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業務的日新月異,使得網絡環境變得日益復雜,網絡風暴隨時可能發生。在近日舉辦的2014全球CDN大會上,藍汛CEO王松表示,“如何有效控制網絡環境,為用戶提供最佳的體驗,已經成為所有互聯網公司面臨的共同挑戰。”
而面對復雜的網絡環境,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公司開始采用CDN加速業務來提升應用訪問性能,這也使得CDN市場變得愈發熱鬧。目前,包括谷歌、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電信、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均在開展CDN業務,這也為傳統CDN廠商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巨大的挑戰。
如何突出重圍,傳統CDN廠商們每天所積累的大量的數據成為了隱形的財富。據藍汛副總裁付亮介紹,每天經過藍汛CDN平臺的頁面訪問量達30億次,視頻文件下載和點播超過10億次,日志訪問流量超過35TB。“如果將這些數據進行有效地分析利用,其所產生的價值足以幫助像蘇寧、國美這樣的互聯網企業的嗅覺變得像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一樣靈敏。”付亮表示。
據悉,目前在大數據利用上,藍汛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比如其與政府合作,通過內容感知網絡服務平臺,幫助客戶及時推送網站內容,應對各種潛在的惡意攻擊和突發的不可預知的訪問流量。另外,不久前藍汛還與諾基亞、西門子以及愛立信共同達成戰略合作,幫助其在移動內容分發方面提高效率。
談及未來的前景時,付亮表示,“面對市場競爭,壓力是有,但還沒有那么大。一方面,谷歌、阿里等互聯網企業所開展的CDN業務大多是自用。另一方面,電信運營商相比我們則缺乏專業性。”而中國電信與藍汛在CDN領域的合作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