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館的發展,在當今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社會基礎設施,人才培養,政府經費投入等等。而且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人們對文化建設與體驗的認知感變得更低,這就使文化館建設與文化館自身的發展受到制約。本文將對文化館發展現狀進行概括,找到文化館發展所遇到的瓶頸,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文化館;發展現狀 ;瓶頸;建議
[中圖分類號]:G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4)-21--01
前言:文化館作為政府建設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化館將被建設,以更好地服務群眾。但由于社會上種種因素的存在,文化館的發展也遇到了諸多問題。
一、文化館存在的意義與發展現狀
文化館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承載體與弘揚體,有利于人民群眾思想素質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對于社會整體素質的提升與社會精神文明的建設都有積極的意義。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館的建設越來越重要,群眾對于文化館建設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所以,文化館的發展需要不斷完善。
我國文化館建設雖然起步較晚,開始發展較為緩慢,但經過改革開放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現階段我國文化館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文化館已經成為了群眾文化生活的主要領導與承載機構。目前,在各縣市一般都設有文化館,為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場所,大大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對群眾思想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這是文化館發展較為成功的方面。
二、文化館的含義及職能
(一)文化館的含義
文化館是政府建設的群眾文化事業單位,是用于群眾開展休閑娛樂活動的公共場所,可以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娛活動,提高群眾自身素質,豐富群眾業余生活。文化館作為群眾文化活動的中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物質體現。
(二)文化館的職能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傳統文化,而這些優秀文化需要后人不斷地沿襲、傳承,只有對民族優秀傳統不斷傳承與創新,整個民族才能不斷繁衍發展。現代社會,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有了更多的途徑,而文化館則更方便更完善地承接了文化宣傳這一重擔。
文化館的主要職能是,用于舉辦各類展覽、講座、培訓等,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開展各種文藝、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業余生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群眾的思想素質。文化館也用于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統文化,具有宣傳教育的職能,隨著社會發展文化館的職能也在不斷擴充。
三、文化館發展瓶頸及建議
我國現階段文化館建設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發展過程中也不斷顯現出問題。目前,文化館覆蓋還不全面,文化館大多建在縣市,縣市級居民的業余生活得到很大豐富,人民素質也在不斷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會整體的發展與穩定。但現在文化館發展所遇到的瓶頸是,在中國大多數鄉村,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館,尤其是偏遠山區,群眾得不到正當渠道的文化知識宣傳教育,沒有業余文娛活動的正式場所,導致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得不到提高,業余生活單調,文化知識有限,從而才會出現一些不正當的業余消遣活動。
群眾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當地經濟水平的發展,也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農村或偏遠地區人民素質得不到提高,他們對于科技的認識與應用就會有障礙,當地經濟發展也會受到制約。所以,這也是城鄉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想要更加促進文化館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進步,就需要政府加大對農村及偏遠、欠發達地區的文化資金投入,在各鄉級地區也設立文化館,滿足鄉村群眾對于文化知識的需求,提升群眾整體素質,這也將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及發展。
結論: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傳承,人民群眾思想素質的提高也離不開文化的宣傳教育,而文化的宣傳教育更需要有載體和媒介。文化館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與傳播者,對于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文化館的普及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積極意義。目前,我國文化館發展所遇到的瓶頸就是城鄉文化館建設不協調,農村及欠發達地區文化館建設欠缺,真正需要文化知識的群眾得不到正當渠道的文化輸入。這個問題的解決有待于政府對于農村及欠發達地區的文化資金投入,需要普及文化館的建設,完善文化基礎設施。
參考文獻:
[1]鄭怡然.臺灣地方文化館研究:理念、實踐及啟示[D].云南大學,2013.
[2]霍紅,徐云婷.對文化館發展戰略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2,05:72.
[3]趙培基.關于文化館發展建設的思考[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168-170.
[4]高博,王悅然.省域“文化館”建筑計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5]侯曉峰,王墨墨.經濟欠發達地區縣級文化館建筑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