只有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才能給群眾帶來切實的利益,讓發展成果惠及民眾。
大凡成就一番事業的領導干部,都是干出來的,不是跑出來的。跑出來的領導干部,群眾信不過,工作拿不起,將來走不遠;干出來的領導干部,人民信得過,自己立得住,一路走得穩。要堅決拋棄不按科學套路出牌的“浮術”,以實立身,以實為守,以實行事,開明而不自以為高明,由民做主而不代民做主,堅持好事辦好,真正實事落實,才能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工作實績,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三嚴三實”互為關聯,是一個統一而嚴密的整體。領導干部有“三實”的覺悟,才能在實際工作中腳踏實地、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有“三嚴”的警醒,才能心存敬畏、手有戒尺、行有規矩。
“三嚴三實”是對作風建設的進一步升華,是對領導干部的更高要求。領導干部要勿忘“嚴”和“實”,警鐘長鳴、發條常緊,發揚釘釘子精神,作風建設就能一以貫之、一抓到底,就能用真招實措換來實實在在的進步,用自身行動向社會傳遞正確價值導向,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風尚。
(執筆:魏曄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