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將至,我們可以找到玫瑰但我們還能找到愛情嗎?
縱觀2013年,愛情的不幸愛情的焦慮始終出現在頭版頭條:王菲繼續自己的傳奇留下李亞鵬一人做平凡人過日子去了;60歲的普京與夫人柳德米拉因為聚少離多離婚了;而白宮內幕人士稱,51歲的奧巴馬被妻子趕出臥室睡沙發……
2013年《非誠勿擾》連換三任導師,這一年,丈母娘的賓利車鑰匙、未婚夫的18擔鈔票、演唱會上的8分鐘愛情宣言……關于愛的表達物質而高調,關于愛的信心卻低落而迷惘——在一項民政部門調查中,甚至有60%的人認為自己不會再愛了。
大數據時代交友App里到處是荷爾蒙的游戲,消費社會中愛情總是被外化成其他東西:誓言、信物、文字游戲。情人呢?是否就是那個物化的符號?
我們有數不清的相遇和分手,我們有太多的奢侈禮物和商業廣告。但是,我們還有那個《致橡樹》的情人嗎?還有《山楂樹之戀》的那根樹枝嗎?我們從來不缺乏床伴但我們還有抱柱死的尾生式契約精神嗎?一封鴻雁來書的等待延長了愛情的體驗和信守,中世紀騎士跋山涉水的浪漫和付出成全了愛情的珍貴和稀有——如今,我如此輕易便可以得到你,你如此輕易便可替代我——在一堆云數據里我們一樣為了愛情和女人而死的情人普希金們還敢扔下挑戰和付出的手套嗎?
本期“銳茶座”我們邀請到了舞蹈家金星、傳奇女作家楊二車娜姆、社會學家李銀河、專欄作家莊雅婷等先鋒女人一起解讀我們時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