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女生們為宣傳自己改編的女權主義話劇《陰道之道》,在人人網上發布了一系列“陰道宣言”照片,表達出了當下時代的女性性宣言。
十年前,艾曉明將中文版《陰道獨白》引入大學校園,中間屢次禁演、修改,引發席卷全國的風潮。十年間,這臺被女權主義者視為女權“神”劇的演出,一路走來,戲里戲外,亦如時代的變遷。
艾曉明:將陰道宣言進行到底
“我的陰道說:別把我當作敏感詞!”“我的陰道說:我要尊重!”“我的陰道說:我想讓誰進入,就讓誰進入!”——這是2013年底網絡上最走紅的一組照片,圖片中北京外國語大學的17名在校女生手持白牌,寫滿不同的性口號,表達各自的性態度。
發布這些照片是為了宣傳一部校園話劇《陰道之道》,它是美國女權主義者伊芙·恩斯勒創作的有關賦予婦女權力的劇作《陰道獨白》的中文改編版,該劇自1996年以來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搬上舞臺。
而《陰道獨白》的吶喊,在中國歷經禁言,至今已十年。
《陰道獨白》在中國的首演是2003年在南方一所藝術院校。2003年12月7日,廣東美術館,中山大學的艾曉明教授第一次讓“陰道”用中文“獨白”。她對伊芙·恩斯勒的劇本做了本土化的翻譯和一些中國元素的添加。
“我要你們跟我一起說——陰道——因為我想要有這么一天,我說出這個詞的時候,我感到的是舒坦,而不是羞愧,或者罪惡。”參與演出的吳娟在演出心得里寫道,“盡管發音不夠標準,盡管表演還很稚嫩,甚至還有很多缺陷,但是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陰道終于說話了。
但官員阻止了次年將其搬上公共劇院舞臺的努力。2004年2月12日,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售票公演《陰道獨白》,票已售罄,卻在開演前的2月8日被告知臨時禁演,原因是“不符合中國國情”。
同是計劃在V-Day前后在北京上演的中英混合版《陰道獨白》,也因為“演出場地不符合相關條例要求”被禁演。而同一時間,文化部長在采訪中誓言將大力發展公共性文化事業。直到同年5月13日,復旦,整個上海,甚至是國內所有的校園,才終于迎來她的第一聲吶喊。
2009年,該劇首次商演,劇名中將陰道一詞改用字母“V”代替。2014年,《陰道之道》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多個非正式的小劇場上演。
舞臺上的性平等只是假象?
在艾曉明看來,20世紀最后十年的中國社會,商業主義和消費主義甚囂塵上,女權是漸漸被人遺忘的一個名詞。艾曉明發現,“男女都一樣”的政治宣傳和“男女不一樣”的權利口號都開始靠邊站,取而代之的,是女性身體漸漸成為商品的曖昧符號。
發起人艾曉明卻說:女權運動,要始于舞臺,終于現實。舞臺上的喧囂和吸引到的關注,只是假象,而現實中的中國,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女權是什么。于是,她去四川地震災區調查受災婦女兒童的權利保護,去河南等艾滋病高發區拍攝被意外感染的婦女,去烏坎記錄當地婦女聯合會在鄉村治理中的角色等等。
“男權文化是對女性視而不見。當你沒有別的武器的時候,語言就是你的武器。”艾曉明不斷地發出自己的聲音,通過報紙、雜志、網絡,試圖影響更多的人。
中山大學比較文學專業的副教授宋素鳳見證了這十年的變化,“話劇的意義不在于一場單純的表演,而是希望造成回響,產生討論,以推動婦女權益的進步。”
十年后,當年參與首演的宋素鳳,已經成為艾曉明之后新一任中山大學性別教育論壇負責人。她決定重新上演這出經典劇目,“惟愿站在歷史的長河一端,向十年致敬”。
十年前的《陰道獨白》上演后,鮮花和爭議翻涌至今。當時的主演全是女性。十年后《將陰道獨白到底》,有了三名男演員。他們以男性之口,贊美陰道。“平權絕不是女性自己說了算,它還需要更多的兩性、雙性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