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兵武器暢銷世界
說起中國出口的單兵武器,不得不提外貿明星中國97式突擊步槍。中國97式突擊步槍是在95式突擊步槍基礎上改裝研制,主要變化是采用了北約制式的5.56毫米彈藥,使用北約制式M16突擊步槍金屬彈夾,同時省略了中國軍隊制式武器上原有的槍口制退器的減音功能。97型步槍主要供出口使用,在國內也有少量裝備。目前,97式步槍已經成功進入北美市場,美國和加拿大的槍支愛好者對97式步槍情有獨鐘,紛紛購買收藏。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也購買了少量的97式步槍用于裝備特種部隊和特殊作戰單位。
另一種大宗出口的單兵武器是CQ突擊步槍。CQ突擊步槍是由中國北方工業仿制M16A1/A2設計的突擊步槍,對應使用北約5.56 x 45毫米彈藥,可全動發射,亦有復進助推器,也可裝上榴彈發射器。CQ突擊步槍配套仿制的20發的M16彈匣。 但槍托、握把及護木外型不同,照門類似M16A1,沒有風偏調整鈕。
1980年代阿富汗戰爭時期,中國曾向阿富汗出口過CQ突擊步槍。
在中國榴彈發射器發展的歷史上,QLZ87式35毫米榴彈發射器可謂是里程碑,它不僅標志著中國榴彈發射器的研制水平已居于世界領先水平,更贏得了國外廠商對中國榴彈發射器的青睞。為滿足外貿需求,QLZ87式的研制人員再譜新曲,研制出了最新的LG3型40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系統。全系統重量輕、結構緊湊、精度高、人機工效性好、威力大、安全可靠、通用性強、性價比高,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獵鷹飛弩”FN-6也曾出口到多個國家。飛弩FN-6引型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是我國新研制的一種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弩-6型防空導彈,采用被動紅外線的制導,具有全方位攻擊目標和抗背景及地面干擾、紅外誘餌、紅外調制干擾能力。
“梟龍”戰機創造新模式
在出口巴基斯坦的中國武器中,“梟龍”戰機是中國專為巴基斯坦研制的一款“外貿機”,其高昂的價格為中國軍售排名躥升作出巨大貢獻。
“梟龍”的中方編號為FC,意即Fighter China No.1。
因為這個編號,在國內各大軍事發燒友論壇上,“梟龍”被戲稱為“發財”,這和最初研發目的似乎不謀而合?!皸n龍”是一款為巴基斯坦空軍量身打造的戰機,是中國軍工企業針對海外市場而主動推出的首款“外貿機”。耐人尋味的是,中國軍隊并未裝備該型戰機。
據《中國航空報》消息,2009年3月,在前期8架飛機的基礎上,巴基斯坦又和中國簽訂42架“梟龍”購買合同,合同金額10億美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單筆最大的軍貿訂單。
以往,中國用于出口的武器主要是槍支、輕型火炮、小型艦艇,基本是“有什么賣什么”,專門的“外貿機”則是個新鮮事物。
因為是外貿機,與以往武器研發由國家財政埋單不同,“梟龍”所有項目資金,除巴基斯坦軍方(卡姆拉航空工業集團)投資外,中方(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也承擔了部分,形成了“共同投資、共同開發、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四共”模式。
2009年10月25日,第一架在巴基斯坦完成總裝的“梟龍SP03”飛機被正式推出總裝車間交付,開始試飛站工作。
量產以來,“梟龍”這一明星產品已頻頻在各類防務展覽亮相,以尋找巴基斯坦之外的新買家。
2010年7月19日,兩架巴基斯坦空軍的“梟龍”戰機參加英國范保羅國際航展,作為地面展示,“梟龍”首次公開亮相。4個月后,“梟龍”的身影又出現在中國珠海國際航展,并首次對外做了飛行表演。2011年,“梟龍”又陸續參加了土耳其伊茲密爾航展和阿聯酋迪拜航展,均進行了空中特技飛行表演,以吸引世界買家的眼光。
交易靈活的中國武器
據軍事專家陳虎介紹,售價低廉是中國武器的一大優勢。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在一份關于中國武器出口的長篇報告中曾明確指出,1996年,一架俄羅斯米格29戰機的售價為2500萬美元,而一架中國產F-7M戰斗機的最高售價僅為450萬美元。
蘭德公司稱,中國的出口武器很多沿習的是蘇式裝備的套路,而多數發展中國家也是蘇聯武器的使用者。因此,用戶在購買中國武器后不僅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其后期的維修保養也相對容易。中國軍用裝備簡單易用,對于士兵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非洲軍隊而言是比較實用的。
由于維護雙方國家利益及地區安全是中國對外軍技合作的最終目的,因此中國武器出口就有了“交易方式”靈活的特色。西方國家在對外出口武器時,基本都要求現金支付,許多發展中國家因為經濟困難根本無力購買西方的先進武器。
曾有外媒評論說,中國已將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愿意與中國進行能源和經濟合作的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愿意在武器交易中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從而大大緩解了發展中國家在軍費支出方面的壓力。
中國武器出口不會附加任何額外政治條件這一特點,是中國在國際軍售市場上擁有特定份額的一大主要原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武器出口方面有很高的政治門檻,這讓曾飽受西方殖民統治的第三世界國家很難忍受。
更讓第三世界國家忌憚的則是,如果武器接受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系出現任何問題,所購武器的零配件供應就有隨時中斷的危險,大筆資金換來的先進武器隨時可能變成廢鐵。相比之下,在相關國際法規范圍內、在不影響地區軍事平衡的情況下,中國總是在盡可能地為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其所滿意的武器。
(文據《南方周末》、《國際先驅導報》、《中國航空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