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的皮膚,圓圓的眼睛,個子不高,身材苗條,鐘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80后大城市姑娘。原本是追隨在鄉里工作的丈夫到了農村,卻沒想到來了她就再也“不愿”走,即便丈夫很快就調回州里工作,她依然選擇了留下來,堅守在那60平方米的村衛生室里,無怨無悔地服務著一方父老鄉親。
她說:“這里有我放不下病人和村民,每次看到他們期盼的眼神,我就不忍心離開,我是一名醫生,我有責任留下來。”
為愛來到鄉村
2008年之前,鐘晶的丈夫一直在貴州省西南部的黔西南州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工作,而鐘晶則在貴陽市的長江醫院上班。由于分隔兩地,倆人基本上一個月才能見上一兩面。
在探親的時候,鐘晶得知有的婦女為了去鎮上看病早上5點就要起床,走上3個小時的山路,之后還要匆匆趕回家干農活。還有的婦女因為簡單的婦科病導致不孕不育,甚至因此家庭破裂。這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敲打著鐘晶的心靈,作為一名醫生,對病人和弱勢群體那份強烈的憐惜之情終于讓她決定辭掉城里醫院的工作,來龍河村開辦一個醫務室,一來可以幫村民看病,二來也可以留在丈夫身邊,結束兩地分居的生活。豈知兩個月后,丈夫被調至黔西南州委工作?!白哌€是留?”她很糾結。
鐘晶發現,由于貧窮閉塞,當地農村婦女大都缺乏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不少婦女患婦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婦科醫生,一直拖到病情惡化。龍河村還是個風濕病高發村,老人幾乎都患有風濕病,一些村民40來歲就骨骼變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夠對癥下藥的好醫生。
鐘晶的腦海里隨即閃現一個念頭:留下來為當地百姓治病!
下了決心的鐘晶拿出2萬元購買了理療儀、治療婦科等疾病的儀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還按大醫院要求設置了垃圾分類。龍場鎮黨委副書記孫志宏說,她的衛生室是鎮里最正規的之一。
鐘晶一家三代行醫,她又托從醫的外婆和母親打聽了一副治療風濕的草藥方。48歲的龍慶昌患風濕病14年,多次外出求醫花費上萬元?!白詈笳业界娽t生,20元6包藥就好多了,介紹的幾個朋友用藥后也都有了好轉?!饼垜c昌說。
村里不少苗族群眾不懂漢語,她就靠打手勢,或請懂漢語的苗族學生幫忙翻譯。2010年國慶節,鐘晶還自掏腰包,請來貴陽的婦科專家為村民坐診,她也趁機學習?!拔覟樽约簩W有所用感到安心。”
外表柔弱的鐘晶骨子里其實很要強,她想再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幫村民們普及點醫療知識。于是,她和丈夫約定,如果3個月后她堅持不下去了,就回城。
守候鄉村的天使
鐘晶沒想到,這間小小的衛生室不僅讓她堅持了3個月——時至今日,她已經在那里堅持了6年。
每天早上7點20分,鐘晶就起床開門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畢,就開始打掃衛生。不到20分鐘,就有村民來輸液。她來不及吃早餐,卻關心病人是否餓肚子,并把豆漿分給病人喝。
“病人多時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頓飯,一直忙到晚上11點,有時臉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覺睡到天亮?!辩娋дf。
最初多數村民對這位年輕醫生持懷疑態度,一天只有兩三個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鐘晶就先給他們配一天的藥,僅兩三元錢,告訴病人若有效再來。漸漸地,“鐘醫生醫術高、態度好”的口碑越傳越遠,鄰村的群眾都趕來找她看病,外地來的建筑工人也把這里當成了“固定”醫療點。
本來鐘晶只會看婦科,后來發現村民有什么病都來找她看,只得從頭學。她平日里一邊工作,一邊抽空看書學習,書上沒有的,她就去遠點的鎮上找其他大夫學。但是讓鐘晶沒想到的是,村里的牲口病了,村民也都拉來診所找她想辦法,這讓鐘晶哭笑不得?!耙郧爸幌胫褪墙o村里婦女看看婦科病,沒想到現在連牲口生病都得會治,我哪會啊,可是村民那么質樸,那么信任我,我就得學啊?!?/p>
時間一長,村民們把鐘晶當成了朋友,沒病時也來拉拉家常,趕集時常來歇歇腳,也常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快樂和溫暖。村民們常送來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過節大家又不約而同地送來糍粑、紅米飯;鄉親們一起看露天電影有說有笑,感覺人與人很近;她記得每一個醫治過的孩子的名字,孩子們也親切的叫她“姨媽”“小嬢”。
一次,一個老大媽對她說:“你一個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這邊,跑到我們山溝里來又掙不了錢,何苦呢?”這樣的關心讓鐘晶倍感溫暖。在她看來,農村很能體現人生價值。在大城市,醫生和病人多是純粹的醫患關系,但在農村,村民們卻把醫生當成了一家人。
有一次,丈夫回龍河村辦事,兩個人走在村里的路上,好多村民都親切地和鐘晶打招呼,這讓丈夫又驚訝又羨慕。鐘晶像個小女孩一樣得意地回憶:“他(鐘晶丈夫)說他在這工作了十幾年,走在路上也沒有這么多人認識他、跟他打招呼,他還問我是如何做到的。”
鐘晶就是這樣用自己的醫術、用自己的真心,換回了村民對她最質樸、最真誠的情誼。
愛在堅守中傳遞
鐘晶在村民面前是一個值得信賴、做事沉穩的好醫生,但私底下,她也是個典型的80后。
來農村之前,鐘晶下班后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獨生女生活,喜歡吃零食、逛街買衣服、唱歌跳舞、看電影……“現在兩三年了,也沒怎么買過新衣服。平時在村里工作都是穿褲子,穿裙子的機會都很少。”鐘晶說道。
剛成立醫務室的那年,鐘晶25歲,孩子也很小,為了專心診室,她把孩子放在婆婆那照顧。長時間看不到孩子,鐘晶就特別想,再加上丈夫也不在身邊,她對家人的思念無比強烈。“過年回家看孩子,她都不認識我了,我帶她,她也不跟我,那時候心里特別難受。等相處了幾天熟悉了,她愿意跟著我了,我卻又要走了?!泵看闻R走前,女兒拉著鐘晶的手戀戀不舍,不讓她走的時候,她真的想留下來陪女兒,再也不離開了,可冷靜下來想想,至少女兒在城里能夠有書讀、有好醫院看病,可是村里的孩子如果沒有她,身體健康就會受到威脅,所以她再一次踏上回村的路途。
鐘晶的先進事跡被媒體廣泛報道后,她被網友們譽為“最美鄉村女醫生”。還有一些人被鐘晶的事跡所感染,希望到龍河村做志愿者,還有的人給鐘晶的衛生室捐贈藥品。
“現在我這已經有幾名志愿者了,可以幫我分擔工作,我會一直等到有一位好醫生來接替我的工作,否則我會一直堅守在這里,不會離開?!?/p>
最美的幸福
最初看到鐘晶的事跡,感覺自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輕輕一觸,因為一個地道的城里姑娘,一個喜歡逛街、唱歌、吃零食的80后,卻為了一方父老鄉親的依賴和信任,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職業的發展上做出了一個不平凡的選擇。
6年來,生活中不能相夫教子、不能孝敬父母,學習上無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請教,工作中得不到片刻休息,但鐘晶始終堅守在小小的村衛生室,用盡所學為當地老百姓解除病痛。
6年來,鐘晶用自己的青春譜寫了一曲恪守職責、無私奉獻的醫者之歌。韶華逝去,鐘晶換來的是龍河村幾千村民的身體健康;環境艱苦,鐘晶贏得了龍河村上下老百姓的信任和感激。
80后不是垮掉的一代—鐘晶,還有更多的“鐘晶們”,他們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一曲曲青春無悔的奉獻詩篇。
(編輯 李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