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通信網絡結構的演進,“寬帶中國”戰略達成普遍共識。為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寬帶網絡升級建設正緊鑼密鼓地展開。基于寬帶業務競爭正向接入網業務發展,本論文針對于通信寬帶接入業務的發展以及寬帶網絡建設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 通信寬帶接入 寬帶業務 網絡建設
信息通信網絡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核心網和接入網,其中的接入網建設已經成為三網融合的集中點。核心網結構簡單化方向發展,接入網則日漸復雜,占有整個網絡總投資的一半以上。
一、發展寬帶接入業務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基本的信息傳輸工具就是計算機網絡。帶寬作為基礎戰略資源,成為了智能化網絡競爭中的制勝砝碼。傳統的接入網絡系統,是以電纜或者光纜作為網絡的骨干傳輸系統,連接交換局與用戶終端之間。網絡系統中,由電纜或者光纜所組成的配線長度可以達到幾百米乃至數公里。目前則是將接入網界定為信息傳送實體,但是信息在網絡業務的接點和接口處與信息使用用戶網絡接口之間進行傳輸,所有的信令在傳輸中并不會有任何處理,完全透明化。在用戶開來,接入網主要是用于完成連接任務,而與信息傳輸業務毫無關系,且接入網沒有信息交換功能。相比較于接入網,骨干網通常采用光纖結構,且傳播速度快,導致接入網成為“瓶頸”。隨著用戶對于網速需求的日漸提高,發展寬帶接入業務迫在眉睫。
二、通信寬帶接入業務發展
傳統的通信寬帶接入方式就存在著多種選擇性,比如,電信網絡因擁有雙絞線網絡技術而可以選擇ADSL 技術;有線電視系統所存在的優勢在于,其具有1G 的帶寬。但是中國居住人群分布缺乏均衡性,一些人群密集的地區,電纜會過早老化,給寬帶用戶帶來使用上的不便。
回顧DSL 技術發展,1993 年中國部分地區建設DDN時,HDSL技術就已經被采納,用于作為網絡接入手段。1997年與IDSL 基本相同的技術N-ISDN 業務被用于非個人用戶的專線接入,可以實現打電話與登錄網絡同時進行。但是,上網的速率很低,還沒有達到130 kbit/s。直到2000年,作為寬帶接入手段的ADSL 和以太網被接入到尋常百姓家,DSL 技術才受到廣泛關注。ADSL 寬帶接入網具有電信級的維護管理屬性,且具備良好的接入網擴展性,使該業務用戶成為寬帶接入用戶發展的主流。
自2003年以后,光纖到戶技術(FTTH)以其新的通信發展方向,提高了網絡管理效率,并發揮著網絡入網優勢。但是FTTH技術的發展,也導致一些問題的出現,比如光纖網絡規劃與網絡建設方案的不一致,光纖到戶就是運用光網絡將寬帶網絡接入到現代化的辦公地點或者用戶住宅中。作為目前最為突出的網絡通信技術,電纜的使用上卻依然局限于銅纜,導致FTTH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技術障礙,隨著光纖到戶成為用戶的普遍需求,光纖用戶數量猛增,并預計在未來的兩年中,享用“光纖到戶”的用戶將為目前的兩倍。可見中國的光纖通信技術還有待發展,難以跟得上用戶的實際需求。
三、通信寬帶接入網絡建設
3.1光纜網接入前要做好用戶確認
光纜網的連接有不同的結構層次。對于用戶的網絡需求進行調查,根據用戶需求選擇環形光纜結構、星形光纜結構或者是樹形光纜結構。在FTTH使用頻率較高的地區,可以對OLT以調整,并適度下移。此外,對于用戶加以確認,可以使單元網格的建設更能夠滿足用戶需求,使光纖接入網的預算投入優化。
3.2光纜網接入時,要考慮覆蓋環境特點
為了使光纜線路接入和接出都非常便捷,且在運營中提高安全性,就要在接入光纜網時,考慮到光纜線路所造地理位置,以及各種環境因素。比如,在鄉鎮中,單元網絡分割要以村莊為基本單位,光纜的設置要根據用戶分布情況,在主干道密集的地段設置用戶光節點,還可以在地區與城市道路交叉口處,將光纜網各光節點接入。
3.3重視通信寬帶接入網絡的運行維護工作
傳統的ADSL接入網對于網絡故障的處理不存在特殊要求,但FTTH作為承載著多種業務的網路,一旦有網絡故障發生,就會影響到多種通信業務,因此要求故障處理的手段要更具有技術性,且能夠提高維護相應速度。從ADSL網絡運維的經驗角度出發,要實現網絡運行的低成本、高效率,且能夠靈活使用,就要在通信寬帶接入網建設中,做好FTTH的網絡運行維護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落實中國寬帶戰略發展要求,三大電信運營商在通信寬帶接入業務的承載能力上競爭更為激烈。要在寬帶接入網絡建設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就要選擇符合自身發展的寬帶接入方式。建設FTTH通信寬帶接入網絡,不僅可以對于該技術的用戶滿足各項接入需求,而且還為其他的寬帶接入方式提供了網絡基礎。
參 考 文 獻
[1]張延培.關于接入網寬帶化發展進程中存在問題及對策的思考[J].信息通信,2013(02).
[2]李思濤,左輝國.適應 FTTH 的接入光纜網規劃與建設[J].電信技術,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