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戰火紛爭的中東造就了以色列這個地區“軍事強國”,也刺激了它的軍事工業和軍品貿易的發展。目前,軍事工業已成為以色列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為謀求長足發展后勁,使軍工生產銷售進入良性循環,以色列軍工企業向世界上60多個國家出口。
以色列的兵器生產公司約有150家,著名的有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索爾塔姆有限公司、梅卡維姆公司等,其中軍事工業公司是以色列最大的軍事工業公司,下設武器、彈藥、化學、火箭系統等9個分公司和1個研究院。
出于戰爭的需要,以色列軍事工業起步很早(50年代末、60年代初)當時只能生產部分輕武器,改裝和維修一些武器裝備。1967年,著名的“六·五”戰爭后,巨大的軍品需求拉動了以色列軍工企業的迅速發展。
到80年代中期,以色列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軍工科研和生產體系,全國從事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的公司達250多家,并涌現出如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以色列武器發展管理局、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拉法爾公司、以色列造船廠等十幾家規模巨大、舉世聞名的軍工企業。這些軍工企業涵蓋了從軍工科研到武器生產,從各種軍用飛機、坦克、艦艇到電子、通信設備等幾乎所有軍用產品的生產領域,從業人員近8萬人。
以色列的軍事工業包括國營(占80%)、私營和與美、英、法等國合資的企業三大類,由政府和國防部共同管理。以色列著名的軍工科研機構有十幾家,如拉法爾武器發展局、海法技術大學、武器研究中心、航空航天學會、韋茲姆研究院(研究核技術)等。其中拉法爾武器發展局是以色列最大的軍工管理機構,也是最具實力的武器裝備研制和生產綜合體。
導彈與航天工業在以色列軍工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以色列在武器裝備方面對其周圍的阿拉伯國家保持優勢的支柱。以色列據此成為世界上第八個可以發射衛星的國家,并有能力生產各類導彈。
90年代以來,中東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被以色列視為敵對國家的伊朗、敘利亞等國的軍事實力大增,于是以色列開始重新審定國家防務戰略,在充分挖掘本國軍工企業最大潛力的同時,加強與美英等國軍工企業的合作,共同研制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在與外國武器裝備研制公司合作的過程中,以色列軍工企業掌握了許多最先進的武器研制技術,使以色列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水平也大大提高,收到了借“雞”生“ 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