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信息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迅速崛起并在各行各業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也對大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應用于大學之后,既給大學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正面影響,也給大學的發展構成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積極探索和創新大學運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途徑重要且必要。本文分析了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給大學帶來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學正確運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創新舉措。
【關鍵詞】 現代信息通訊技術 大學 影響
現代信息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是基于網絡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技術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化技術,隨著計算機與網絡在世界范圍內的逐漸普及,網絡信息通訊技術迅速被應用到了國防、教育、經濟等諸多領域,并且在人們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應用于大學之后,既給大學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正面影響,也給大學的發展構成了挑戰,在這種情況下,積極探索和創新大學運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途徑重要且必要。本文分析了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給大學帶來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學正確運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創新舉措。
一、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給大學帶來的正面影響
1.1沖擊傳統教育理念
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應用于大學之后,最為顯著的成效就是沖擊了傳統的大學教育理念。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有著“實時性”、“大容量”、“交互性”以及“跨時空”等諸多優點,這將有助于提升大學教育的現代化水平,拓展大學辦學范圍、提升大學教學效率,從而加速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例如當前許多高校紛紛開展遠程教育,建立國際教育培訓中心,這些都是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催生下的產物。此外,大學利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可以興建“數字圖書館”,興辦多媒體教室,這些可以為大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發展個性特長創造優質條件,從而對過去“黑板加粉筆”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造成了巨大沖擊。面對這些新情況、新變化,大學管理者、教師以及學生都要革新教育理念,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潮流。
1.2革新大學教學方式
大學借助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可以開展網絡化教學、多媒體教學,這樣以來,教師通過PPT課件、視頻資料以及動態圖片等便可以將教學內容圖文并茂地呈現給學生,過去復雜的原子結構圖、深奧的物理定律以及復雜的生物細胞圖都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清晰、生動的呈現出來。例如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開發了CAI軟件,可以實現模擬法庭和情景分析,使枯燥的說理教育變得逼真、生動。另外,師生可以借助電子郵件、校園BBS、騰訊QQ等現代通訊手段開展探究式學習、交互式學習,一些問題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通訊工具進行研討,真正打破時間、空間等條件的制約,實現天網、地網以及人網的“三網合一”。由此可見,大學借助現代信息通訊技術不僅能提升教學效率,而且能增強大學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大學教育質量。
1.3完善大學學校管理
大學的學校事務十分繁雜,涉及到人事檔案、考試成績、學籍材料、教室安排、科研教學、財務管理以及圖書管理等,采用傳統的高校事務管理方法不僅效率低,而且費時費力,有時還會干擾到大學正常的教學活動,因此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大學將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引入到學校管理中之后,不僅能夠提升學校管理的全面性,而且還能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定量統計的準確性,從而以最少的財力、物力和人力來優化、完善學校管理。
二、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給大學帶來的負面影響
2.1加重大學信息污染
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可以為大學提供豐富的知識,同時也會傳播垃圾信息,干擾大學的教育活動。例如當前一些網絡黑客建立色情網站并傳播一些暴力、色情的信息,有的不法分子制造木馬病毒進行網上詐騙,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網上散布謠言、惡意誹謗,這對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鑒別能力和自制能力不強的大學生來說,很難去有效抵制,一不小心便會誤入歧途,甚至會觸犯法律并受到制裁。
2.2弱化大學人際關系
大學猶如一個小型社會,成千上萬的教師、學生以及校工等組成了一個龐大的人際關系網絡,因此對于一所大學來講,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重要且必要。現代信息通訊技術運用到大學之后,雖然大學內的人際交往、部門之間的聯系變得十分便捷,然而人和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機會大大減少,面對面的交流也卻變得少之又少,大學內師生的許多交往活動很多時候都是以“人——機——人”的模式在進行,久而久之,大學內的人際交往就會弱化、淡化、機械化,最終不利于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的營造。
2.3致使學生沉迷網絡
現代網絡通訊技術有著虛擬性、開放性等特點,對于大學生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它會讓一些大學生沉迷其中、迷失自我。現實中一些大學生由于長期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結果現實中的交流活動逐漸減少,長此以往產生了孤僻、自私以及缺乏責任感等問題,甚至有些大學生在缺乏道德約束的網絡世界里過分放縱自己的行為,走上了剽竊他人學術成果、實施網絡詐騙的不歸之路,這都十分不利于自身的成長、成才。
三、大學正確運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舉措
3.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大學要想切實發揮網絡信息通訊技術的優點,避免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就要建立并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保證這一技術在學校教學、管理以及科研等活動中正確運用。為此,大學可以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校內《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應用規范》,從制度層面和管理層面入手來引導學校內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例如當前美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已經協助上百所名牌大學制訂了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政策和應用措施,以此來確保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在大學教學、科研等活動中的正確運用。
3.2加強教師相關培訓
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主導者的角色,大學教師對于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掌握情況將直接關乎大學的信息化、現代化建設。為此,大學一方面要組織和引導教師參加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培訓,讓教師在培訓課上學習多媒體教學的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在多媒體教學中如果遇到問題及時請教專家,從而不斷提升網絡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能力,做到能夠嫻熟的操作計算機和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另一方面,大學要引導教師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積極推廣和使用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借助生動、逼真的案例來提升教學效果,借助電子郵件、網絡BBS、電子公告板系統以及網絡答疑系統等實現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3.3重視監管和引導
大學重視和加強對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監管是保證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在大學中正確運用的重要舉措。網絡環境復雜多變,大學生缺乏防范意識,而且判斷信息價值、抵御垃圾信息的能力相對欠缺,稍有不慎就會沉迷網絡、不能自拔。為此,政府和高校要加強合作,借助法律手段、技術手段等對網絡信息實施實時的監控和過濾,以此來優化大學生的網絡環境,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現代信息通訊技術的積極作用。
四、結語
總之,現代信息通訊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給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帶來諸多的積極影響,也可能會給大學的發展帶來阻礙和挑戰。面對這種現狀,大學要因勢利導、積極作為,通過建立制度、加強培訓以及強化監管等舉措來保證現代網絡通訊技術的合理運用,從而為大學的信息化、現代化建設夯實基礎。
作者簡介:
董立剛(1978-),男,浙江紹興人,漢族,工程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軟件工程。
單位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街四馬路9號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紹興分公司,郵編:312000
手機號:15305758267
參 考 文 獻
[1]周輝.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2:36.
[2]詹曙英,吳燦龍.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6,10:47
[3]張麗.亞太四國信息通訊技術ICT教育概況及比較研究[J].林區教學,200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