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除錘子科技公布獲得1.8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的消息外,智能手機領域的另一熱門話題就是“一加手機”的推出。這家公司由OPPO手機前副總經理劉作虎創辦,他最著名的業績是把OPPO藍光DVD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獲得不少發燒友的追捧。盡管沒有對外披露,但據說一加手機已經拿到一筆投資,而且是與OPPO有部分重疊的董事會成員。
雖然早在年初就有一加手機的預熱消息,但對于玩家眾多且門檻挺高的手機行業,一個新晉者是否能被市場所接受還是個待解的問號。換言之,做智能手機的窗口期還在嗎?劉作虎的回答是,用戶的需求永遠不會被滿足,如果你的產品能夠打到用戶的痛點,永遠都有機會。
先打動自己,再推向用戶
2014年4月底,一加手機正式對外發布。這款標榜“不將就”態度的產品,5.5寸大屏幕,是全球首家與第三方ROM鼻祖CM合作的手機,系統由CM團隊全部負責。它能否迅速積累起第一批忠實粉絲?被稱作產品狂人的劉作虎,是如何打造一加手機的?
此前劉作虎組織了線下的現場活動,問現場的用戶對手機最大的需求或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什么。有兩個問題基本都會被提到,一是外觀,二是續航。他認為,這種最基礎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只要你的產品做得更精致、好用,就會有人買單。
劉作虎是對產品很偏執的人。在做一加時,他提出把兩個喇叭都放在手機下方,為此,天線只能放在手機后殼里。但是這樣的設計又導致外殼材料、噴漆的工藝發生變化。假如他不這么做,手機喇叭會被設置在外殼處,很容易被遮擋影響通話質量。他說,“我必須要這么做,做不到會很難受。”
再比如,一加手機屏是懸浮屏,高出水平面多少是有講究的。如果高出太多,用戶會覺得太刻意、不輕薄。第一版做出來時,劉作虎覺得高了一點,他提出降低0.05毫米,這個細微差別普通人很難察覺到。他堅持重新開了套模具,再看到產品時覺得心里舒服了很多。“首先你自己要被打動,然后再對別人說,才是真實的。”劉作虎說。
當然這些都不是為了做給用戶看,隱藏在里面的細節他同樣很看重。手機里有個框架是鎂合金做的,不太美觀,于是他在上面做了層噴漆。理論上,它只起到固定作用,并且是里面的配件。但這么做出來,他會覺得很爽。
“我是個對細節很挑剔的人,一個山寨的iPhone跟一個正版的iPhone有什么區別,拿到手上就能感覺出來哪里不對勁兒。”劉作虎說。
但是也有人嘲笑他的產品沒什么噱頭,他苦笑著回應,“我有,但是我真不好意思講。”很炫的東西可能在某種場景下會被需要,但是劉作虎更愿意在細節和用戶體驗上花功夫。“蘋果那種指紋解鎖的技術我現在做不出來,但是怎么把細節做到位,這是考驗大家的。”比如優化速度,讓安卓手機在刷微博時也能很流暢。雖然目前一加手機的速度沒有達到iPhone的水平,但是在安卓系統里已經算是比較快了。
劉作虎琢磨起產品來就會覺得很high。他有一個習慣至今保留,就是每發現一款新產品,第一時間上網搜它的拆機圖。10年前,他就搜集筆記本的拆機圖。他很享受這個過程,看到好的設計就兩眼放光,然后把它用到自己的產品中。
一加第一代手機唯一讓他覺得美中不足的地方是電鍍的外圈。他的理想材料是不銹鋼,這樣更有質感,看起來更上檔次。但是經過兩次評估,技術層面沒有搞定。洞察用戶抱怨背后的東西
當被問及創業這半年的感覺如何,劉作虎回答,挺爽的。原因是能實現很多自己的想法,做出的產品獲得消費者認可,這種感覺讓他滿足。在手機產品正式發布前,他們會以抽獎的方式送給粉絲杯子、筆記本、收納盒等。即使是這些周邊產品,他也希望朝著無印良品的方向去做。“我要傳遞給用戶一個信息,一加做任何產品都是不將就的。”
參考之前做藍光DVD的經驗,劉作虎希望產品更重視用戶的意見。據說一加的論壇已經有10萬粉絲,每天有1萬的獨立訪問。劉作虎把他們看作是一加的第一批粉絲,因為彼此認同“不將就”的理念。他知道,不可能讓所有用戶喜歡你的產品,但是留下來的就是核心用戶。
那么究竟該聽取用戶的哪些意見?劉作虎說,要洞察用戶抱怨背后的東西,而不是只聽信表面。比如,用戶要求手機機身是金屬的,不要塑料的。“你要想,他為什么不想要塑料的?是因為很多產品給你強烈的塑料的感覺。看起來就像塑料,摸起來輕飄飄的,拿起來一掂就是塑料的。但是一加的產品摸起來有陶瓷的感覺,重量也很扎實,看起來質感還不錯,用戶就不關心你到底是什么做的。漂亮、有質感是用戶真正的需求。如果你一定要做金屬機身,你就真的完了。喬布斯就厲害在這里,他懂人性,洞察了用戶深層的需求。”
一加手機還有一個身份:美國CM的“親兒子”。目前國內的錘子、MIUI等ROM都是在CM的開源基礎上做了本地化。劉作虎說,如果沒有深度合作,它的適配體驗并不是最好的。此次一加手機是由劉作虎團隊負責硬件、CM負責軟件共同推出的一款手機。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體驗到真正的CM。
應用商店等軟件方面,劉作虎也會選擇合作的方式推進。“如果直接用現成的,一起分成,對大家都好。”目前一加已經確定與OPPO的Color OS合作,也接觸過小米,雙方都有意愿進行合作。